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贸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商场现代化》2007,(28):34-236
近年来,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不断上升,并且出现了对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巨额顺差,这是否说明中国在高新技术上已经赶上美国?中美在高技术产品领域的贸易互补的结构是否发生实质改变?本文借助合理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并分析中美高科技产品双边贸易的分工性质,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存在巨额顺差,但是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还较低,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分工正向产业间分工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已经颇具规模,贸易总量大幅增长,连续十年保持顺差,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外资依存度过高,技术研发投入偏少,仍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选用贸易特化指数和出口结构相似指数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得出结论: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贸易特化指数较低,表明国际竞争力较弱,中国和美国的贸易特化指数相似度较高,与金砖国家的出口结构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和结构:产业内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增长重要性日益扩大;除美国以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且以低水平的产业内垂直贸易为主;依赖外资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制约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2018年美国以"寻求贸易平衡"为由对中国进口产品实施单边贸易制裁,制裁的产品集中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发展的高技术产品。基于2000-2017年中国海关总署以及《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对中美高技术产业贸易现状和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同时依据《中国制造2025》中的创新能力指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贸易顺差只是美国对华贸易摩擦集中于高技术产业的表象原因,遏制中国技术创新和维持全球经济体系治理话语权才是其真实目的。中国应通过提升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加强与日本欧盟的经贸联系、积极申请加入CPTPP来应对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品的进口限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技兴贸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已上升到第3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我国出口商品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20世纪90年代末,OECD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一直是中美贸易关系中的焦点问题,奥巴马执政以来也并未改变对华一贯的歧视性做法。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阻碍了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损害了双方的经济利益。对此,我们要积极努力打开瓶颈,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利用外交渠道和民间交流积极与美方协商,运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维护贸易权益,还要加强自身出口管制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科技兴贸战略”实施以来,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高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增速放缓,出口竞争力不断改善,出口贡献度逐步提高,三资企业成为出口主体,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以及出口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尽管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能力有所增强,但是出口过于依赖三资企业,出口方式过分单一和出口区域过于集中。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应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化被动为主动,加大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优化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方式和拓展高技术产品的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产业中的贸易摩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9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体现。高技术产业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贸易额不断上升。高技术产业贸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国都采取各种措施来积极扶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各种保护...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5—2019年中国-东盟高技术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与“一步法”估计,实证分析中国向东盟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东盟双方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增加有利于高技术产品出口,双边地理距离制约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东盟成员国内部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金融自由度提升有助于减少贸易非效率项,而关税水平制约了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得出要继续加强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技术贸易合作,充分释放中国与东盟双边技术合作协定红利,开拓高技术产品市场空间,高质量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入落实等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但并非所有的高技术产品都呈现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造成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原因主要是外资对华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及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在外资对华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中国及东亚经济体间形成了三方"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因此我国亟需采取措施调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使贸易各方真正从中美贸易中"共赢"。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GL指数、贸易特化系数和FF份额指数及其扩展,对2002—2011年中美高技术产品九大技术领域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模式以产业间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大部分高技术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竞争优势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多角度入手解决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问题;鼓励我国高技术企业向产业链上游攀升,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政府应为高技术产业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强 《国际贸易》2005,(2):15-18
我国加工贸易由无到有发展至今,几乎占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2004年占比为47.6%),现已发展成为一种以外资企业为主体,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经营模式,以机电、高技术产品为主要出口品,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以资源大国和中高端中间技术产品制造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地,伴以本地加工贸易采购比重不断增加的贸易方式,  相似文献   

13.
魏浩  连慧君  张雨 《国际贸易》2020,(12):20-28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的基本态势,其次总结了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了进一步积极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以及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以下建议:主动加快与主要进口来源国进行磋商与合作,积极应对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对高技术产品进口关税进行结构性调整,战略性地降低部分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关税;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问题;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防范中国高技术产业被“低端锁定”的风险;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中国高技术企业对进口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国际化的行业,高技术产品种类更是繁多,为避免繁琐的分析每类产品。在接下来涉及具体问题分析时我们以代表性较强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为例,因为该类产品不仅代表了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整体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07年我国外贸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三,然而外贸总量的激增并未使我国成为真正的贸易强国.通过从服务贸易、外贸竞争力、高技术贸易等角度分析,得出了我国现阶段只是贸易大国的原因,进而提出建立贸易强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晓非 《消费导刊》2014,(11):33-33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2000年-2012年的数据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逐年增强;但其技术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研发投入较少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凭借云南特殊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云南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分别从贸易总量、贸易方式、贸易主体、贸易条件、贸易结构、贸易伙伴和贸易渠道七个方面分析云南对外贸易发展特征。云南对外贸易总额增长迅速,边境小额贸易增势明显,贸易主体以国有和私营企业为主,贸易条件有恶化趋势,高技术含量产品贸易额不断提高,贸易伙伴相对较为集中,贸易渠道主要依赖江海和汽车运输。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华贸易歧视政策及原因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入世以来,中国对美贸易快速增长,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温,为了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对华实施了歧视性贸易政策,同时成为美国实施贸易救济政策最多的国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就美国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及实施原因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科技强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与科技竞争力均居世界第一;也是全球高技术产品流通的重要集散地,其高技术产业贸易量占世界高技术产业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探讨美国高技术产品(ATP)国际贸易态势,对于旨在培植高技术产业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可以明晰美国高技术产品市场行情与发展趋势,并依此做出准确定位,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和市场营销都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简称IIT)指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对外贸易中对某一产品同时出口与进口的行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同样,我国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上升很快,从1980年的0.25跃至2006年的0.68,产业内贸易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