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各地、市、县邮政局以城镇为主建立邮政投递服务局(公司)后,支局生产屯重大变革,邮政支局仅剩营业功能。为进一步增强邮政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各项业务的有效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各级邮政企业应按精简、高效的原则,将现有的邮政支局所网及其它网组建成为邮政营业局(公司),建立起适应邮政生产作业特点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脸面与门面     
对于邮政这类服务企业来讲,营业员的脸面如同企业门面,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邮政营业员的脸面冷暖变化反映对待客户态度的好坏,而邮政营业局所的豪华气派与狭小邋遢,不仅反映了客户用邮环境的好坏,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3.
一、原有经营体制和政策存在的问题1 .组织结构表现为网营合一、政企不分营业局和网络型的基础设施捆在一起管理和经营 ,一个企业使用另一个企业派押的邮路 ,在强调全网协作的前提下互不结算、无偿使用 ,企业的边界模糊 ,成本核算无法理清。2 .企业管理机构机关化由于长期以来的政企合一体制 ,管理机构有较明显的机关化特征 ;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企业发展与市场衔接不够 ,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加之邮政各专业面临的竞争对手都为经营管理机构扁平化的企业、公司 ,他们在财务、人力资源、技术开发等方面对市场的反应速…  相似文献   

4.
地市级邮政企业作为省级和县(市)级邮政企业的中间机构,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作为省邮政公司的执行部门,必须服从全省邮政的战略发展要求;作为县(市)级邮政企业的管理部门,要负责安排、指导各县(市)局的经营发展。行政上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地市级邮政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利用好这种"中间人"的特殊身份,准确定位、协调各方、持续发展,是地市级邮政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邮政企业中劳务工的比例明显上升,如何因势利导,让劳务工在邮政企业内找到主人翁感觉,自觉为邮政企业贡献力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江苏省南京迅达递送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成立于1999年的南京邮政迅达递送公司是邮政投递体制改革后成立起来的递送类公司,分普邮投递网和特快投递网两大块。目前,业务范围已从公司成立之初的信件包裹等延伸到书籍、牛奶、礼品及同城急便、物流配送等领域。随着投递量的不断增加及老职工的自然减员,公司先后录用了一批批劳务工充实到一线,尤其是外勤投递,城区…  相似文献   

6.
邮政大客户是邮政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只有牢牢抓住邮政大客户市场,才能为邮政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业务收入,使邮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因此,切实做好邮政大客户的服务工作,是邮政经营工作的重点之一。 从内蒙古的情况看,业务量大的盟市局在营业局设有大宗用户服务部门,单独为大用户提供用邮服务(主要提供函件、包件、印刷品等传统业务服务),邮政新业务的大客户则由营业窗口服务部门和专业化经营部门同时提供服务。从近几年的运行来看,这种运作方式效果不甚理想。据2000年统计,全区年用邮在万元以上的集团客户共…  相似文献   

7.
胡琏旺 《中国邮政》2011,(10):61-63
7月7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其中有8家邮递企业榜上有名,分别是:日本邮政株式会社(第9位)、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PDHL,第93位)、美国邮政(USPS,第109位)、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第166位)、联邦快递公司(FedEx,第261位)、法国邮政(第306位)、意大利邮政集团(第329位)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第343位)。  相似文献   

8.
新修改的《邮政法》(草案)正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邮政在规定范围内的信函快递专营权也将回归。由于民营快件公司在我国城市快件市场的份额较大,一旦退出信函业务,可能会造成产业链中断,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为此,邮政企业应加强对城市邮政快件网组织结构研究,以保障城市快件业务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刍议三则     
邮电分营后,市场竞争激烈,邮政面临着改革自存的新形势,如何充分发挥邮政自身的优势,新老并举,继往开来,既拓宽思路,力求开创新局面,又发掘老传统,恢复和发展若干被忽视甚至停办的老业务,当为识者所考虑。本此旨意,笔者作为一个老邮政,爰提刍议三则,聊供参考。让信报箱成为真正的“邮政信报箱”邮政最大的优势在于“网”,遍布全国无处不在的邮政网点是任何行业所望尘莫及的。完整的邮政网应包括三环,即始端——营业局所与信筒信箱;中继——分发中心与运输网;终端——投递网包括信报箱。然而现存的邮政网却有一个很大的“缺口”,即作为终端的…  相似文献   

10.
赵勋 《中国邮政》2009,(1):42-42
担任邮政企业管理者多年以来,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课题,就是邮政企业应该建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怎样建设一个现代邮政企业。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出资人满意、客户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的企业目标,并对“四满意”提出了可测量的指标体系:(1)以省公司对市局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得分作为出资人满意的衡量尺度;(2)以集团公司、省公司和地方城调部门调查的客户满意度作为客户满意的衡量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