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将加速各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信贷资金管理状况却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革需进一步深化。关键是深化计划、财政、投资、金融体制改革,以形成有效的宏观约束机制。要加快企业制度改革,真正建立起产权明晰、法人制度真实、机制灵活、自我约束、行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金融立法进程,在《人  相似文献   

2.
以建立和增强专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共识。但什么是专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它的基本性质和功能是什么,却缺乏深入研究。人们习惯于从工作层面,从各自所处的部门和岗位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因而淡化了改革焦点,降低了改革份量。从理论上加深对它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专业银行企业化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发端于两个方面:第一,专业银行作为一种经营资金的特殊企业,理应取得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企业形象;第二,宏观金融控制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基础,缺乏活力的微观机制是难于传导和执行宏观金融决策的。随着改革的深入,难题愈来愈多,人们的认识愈来愈向上述两个理想目标靠拢,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四大专业银行目前已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商业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格局已基本形成。但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按照《商业银行法》确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营原则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信贷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难以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因此,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关系到我国银行业的转轨变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一、“市场导向型”金融目标模式的含义如何协调好微观金融动力机制与宏观金融平衡机制的矛盾,其实质就是金融模式中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如何结合的问题。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之路应该走“市场导向型”的金融目标模式。所谓“市场导向”,其宗旨就是置国民经济一切金融活动于市场之中,以市场为导向。中央银行以市场为导向去制定各种金融法规、货币政策,用市场调节手段来影响其他金融机  相似文献   

6.
许健 《金融研究》1988,(8):9-12
(一) 银行企业化是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难点,它制约着宏观金融间接调控机制和市场约束机制的形成。深究银行企业化难以深化下去的根本原因是: 其一,财政对各专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制度窒息了各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活力。目前,各银行与国家财政的关系仍然是财政视银行为行政预算单位,银行收入多即上缴多,收入少即上缴少,财政可以任意主观地提高向银行征收利润的比例,利润抽上去,然后按人头返回作为各银行的经费。在这种典型的行政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下各个银行人均留利都一样,分配上吃"大锅饭",经营成果与自身利益不挂钩,银行必然缺乏自我积累、自我改造的能力,也无法形成银行微观机制的动力结构。  相似文献   

7.
谢平  陆磊 《金融研究》2003,(9):1-21
本文从体制转轨和预期收入两方面研究制度对金融腐败的影响,提出了金融腐败的微观面与宏观面性质。其微观面性质指金融腐败与其他腐败一样,是公众与金融部门间、金融部门上下级委托-代理关系间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代理人通过衡量预期收入和风险后的理性选择,或者说是权力缺乏监督与制约的产物,因而属于治理结构的范畴;其宏观面性质指体制转轨造就的“转轨利益集团”及其特定的权钱交易。根据金融腐败的微观与宏观性质,本文相应提出了反腐败机制建设的微观思路与宏观思路。微观思路是狭义的反腐败机制,包括以下三项内容:第一,建立独立于同级行政机构、纵向负责的金融反腐败组织体系;第二,建立类似长期储蓄的“反腐败保险个人帐户”,以调整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预期收入,降低其腐败倾向;第三,建立有效的举报机制,允许风闻言事,形成对权力的外部监督。宏观思路则是把反腐败机制建设建立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大框架内的广义思路,同样包括三项内容:第一,经济转轨意味着本应由市场配置的资源依然部分地集中于行政部门,同时也意味着市场交易的引进,因而形成了改革的“中间过程利益集团”,他们总是希望改革停顿于某一环节,以最大化租金收入,就此,不断深化改革,把资源配置权进一步向市场分散是解决之道;第 二,经济转?  相似文献   

