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许多地方居民住宅改为商业用途,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对于民宅禁商的利弊,可谓是仁者仁见、智者见智,笔者从物业管理的角度认为民宅应禁商,其理由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2005年7月《物权法》草案中“住宅禁商”提案的提出,全国部分大城市陆续出台了“住宅禁商”令。2006年6月19日,北京市工商局也下发“住宅禁商”文件。一纸令出,震动京城楼市。某家媒体曾评论道:“民宅禁商”三方利好引起楼市连锁反应,即既保障了住宅的纯粹品质,又让商业需求回归商业地产,还将加大中低端写字楼市场需求。尽管有人对该政策拍手称好,但笔者认为它是弊大于利。从现阶段政策执行的效果来看,“民宅禁商”导致了大量的利益受害者,进而可能引发新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住宅禁商”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了。2006年,北京市明确颁布了有关规定,要求所有住宅类住房,不论开发规模与档次一律不允许开展商业经营活动。一时间大批中小企业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近日,北京市某政协委员再次提起此话题,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住宅禁商政策实施近半年多时间以后,人们对住宅禁商有了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如今在中国所有的城市,“民宅经商”几乎已经成了普遍的现象。在深圳,“民宅经商”,有人叫好,有人诉苦,有人存疑,一直是个有争议的热点话题。2005年5月1日,广州市率先推出了“住宅禁商令”,在其出台的《广州市房屋租赁管理规定》中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房屋规划用途使用房屋,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禁令”一出,迅速引起了许多城市的“共鸣”。一个月后,厦门市也下了“封杀令”:新设立的商业经营场所、办公场所不得设在住宅内;依然把商业经营办公场所设在住宅内的企业或公司,将取缔其经营资格,收回经营许可证。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房地产市场也迅速跟进,相继将“住  相似文献   

5.
民宅商用法律问题分析——兼谈《物权法》第77条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宅商用涉及了住宅所有权人与其他居民的利益平衡问题,<物权法>第77条从"法律法规、管理规约、利害关系人同意"三个层面对民宅商用现象进行了规制.民宅商用是典型的民事行为,解决其所带来的问题不需要政府过多的干预,期待<物权法>具体规则的完善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民宅商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关于商的问题,有的人说商人是由于他们商朝的祖先是经商的,具体地说,王亥是买卖牛的商人。根据出土文物与文献资料结合考察,可以认为商最初是地名,并非经商活动。经商是周朝以后的事。商家是经商活动的理论家,成功的经商者。以儒家观念经商,则称儒商。孔子的弟子子贡是最早的儒商。  相似文献   

7.
同是开在兴旺商区饰品单元、相同经营面积的小店,为什么有的生意失败有的生意勉强维持温饱而有的生意却蒸蒸日上?谭先生以其实际经验告诉我们,求新求变应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他通过引进全市首创的点心饰物新品,全面改造流行前线的饰品小店,将这份小生意做得活色生香,月收入扶摇直上突破万元大关。  相似文献   

8.
夏伟 《大众商务》2008,(1):46-46
同是开在兴旺商区饰品单元、相同经营面积的小店,为什么有的生意失败有的生意勉强维持温饱而有的生意却蒸蒸日上?谭先生以其实际经验告诉我们,求新求变应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他通过引进全市首创的点心饰物新品,全面改造流行前线的饰品小店,将这份小生意做得活色生香,月收入扶摇直上突破万元大关。  相似文献   

9.
弃权与禁反言两个概念经常是放在一起使用的,有时弃权、禁反言与不可抗辩还存在重复和交叉。但实际上,弃权、禁反言与不可抗辩并不是相同原则,而是相互独立的不同原则。弃权、禁反言与不可抗辩原则对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既可以促使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明确标准、严格管理以保护保险公司的利益,也可以促使保险人增强对自身保险权益的保护。因此,明确三者的概念、构成要件及适用范围对维护保险业的诚信、和谐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的历史时期,粤商企业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型,努力打造责任型粤商、创新型粤商、国际型粤商,并有效发挥粤商社团的功能,推动粤商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探究粤商精神的方法应当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多维度地审视与粤商精神相关的各种关系.其中主要有:广东人精神与粤商精神的关系、传统粤商精神与现代粤商精神的关系、粤商群体精神与粤商个体精神的关系、已然的粤商精神与应然的粤商精神的关系、粤商精神与其他相关商人精神的关系五个向度.粤商精神可概括为:崇商务实、争先变通、自主创业、好学求新、勤俭和谐.  相似文献   

