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我们的1994”——一个态势性的社会话题,有发言权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在传媒各抒己见。经济学家谈通货膨胀,法学家谈立法,社会学家谈社会秩序。经济学家建议政府要控制物价;法学家告诫人们要学会自我保护;而社会学家则提醒上述两者:如何寻找安全感? 专家们思考的问题或许过于理念了,即使沉重,人们也未必会去细细掂量。倒是形象化的社会热点更容易引人注意。1994年中国的第一新闻热点是徐洪刚。这  相似文献   

2.
宋鑫陶 《商周刊》2013,(25):7-7
依靠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进而推动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真正将改革落到实处,惠及民生。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而言,改革尤为重要,而转型期本身又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间段。邓小平曾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时下中国,改革亟深化。  相似文献   

3.
自七十年代末以来 ,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但令人关心的却是中西部地区的脱贫致富 ,甩掉落后帽子 ,近快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 ,关系到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更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传媒产业发展的市场与政府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放 《生产力研究》2008,(18):112-114
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传媒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市场化改革青睐的对象。尤其是传媒产业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和理论界探讨的热点。文章从政府与市场的各自角色出发,分析了政府与市场在传媒产业发展中的角色作用,得出了传媒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9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10年中能否把经济工作搞上去,不仅关系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中提出的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性质能否改变。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文中阐述了90年代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90年代必须下大功夫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市场体系建设、分配体制、宏观调控体啼4等5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改革,从而为90年代乃至下个世纪的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1999年我省经贸工作要紧紧围绕“三年两大目标”这一主题展开。在三年内,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去年是实现“改革与脱困”攻坚战的头一年,已经初见成效,积累了经验,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今年是实现国企改革与脱困目标的第二年,也是极为关键的一年。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能否实现三年两大目标,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建立,关系到能否把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国有企业带入21世纪,关系到我省企业在未…  相似文献   

7.
我们分析了历次危机的产生和传导机制,并指出中国经济形势下的金融改革新任务。在资本流出流入日趋自由的情况下,政府比较适合选择独立的货币政策,以服务于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并以灵活的汇率政策帮助实现经常项目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8.
近来,物价上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了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话题。它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做好物价调控,是确保国家宏观经济良性运行、以期实现经济宏观目标的基本手段,是维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高生活质量和标准的基本保障,是实现对外经济交往与合作安全可靠的基本屏障。本文从第三产业发展入手,阐述了第三产业对物价影响力的形成、对物价上涨的反应、对物价调控的反应,深入浅出的层层分析,发现第三产业对物价调控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建议政府在物价调控时,要发挥好自身的领导、决策力,真正促使物价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攻坚面临3大挑战一是能否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二是能否解决好改革与多数人利益的问题;三是能否实质性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推进政府改革,实现政府转型作为改革实现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已成为新阶段中国改革攻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改革攻坚阶段的政府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改革攻坚面临3大挑战:一是能否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二是能否解决好改革与多数人利益的问题;三是能否实质性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推进政府改革,实现政府转型作为改革实现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已成为新阶段中国改革攻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改革的关键问题。而国有企业脱困问题,更是关系到国有企业职工千家万户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今年是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最后一年,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能否如期实现,是人们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然而,在原有亏损企业脱困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目前又出现了一批新增的亏损国企,致使亏损面仍居高不下。对于这种现象应当正确看待。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有的亏损,有的赢利;有的今年赢利,明年又亏损,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其次,在新增亏损企业中,有40%的企业亏损额不到100万元。这表明,一方面这些企业亏损额并不大,扭亏为盈并不困难。另一方面,这是由于政策上的导向而出现的企业在财务上的不真实。例如,有的优惠政策是针对亏损企业;亏损企业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是由政府、企业与社会三方承担的;对于特别困难的企业,政府还要兜底;有的地方对亏损企业在税收上有优惠,可以减免附  相似文献   

12.
虞华 《广东经济》2008,(2):27-30
物价,无疑是2007年经济生活中最牵引人心的话题。无论从重要性还是艰巨性来考量,防止物价从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这一当前宏观调控的核心任务之一,都不亚于一场战争。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08年物价如何走?这是牵动上至中央下至百姓的事情。因为物价走势及其水平,不仅关系到  相似文献   

13.
怎样估量当前的物价形势1987年,全国许多大城市出现了消费物价指数上升达到两位数的情况,特别是肉蛋类农副产品供求矛盾更突出一些。由于物价变动幅度过大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及对改革抱有的信心,因此,中央已采取多项措施——包括经济的、行政的——抑制物价的过度上涨。这对于保持经济安定和改革的顺利进行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在双重体制并行发挥作用的条件下,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当人们笼统地谈论通货膨胀问题的严重性时,对于经济理论工作者说来,首先应考虑到的就是:所谓“严重”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说,“严重”  相似文献   

14.
刘纪鹏 《经济》2015,(4):100
2015年的经济改革中,国资改革是重头戏,而国资改革的核心在于理顺国资管理体系,发挥国资委的战略作用,实现政府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分离.要实现这一点则取决于“公私分离”的国资预算体制能否建立,即作为国资改革关键的国资预算能否真正从政府公共预算中独立出来. 国资预算与公共预算之间主要有两大区别,具体而言:  相似文献   

15.
稳定发展与科技进步张屹山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水平,使人民安居乐业;加速投资,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这是政府所追求的目标,更是关系到能否在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中叶使我国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重要问题。而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是...  相似文献   

16.
在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中,广州作为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可以说走在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前列。但现阶段还处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政府调控机制尚不完善,与之密切相关的市场流通秩序也还存在着一些无序行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必然造成物价的不稳,成为影响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这个问题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峰 《经济师》2000,(2):59-59,63
当前,国有小企业改革同整个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把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国有小企业是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不仅改革必然会触及到传统的产权关系、所有制结构,甚至触及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关系到能否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宏观经济目标取向的实现,各级政府应把加快小企业改革与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战略性环节切实抓好。一、小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  相似文献   

18.
物价,无疑是2007年经济生活中最牵引人心的话题.由于我国经济仍处于上升期,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一定程度的上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三十多年的持续高增长,年均9%以上的增长率.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也呈现了不稳定的特征:历经五次经济过热,一次过冷.如何实现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仍然保持物价的稳定,既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也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道难题.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其影响迄今仍未消退,据世界贸易组织于2012年发布的报告,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将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受挫的情况下仍一支独秀,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然而,通胀率居高不下是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大问题,其实质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也是经济发展过快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使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摆脱亏损的困境,走上发展之路;二是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金融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这两个挑战已经明白无误地摆在中国领导人和全体中国人面前,国内外经济界人士已经就应对这两大挑战的方略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如果说前两年人民币能否保持稳定是国际经济界对中国最关注的话题的话,那么中国能否成功解决国企与金融改革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世人瞩目的焦点。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政府终于“出招”了──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此招一出,即为经济界人士普遍看好。自1999年年初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宣布组建资产管理公司的计划后,资产管理公司就成为全年经济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