8.
黄志忠  谢军 《会计研究》2013,(1):63-69,96
本文以2002—2010年期间深沪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基础,从区域金融发展的角度评估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从企业投资层面考察了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企业扩张投资,通过降低企业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性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了企业金融生态环境。2)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激励了企业扩张投资,营造了良好的企业金融生态环境,从而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压力。3)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强化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优化了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宏观货币政策及其区域效应的传导机制提供了企业投融资层面的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改革问题前所未有地成为各国金融当局普遍关注的热点,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掀起了一场旨在规范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本文的研究表明,过度金融创新以及金融监管的缺失是刺激美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然而,危机过后,美国并未简单地采取抑制金融创新的办法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而是通过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以及提高微观金融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的办法,规范和引导影子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这种市场化的监管改革思路值得我们借鉴。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发展来看,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但全面强化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在此情况下,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最后,本文认为,中国应当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现行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加强微观金融数据的收集与整合,完善宏观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2006,(20):76-76
《走向世界的中国金融》;《银行持续监管与发展》;《中国保险公司管理层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外汇》2019,(21):7-7
《中国外汇》上半月刊:外汇管理、宏观经济、金融、产业等栏目,深入的理论探讨,高层次的宏观分析,全面掌握外汇管理政策,了解经济形势《中国外汇》下半月刊:封面文章、商业、财资、一带一路、金融实务、个人理财、外汇市场等栏目,多元化的实务案例解析,掌控微观形势,关注市场主体运营,分享智慧与经验  相似文献   

12.
现代金融业存在着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及通货膨胀、汇兑、金融衍生工具、政治等风险。应强化审计监督,服务宏观金融调控;要促进金融机构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强化金融内控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政策信息     
《南方金融》2005,(11):71
央行:扩大香港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范围;央行公布《自动质押融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央行发布《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外汇局:允许以特殊目的公司形式向境外融资;周小川: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金融活动中的市场风险不断加大,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造成较大损害.文中从微观和宏观方面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在微观方面提出了加强金融部门内控制度建设,加强贷款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建立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处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少政府对金融微观活动的行政干预等五条对策;在宏观方面提出了继续实行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实行谨慎的金融业财税政策,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强化央行监管职能,加强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合作,对金融市场进行监控和约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金融监管必然是国家专门监管和金融机构自律、市场的约束三有机结合的监管方式,这要求我们在宏观金融政策和微观金融基础两方面下工夫。但目前我国金融界往往只注重宏观金融政策方面,金融机构一出现问题,各方声音都是要求政府立刻出台相关法规条例,从宏观层面上加强监管力度。但有效的金融监管离不开良好的微观经济基础,片面强调外部监管而忽视构建健康的微观经济基础这个治本之策,往往导致地度监管,陷入监管低效的怪圈。为此,在重视宏观金融体制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应从建立金融机构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倡市场竞争、建立市场退出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入手,来构建我国金融监管的微观经济基础,为宏观下政策的贯彻实施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金融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从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对专业银行实行《信贷资金管理试行办法》。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个办法,必须坚持在宏观上加强金融控制,在微观上放开搞活;必须坚持充分发挥各级行的职能作用,提高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逐步  相似文献   

17.
强化稽审监管机制力促金融稳健运行□周之纯1996年河南省内乡县农村信用社,以与中国农业银行县支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为契机,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和强化稽审监管,着力为金融稳健运行保驾护航,保障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平稳过渡,有力地促进了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金融主体在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和枢纽功能日益重要,金融改革已成当务之急。当前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速金融主体市场机能的再造。如何培育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金融主体与微观金融主体相分离的双层结构;使宏观层成为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调控体系,使微观层成为根据经济效益原则自主经营的金融实体,是当前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从长远视角看待保险资金入市主持人: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从此,打开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证券市场的大门。请谈一谈保险资金入市对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来讲意味着什么?吴晓求:首先,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资金跨行业、跨部门在金融体系微观层面上的沟通,有助于推动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第二,保险资金入市是我国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重大措施。保险业的市场改革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整个保险业体制的改革,包括公司治理、激励约束机制等;二是保险业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今后宏观金融深化的战略重点应由中央银行框架的构建转移到宏观调控机制的培育,逐步建立起对微观金融企业和中观金融市场灵活管理和有效约束的间接调控体系。围绕这一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