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基于WIOD投入产出表及社会经济统计账户表中的数据,分别测算了各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国内工资收入差距水平,以此研究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本国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在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本国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国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与本国高低技术工人工资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各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合作有助于缩小本国国内的收入差距,且这一负向关系并不随着出口产品类别的不同或出口国家发展程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此外,在产品类别上,相较最终产品而言,各国中间产品后向参与度的提高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在不同国家间,发达国家最终产品后向参与度的提升带来的影响更大,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负向关系则更明显地体现在中间产品的后向参与度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判断企业国内税、生产率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关系,基本结论表明:较高的国内税会抑制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生产率对税收负效应有调节作用,即生产率较高企业受国内税的负面影响会较小,生产率对税收扭曲的调节作用在理论上源于高生产率企业对间接税的转嫁较少,税负对贸易活动的影响较小;企业税的负效应至少部分通过提高加成率来实现;企业层面的实证检验结果显著地验证了上述理论判断,结论是稳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内税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负效应因税收政策和企业性质而异,企业税负效应及生产率的调节效应在高税赋企业中更大,民营属性有助于削弱税收负效应并提高生产率调节效应。可见,\"减税降费\"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结构性减税的效果会更加显著,改善生产率是深化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研究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而抑制了其后向参与,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大于发达国家;不同服务部门的开放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零售、电信、金融和专业服务部门的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国制造业的分工地位,而运输服务部门自由化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助力制造业利用国内外优质服务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价值链跃升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ADB-MRIO2021数据库,对中国服务业整体的出口增加值、出口国家分布以及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近两年中国服务业的总出口增加值急剧增加,出口行业以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要实现以知识密集型产业出口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中国服务业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5.
《商》2015,(7)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际分工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以往阶段,外贸作为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先导,其转型发展可以推动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中国外贸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尽管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和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仍需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双高以及高新技术产品为主方向转变。针对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为我国外贸的转型发展建言献策,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GMRIO),在充分考虑中间投入结构系数差异和行业化石燃料氧化率差异的基础上,对2003—2014年中国工业行业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及CO2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利用面板数据全面客观地考察不同GVC嵌入方式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工业行业前后向GVC嵌入度总体波动上升,并呈现出明显的"M"型变化态势;(2)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总量逐步增长,其中电力燃气热力及空调系统供应业、基本金属制品业等四个行业CO2排放量占比高达73. 64%;(3)基于前向关联的GVC嵌入度与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呈U型关系,而基于后向关联的GVC嵌入度与CO2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4)前后向GVC嵌入度对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上述结果通过了工具变量法、关键变量替换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在构建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研发要素价格扭曲的创新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利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考察研发要素价格扭曲是否提高了制造业创新效率,并关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行业异质性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研发资本价格、研发劳动力价格和进口中间品价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研发资本价格扭曲和进口中间品价格扭曲均对制造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研发劳动力价格扭曲却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高技术制造业中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不断提高,上述作用均具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9.
当前,一方面,中国传统低成本优势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这是适龄劳动力数量占比逐渐下降所致;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水平提高以及各种人才工程战略的实施也带来了人口质量提升。那么,这两种变化能否形成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动力源,并据此收获新的开放发展红利?基于2000—2014年WIOD与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数量结构变化导致的低成本优势丧失会对价值链攀升产生"倒逼"效应,而劳动力质量提升则对价值链攀升产生直接推动作用。这说明上述两种变化确实能够成为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动力源,从而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10.
