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上海会展产业的规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祥生 《上海商业》2004,(10):19-19
会展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明显的特点。上海加紧筹办2010年世博会,将进一步刺激会展产业的发展,也对规范和促进会展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林敏 《商场现代化》2009,(17):131-132
产业集群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会展产业集群进行系统的研究,结合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一些理论和研究方法,在界定上海会展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识别上海会展产业形成机制,以期对上海会展业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而且对有效推进"长三角"各城市会展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世博会给"长三角"城市会展格局带来的新变化,形成新的分工格局等方面,提出制约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各种因素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作为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为专业会展提供了产业基础;会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产业集群开拓了国内外市场,提升了产业竞争能力。依托灯饰产业集群举办的中山古镇灯博会面临着会展资源缺乏和地域局限等瓶颈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加强政府的统筹规划、借助中山市会展资源、差异化发展和开拓新的会展内容等策略,以促进古镇灯博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会展经济与辽宁中部产业集群的双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需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支撑。辽宁中部城市群具有形成产业集群的条件。产业集群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会展业的品牌效应和辐射效应也有利于突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这种互为驱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新闻·业界     
拟占26万平方米 国药励展上海首办"集群展" 6月25日,国药励展在上海宣布将于明年5月15~18日在上海虹桥全新的国家会展中心举办首届健康产业领袖峰会(tHIS),该峰会由国药励展首度融合旗下贯通医药医疗健康产业链的三大展会——CMEF(医博会)、HarmChina(药交会)、API China(原料会),建成中国健康产业中史上规模最大的会展集群。据了解,首届tHIs峰会整合了100场以上的主题会议和26万平方米的国际展览,  相似文献   

7.
会展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品牌化的全球企业,而且取决于根植在特殊区域内的企业集群。研究会展产业集群区域的培育,对提升会展业的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会展产业集群区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会展业集群区域的培育措施主要包括:通过政府干预,形成有效的地理邻近;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形成集聚效应;培育会展企业网络;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会展业迅猛发展,会展产业集群现象较为明显。但在会展产业蓬勃发展的表象之下,存在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会展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从循环经济视角出发构建会展产业集群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改进的TOPSIS法的评价模型对广深莞三市的会展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做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从集群结构、集群基础、集群企业、集群市场四大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节点上,在技术创新环境下,从区域层面看,会展通过产业集群形成集聚效应,是区域创新的强大拉动力;从产业层面看,会展通过新兴技术与产业融合,通过行业外部力量实现产业变革;从会展产业自身看,会展营销和服务模式的改变对技术创新有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0.
曹群 《商业研究》2005,(11):167-169
产业集群理论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区域发展理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采用产业集群战略,对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人才,解决就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会展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中国已经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不仅为自身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提升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广州会展产业集群现状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广州会展产业集群的LQ系数,得出结论:广州会展产业集群已形成,有较高的集聚程度及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广州会展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策略,藉此加快广州会展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可知,哈尔滨会展产业起步晚、发展快,但较东北其他地区相对落后。从哈尔滨会展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模式选择和集群发展的优势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哈尔滨会展产业集群应采取优化资源配置,做好产业规划,改善会展产业制度环境,提高现有品牌竞争力和加大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会展业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还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促进产业聚集。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会展业的专业化与市场化的内涵与辩证关系,揭示会展业与地区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基本原理,得出结论是区域产业集群是会展业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基本支撑。随着我国会展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通过积极营造区域产业集群,科学把握市场运作机制,定会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展会,从而使我国从"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4.
世博会的召开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是上海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与提升的加速器,将会对上海产业发展产生牵引效应。本文分析了上海主要产业在世博经济影响下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李伟清 《商业研究》2006,(19):167-169
2010年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这不仅对上海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影响重大,而且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建设,也有重要的影响。分析世博会对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影响,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簇群理论,探讨如何提升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会展产业与城市竞争优势互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产业的"三高"、"三大"、"三优"特征,使其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本文从绿色会展、品牌会展两个角度,探讨了会展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竞争优势提升之间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7.
基于GEM模型的广州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加拿大学者Tim Padmore和Hervey Gibson提出的GEM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构建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基本指标体系,确定各个指标相应的权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关于广州会展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描述广州会展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状况,从而得出广州的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在国内有较强的竞争力,其竞争力还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8.
<正>我很高兴与各位相聚在义乌,一起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共话我国会展业的今天和未来。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揭开了近现代会展业的序幕。大约160年以后的今天,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向历史的新高峰冲击,创造着今天会展业的辉煌和美  相似文献   

19.
由世博会看我国的会展旅游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双魁 《北方经贸》2004,(2):108-109
世界博览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乘数效应。上海获得 2 0 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 ,必将对中国的各个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会展旅游 ,成为直接的收益者和最大的赢家。文中从会展旅游的特点出发 ,分析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的创新阻滞效应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关注的大多是产业集群的创新激励效应,而忽视了产业集群的创新阻滞效应。诸如:拥挤效应和外部不经济、过度竞争效应与"柠檬市场"、路径依赖效应与技术锁定以及增大投资风险效应,只有综合考虑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辩证机理,才能正确制定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促进区域发展的科技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