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龙炳 《经济研究》2005,40(2):72-80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相似文献   

2.
对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辉 《经济问题》2004,(7):11-13
机构投资者稳定股市作用的发挥最根本的在于规范它的投资行为,而不是盲目地提高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因此,应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3,自引:1,他引:83  
对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 ,是探究证券市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 ,根据某证券营业部 7894位个体投资者在 1 998年 7月至2 0 0 1年 1 1月期间的交易数据 ,分别对我国个体投资者的“政策依赖性心理”、“过度自信心理”及投资者的“过度交易”是否损害个人财富等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我国的个体投资者确实存在上述认知偏差。针对这些偏差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别于国内以股票价格为对象揭示IPO股票特征的研究,文章以投资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IPO股票上市初期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差异。IPO交易研究是目前IPO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文章利用沪深股市2002年IPO股票的账户交易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中国IPO股票上市首日的高成交量与高换手率由投资者逐利行为造成;在上市后3日的交易中,个人投资者由于资金限制和信息获取能力不足等原因,对股票收益的判断能力明显弱于机构投资者,在交易中被机构投资者所利用。  相似文献   

5.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识。以中国权益性开放基金为样本,区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研究他们的择时能力。研究发现:(1)个人投资者的择时交易明显降低了其实际投资回报,印证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机构投资者的择时能力在第一阶段(2005—2013年)明显高于个人投资者,但在第二阶段(2014—2021年)差异不明显。(2)基金投资者的择时能力与挑选优秀基金经理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正相关,管理费率越高的基金产品,基金投资者的择时能力越强。(3)在整个阶段(2005—2021年),基金投资者对整个基金行业的择时能力较弱,但对不同基金产品的横向配置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
丁艳平 《新经济》2021,(2):64-69
本文以2012-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主要高管的财务背景、董秘专业能力、机构投资者调研及网络媒体平台开通等重要内外部因素对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当CEO拥有财务从业背景、董秘专业能力越强时,其所在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更高,说明高管财务背景、董秘专业能力是促进公司投资者关系...  相似文献   

7.
考虑人的有限理性,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集成风险管理问题。依据应用贡献分析法构建“人的心理行为因素”和“集成风险管理水平”指标体系;采用AMOS4.0软件包.对205份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人的心理行为因素与机构投资者集成风险管理水平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机构投资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作为投资者和作为所有者两个方面,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定义机构投资者,那么可以说机构投资者是特定个人投资者的自组织。这样,机构投资者则可以代表个人投资者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来,并对公司治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就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舒青松 《新经济》2011,(5):75-75
证券投资者的专业和业余之分不在于是否专职或业余、或是否为专业机构炒股。这里的专业指的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和证券市场波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及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取向具有重要意义。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成长型基金对股市波动的影响较大,而平衡型基金具有降低股市波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与证券市场波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和证券市场波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及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取向具有重要意义。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成长型基金对股市波动的影响较大,而平衡型基金具有降低股市波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琚聪怡 《新经济》2022,(4):83-90
本文针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存在的抱团持股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机构抱团的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年度差异较大,并且存在大盘股偏好以及金融行业偏好。进一步地,本文使用实证方法探究了机构投资者成为抱团机构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机构投资者抱团这一指标在中国市场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未来在机构投资者抱团领域研究需注意的数据和逻辑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的绩效确实产生了积极作用;持股比例较高的基金有望改善企业业绩,而持股比例低的证券公司、QFII、保险基金、社保基金和信托公司对企业绩效改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李嵩 《生产力研究》2012,(5):54-55,62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投资者对信息的关注点逐渐从历史信息过渡到反映上市公司真实价值的未来信息。证券分析师是上市公司价值估值的重要来源,他们的估值结果直接影响到股价的走势。在公司估值中,盈余预测是其中的关键点和决定因素,它能够帮助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价公司未来的真实价值,从而有助于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文章利用2008—2010三年的我国A股票市场分析师预测数据,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提高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正确性提出了有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近代公司治理理论的"利益侵占假说",大股东可能通过上市公司的关联担保进行"隧道挖掘",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上,作为公司治理的可能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发展迅猛。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之下,机构投资者有能力、有动力抑制大股东的挖掘行为。选取2008年沪深两市A股的183个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显著负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关联担保存在抑制效应。同时,我们发现,绝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显著负相关。即绝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绝对控股股东越不倾向于采用关联担保方式进行"隧道挖掘"。  相似文献   

17.
机构投资者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构投资者是指拥有大量资金投入股市的机构大户,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另一类是从事集体投资的各种投资基金。从国外证券市场的发展看,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机构投资者扩大了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增加了资金供给,为市场的扩容、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资金短缺使市场均衡地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从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市场总归要发展,更多业绩良好的企业需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18.
发展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财经研究》1992,(9):52-53,25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上证综合指数穿过整百点作为无信息事件代表,针对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中的一种——无信息反应,检验了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无信息事件的关系,验证了无信息事件的存在并揭示了它的特征。主要结论显示:第一,个人投资者存在无信息反应,他们的交易行为受到指数穿过整百点的影响。第二,由指数穿过整百点引起的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事件发生的当天。第三,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也受到指数穿过非整百点的影响,但他们对指数向上穿过整百点比对指数向上穿过非整百点更为敏感,而指数向下穿过整百点与非整百点对投资者的影响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陈晓丽  宋晓宁  楼瑜 《经济论坛》2007,(18):111-116
一、问题引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information disclosure)是证券市场信息公开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了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与自愿信息披露。而透明度(transparency)是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和自愿信息披露的共同结果,是资本市场效率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在信息时代,资本市场信息条件与市场有效性问题日益成为金融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