11.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制造业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制造业升级带来产业的空心化以及国际产业转移和锁定,造成制造业发展停滞,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极其不利影响,出现了大规模的垂直分离和再构。我国生产力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并受制于资本积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限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只有实现国家比较优势的转变,嵌入GVC所带来的机会,创造升级换代的环境,才能保障制造业升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ising role of China's domestic market expansion from 1995 to 2011 in the world economy's growth. China maintained high domestic expenditure growth during the entire period, with even bigger increases in the last years, whe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subsequent economic recovery occurred. The expenditures facilitated rapid growth through high demand for durable goods, which are produced across widely fragmented Asian channels. At the same time, China integrated further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and imported intermediate goods increasingly became embedded in goods for domestic sale. These two forces combined to magnify the impact of China's market expansion on foreign economies but disproportionately more on its neighbouring countries and sectors related to durable goods production. Specifically, our estimates suggest that the expenditure growth in China over the 2009–11 period added about 1 percentage point to the annual GDP growth rate in Taiwan, Malaysia and Korea, while the NAFTA and EU member countries typically benefited by less than 0.1 percentage point.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浙江鞋业出口贸易"价跌量增"日趋严重的现象,本文揭示了全球价值链中,采购商主导的俘获型治理模式是造成地方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缺失的重要因素.要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企业必须创新性地整合全球要素,实现价值环节的功能攀升,拓展国际市场势力.文章以奥康、康奈等浙江制鞋企业的国际化实践为依据,分析了国际市场势力拓展的具体模式.此分析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地方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增进分工利益皆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峰  张贵 《北方经贸》2011,(3):43-45
本土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不仅是改变产业“低端道路”的路径依赖,也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发达国家“俘获”的重要选择。以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从跨国公司市场势力、产业链垂直预占及产业定位三个方面分析制约本土企业产业升级的因素。应明确产业定位、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培育产业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15.
全球价值链下日韩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路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 《价格月刊》2012,(1):84-87,94
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对日本和韩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升级过程中采用的升级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当一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陷入“低端锁定”时,可以采用两国所实施的升级路径,以求得向全球价值链高端附加值较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 GVC )中的竞争力现状,本文提出GVC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通过加大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使产业结构不断向“软化”趋势调整,改变之前对加工装配等低端环节的路径依赖,向GVC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分工地位。分工地位提高后,通过对战略环节和资源的控制而获得更多的分工利益,最终达到提升中国制造业在GVC中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The World Economy》2018,41(9):2552-2576
The link between exchange rate and trade has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but there is no consensus about their relation. This paper tests the old argument, whether depreciation of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s (REERs) raises exports. We differentiate the test with earlier studies by employing a new measurement of REER and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 of GVCs. We measured REER at industry level with value‐added trade weights. We analysed the topic with LSDV and system GMM for China, Japan and Korea since these counties are known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GVCs. Our main finding is that exchange rate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rade for three countries. However, the movement of elasticity of export to REER varies by country. While the elasticity in China decreased over time, Korea and Japan experienced increasing patterns between mid‐1990s and mid‐2000s and decreasing trends afterwards. This study also tests whether the level of incorporation in GVCs causes a change in elasti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growing participation in GVCs lowers the elasticity of export to REER in absolute value. However, this result is on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Korea.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苏浙沪为视角,利用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探究影响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因素。通过实证发现:劳动力因素、政府财政支出、贸易开发度、外商直接投资均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显著积极影响;固定资产投入和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长三角地区应注重人才引进,扩大市场开放程度,加大服务资金投入,并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服装产业出口贸易市场势力研究——以美国市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棉制T恤衫为例,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测度了我国服装产业在美国市场上的国际市场势力,结果表明,我国服装产业国际市场势力总体偏低,并受到墨西哥、印度等主要竞争对手的威胁。文章认为传统的成本优势受不再突出、不利的价值链环节以及过度的价格竞争行为是导致我国服装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缺失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产业转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闻媛 《财贸研究》2011,22(6):16-22,31
中国庞大的创意商品出口额大多是通过OEM方式生产出口,即沿袭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为跨国公司代工。作为全球创意空间中的制造车间,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低附加值、低利润的生产制造环节,既不能掌握出口产品的价格决定权,更无法控制产品的文化内涵。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及西方国家成熟的商业运作,政策导向需要在经济利益与精神价值之间寻找平衡点,以更开放、更容忍的姿态对待创意阶层特立独行的思想与行为,并制定长期性的产业发展策略以整合国内创意资源,从而摆脱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依赖,提升中国创意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位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