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本世纪末的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此起彼伏。面对全球银行业的并购浪潮,推动中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化解银行风险,培育全能化的超级银行,成为增强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能力、适应国际银行业大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马鑫 《甘肃金融》2011,(2):68-69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银行的国际化也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银行业面临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经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国银行业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银行业几百年的发展道路,注定了中国银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具有强烈的特殊性。本文会介绍我国银行监管框架的基本状况,分析次贷危机和新巴塞尔协议对国内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家颂 《云南金融》2012,(1X):85-8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国银行业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银行业几百年的发展道路,注定了中国银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具有强烈的特殊性。本文会介绍我国银行监管框架的基本状况,分析次贷危机和新巴塞尔协议对国内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伴随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金融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中国银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中国加入WTO,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从经营观念到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中国银行业要跟上时代的节拍,缩短与发达国家银行的差距,就必须把握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及经营管理方式变化的态势,进而作出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实施的意义与目的出发,阐述了推广银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是提高金融从业人员执业水平的制度性建设;是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是一项持续教育制度;是一项以行业自律为主的制度;是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的需要。这将有助于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素质,促进银行业员工培训的规范化,提升银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整体竞争力,推动中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从国际经验看,国际化是全球大型商业银行保持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首要选择;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进程来看,银行国际化既是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银行业实现战略转型及应对国际竞争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中,中国银行业不仅应认真研究如何应对世界跨国银行带来的挑战,而且更应该在总结跨国银行经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积极向海外市场发展,参与国际竞争,逐步缩小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李双平 《甘肃金融》2004,(11):57-59
一、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决定了必须拓宽收入渠道   从宏观金融形势看,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完全对外开放日期的临近,国内关注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中国银行业风险和银行业改革上.有人说,2004年将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年,其实从2003年国家领导人的言论中及银监会成立后的一系列政策上就已看出未来两年将是中国银行业最不平凡的时期.   ……  相似文献   

10.
银行跨国并购是资本跨国流动即国际资产移动的一种方式,属于国际投资范畴.银行跨国并购绩效是银行跨国并购中的核心问题,是银行实施跨国并购的支柱所在和先决条件.对该问题的研究能更好的服务于中国银行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军国际银行业,增强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银行业中的影响力,这也是顺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符合中国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银行业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之所以中国银行业能够领先是因为中国的银行有很好的政策而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银行的监管和其他领域,中国银行业在全球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电脑》2012,(1):57-57
中国银行业风起云涌,电子银行渐成中流砥柱 电子银行作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渠道和产品分销的载体,已成为商业银行在竞争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终端为主体的电子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要平台及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纽带。电子银行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未来银行业竞争和中国商业银行向零售型银行的战略转型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林 《金卡工程》2005,9(4):62-63
新竞合时代的到来,与WTO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与商机,构成了中国银行业亟需跨步发展的大环境。作为银行改革重要利器,金融信息化首当其冲的受到冲击。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要在几年的时间里走完国外金融信息化30年走过的道路,在用实力说话的新竞合时代,为银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着来自国外大银行,大财团抢占国内市场的巨大压力,基层银行要在金融工作中取得主动,科技工作首当其冲。当前我国银行业正在开展以数据大集中为特征的第二轮信息化建设高潮,而基层银行科技工作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已成为束缚金融创新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急需认清和解决。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走过了二十五个年头,外资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进入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2006年底将全面开放银行业.中国银行业市场格局和银行体系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回顾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历程,总结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如何既坚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又保障我国银行体系安全.  相似文献   

16.
2014年7月刊的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了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中国银行业在榜上的总资产、一级资本和税前利润等三大指标的规模,首度全面超过美国银行业。但是,中国银行业所取得业绩仍集中于本土市场,尽管欧美国家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有所下降,但仍然显著高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本文结合历年1000家大银行所展现的中国银行业业绩表现与国际化程度的关系,研究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和特征,从中探寻未来将会推动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未来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应关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我国银行业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入世加快了我国银行业向境外金融机构开放的步伐,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发达国家银行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日臻成熟,大部分跨国银行把信息技术当作核心竞争力,通过相应渠道和计划把最新、最有效的技术带到它的生产线、供应链中。银行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演成技术的竞争。因此,加快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科技降低成本,开拓新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了中国银行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银行并购重组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银行业并购浪潮,并越来越成为影响各国政治形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次金融危机更是对银行业的重新洗牌,银行业并购已成为金融系统改革重组的重要方式。当前,中国银行业处在并购重组的初级阶段,总结国际银行业尤其是欧美国家银行业的并购特点,对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并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钱小安 《银行家》2002,(3):22-28
银行业的发展与金融创新密不可分.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货币制度的变化促进了银行业金融创新,产生了大量的、形式多样的与汇率、利率有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了银行业的发展.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对外开放将给银行业金融创新带来新的动力,全球银行业金融创新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银行业也在改革与开放的推动下,开始全方位的金融创新,尤其在制度创新、工具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展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金融开放进程的加快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金融混业产品日趋增多,实现综合经营成为各类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内在要求。其中银行保险的推广,对中国银行业及保险业的发展均具有深远的意义。对银行业来说,它增加了新的金融产品和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同时增加了中间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