12.
粤商文化蕴育着粤商发展的辉煌,也融入到粤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粤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理念和管理特色有着显著的粤商文化印记.在“低利润、高成本、高流动率”的时代背景下,粤商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带有粤商文化色彩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需要明确和提升,包括薪酬竞争力、员工发展空间、人际环境、员工工作的稳定性和保障性在内的粤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也需要进一步的梳理和评价.在粤商新一轮的发展中,粤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提升有赖于粤商文化的成功转型,进而不断更新粤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对关键岗位实施薪酬倾斜政策,并着力推行“高人文关怀、低管理成本”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保险可以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商法中的保险是指商业保险,它是商主体所实施的一种商行为。由于保险活动具有不确定的保险风险和赔付风险,所以保险法要求当事人在进行保险活动的过程中要讲诚信,恪守诺言,以诚相待,严格履行各方义务。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各种骗保事件的发生,甚至有的保险受益人为获得保险赔偿金而实施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本文通过对保险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其在保险活动中的重要性,并对进一步完善该项原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洁  邓接红 《企业家天地》2011,(11):114-115
在竞争日趋剧烈的社会背景下,逆商的高低至关重要.高职生是未来社会骨干力量,增强高职生的逆商,意义重大.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及其逆商的现状,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逆商教育,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各个教育环节,将逆商教育与思政教育、日常教育、心理教育、专业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具体措施包括:开设与逆商教育相关的课程、开展与逆商教育相关的心理辅导活动,加强逆商心理测试监控,加强社会实践、拓展训练,鼓励参加创业大赛等,以提高高职生的逆商.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月1日,广州"禁摩令"生效.政府实施"禁摩令"的主要原因在于摩托车.社会安全,交通拥挤,污染环境"等原因,这可以看出政府的的立法价值倾向于秩序这一法律价值,而对于交通自由权进行了限制.笔者在对"禁摩令"实施后广州存在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禁摩令"未能实现法的秩序价值,从而得出法的自由和秩序价值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周行易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湘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湖南省梅山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人民政府"湘商大会"官方网站《湘商网》总编辑、首届湘商大会"湘商宣言"起草人,《华商》杂志A版常务编委、文化总监。华中  相似文献   

17.
豫商精神自商朝形成以来一直延续至今。近代以来,徽商、晋商衰落,浙商、粤商、苏商、闽商崛起,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角,尽管如此豫商精神仍旧在历史舞台上展现着自身的特色并发挥独特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豫商精神得到了传承的气候和土壤。一大批河南人传承豫商精神,走南闯北,展示了新豫商的形象。目前,新豫商已经渐成气候,在省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导致广东的外向型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粤商经营风险迅速上升.为破解源自外需减少的粤商经营困局,规避层出不穷的市场风险,文章分析了当前粤商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动因,结合粤商经营的特点构建了粤商经营风险框架图,从企业内部、产业链和社会资本三个层面构建了一个企业内控、产业集群、粤商网络三位一体的集成风险管理体系,以期达到降低粤商企业走出去经营风险与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商行为是商法的核心,目前我国对商行为的研究,只限于对商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等传统的分析,本文从不同于传统的角度对商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本质特征,并引入经济学上的概念于商行为之中,以求从其他角度对商行为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史圣司马迁在他的不朽著作《史记》中,表达了诸多的经济思想,其中蕴藏着规模经营的思想观点和平均利润的方法的萌芽。二千多年后的今天,深入探讨司马迁关于规模经营的观点,仍不失对我国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借鉴意义。一、司马迁规模经营观纵览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占有统治地位的时代。西汉封建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新经济政策”─—轻摇薄赋、与民休息、重农轻商、“驰山泽之禁”等,使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