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勃 《商业会计》2021,(5):43-46
近年来,我国的并购热潮带来了巨量的商誉,而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影响着公司利润、投资者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商誉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我国现有的商誉会计制度还存在着规则不健全、规定不合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通过制订专门的商誉会计准则、采用系统摊销与减值相结合的后续计量方法、完善信息披露和监管措施等方式,对现有商誉会计制度体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准则对于商誉减值的处理逐渐向IASB趋同,但这样的处理有悖于实际公司的资产状况。本文对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商誉本质特征与FASB的做法进行比较,提出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商誉减值处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商誉减值处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常宇 《消费导刊》2009,(5):61-61
当今国际上对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普遍都采用减值测试的方法,我国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也明确了对合并商誉采用减值测试的方法进行后续计量。一旦采用减值测试对合并商誉进行计量,自然而然的会导致合并商誉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一致,进而对所得税产生影响,本文将粗浅的介绍一下减值测试下的合并商誉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商誉计量与减值测试的角度探讨企业合并报表中的商誉问题。商誉是在企业合并过程中,购买企业支付的买价超过取得的被购买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其核心价值源于品牌、市场份额、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随着市场环境和经济状况的变化,商誉可能面临减值的风险。因此,商誉的准确计量和减值测试对于保障企业合并后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商誉的形成、计量方法和相关会计准则,然后探讨了商誉减值测试的目的、原则、方法和关键参数。进一步研究了商誉计量与减值测试的关联性,包括计量对减值测试的影响、风险控制。最后,提出了完善商誉计量方法、提高减值测试准确性、加强监管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合并商誉后续计量上采取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应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具体环境,需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当前我国在商誉减值测试中在选择时点、计量基础、具体方法上存在问题,并指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合并商誉后续计量上采取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应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具体环境,需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当前我国在商誉减值测试中在选择时点、计量基础、具体方法上存在问题,并指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对于并购商誉的后续计量,选择了国际上通行的减值测试法.该文主要探讨减值测试法的理论依据、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并购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规定、并购商誉后续计量采用减值测试的优势及弊端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对于并购商誉的后续计量,选择了国际上通行的减值测试法.该文主要探讨减值测试法的理论依据、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并购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规定、并购商誉后续计量采用减值测试的优势及弊端问题.  相似文献   

9.
2020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企业合并——披露、商誉和减值(讨论稿)》的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三部分讨论了如何提高商誉减值测试的有效性。文章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的企业实例,深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测试缺乏有效性的现状。在进一步的探讨中指出,商誉减值测试中存在的掩护效应、主观性、测试成本高以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是降低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企业的商誉减值测试中应该充分发挥资产评估机构的专业作用以及监管机构的规范和监督作用。此外,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还要增加对企业并购和商誉减值测试的信息披露要求,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康萌萌 《中国市场》2022,(29):139-141
随着我国并购业务的蓬勃发展,商誉问题日益凸显。由于现行商誉使用减值法进行后续计量,导致很多企业利用此进行利润操纵。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商誉暴雷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探究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是否合适,有没有更合适的方法对商誉进行后续计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商誉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进而对商誉后续采用摊销法还是减值法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供后续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雪玲 《商场现代化》2022,(13):145-147
近年来,企业并购在我国市场上发展迅猛,其中商誉在企业并购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也颇受争议。本文介绍了商誉减值在企业并购中对不同方面的影响以论述其重要性;通过对比《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国内外三个不同的会计准则,以了解他们在对商誉的处理差异;通过比较上述三个准则在商誉减值时的减值时间、减值单元、计量属性以及测量方法的差异,对我国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建议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保持趋同,吸收优点、结合国情,以促进全球化经济发展;建议提供更加完善的体系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建议提高政府监管部门对商誉减值的监管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对有关商誉的事项作了一系列新规定,本文结合商誉的概念及其内涵,从新会计准则中商誉处理的新变化分析了我国商誉准则变动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从自创商誉不予确认、负商誉不予确认、采用减值测试法处理商誉和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对有关商誉的事项作了一系列新规定,本文结合商誉的概念及其内涵,从新会计准则中商誉处理的新变化分析了我国商誉准则变动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从自创商誉不予确认、负商誉不予确认、采用减值测试法处理商誉和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A股市场商誉频频爆雷,计提了巨额的商誉减值,本文首先回顾商誉减值经济后果相关结论;其次按照商誉的确认到后续计量过程的时间顺序,逐步对各环节可能导致减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上市公司、会计准则、评估行业和监管机构等维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各方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浅谈商誉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时代使得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管是自创商誉还是外购商誉都应该加以确认,并且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商誉确认和计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合运用了资产定价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整合管理理论,并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描述分析法对商誉进行了规范研究和统计性分析。通过对商誉减值的会计规范进行横向比较,综合比较了中国、国际和美国三个不同准则体系对商誉实质的理解,并对商誉减值的最重要步骤减值测试进行比较。笔者认为在商誉减值处理上,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实现了实质性趋同。其次,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统计性分析研究,并对企业的商誉减值动机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商誉减值的因素主要为合并范围的变化和计提减值准备。最后对商誉减值的处理和商誉理论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的时代使得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管是自创商誉还是外购商誉都应该加以确认,并且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商誉确认和计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瑜  赵祎禧 《商业会计》2023,(16):26-33
2018年上市公司商誉大面积爆“雷”,资本市场哗然,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商誉确认与计量模式的深思。文章以2012—2021年巨潮资讯网发布商誉减值公告的422个样本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不同并购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是有效的,有效性表现在商誉减值公告具有负面市场效应。进一步地,对不同并购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的市场效应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的负面市场效应最长,混合支付方式次之,股票支付方式最短;现金支付方式下非国企的负面市场反应大于国企,信息透明度高的企业负面市场反应高于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轻资产公司因并购积聚了巨额商誉,减值风险逐渐暴露,轻资产公司的商誉减值问题一时之间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现以天神娱乐为例,分析其商誉减值风险成因及轻资产公司巨额商誉风险,并提出改进轻资产公司商誉后续计量方法;中介机构加强监管等轻资产公司并购重组下商誉减值风险的防范对策,以此来防范商誉泡沫、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相似文献   

20.
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市场风险事件频频发生,很多企业陷入经营与财务困境,商誉减值会引发业绩爆雷,尤其是处于传媒、医药、计算机、机械、汽车等12个产业板块的上市公司,更要防止并购商誉演变为"伤誉",谨防业绩变脸。近日,证监会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对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风险进行提示。针对上市公司商誉的现状,从商誉的确认与计量、财务影响及对策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