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国际贸易问题》2016,(11)
本文基于WIOD投入产出表及社会经济统计账户表中的数据,分别测算了各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国内工资收入差距水平,以此研究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本国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在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本国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国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与本国高低技术工人工资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各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合作有助于缩小本国国内的收入差距,且这一负向关系并不随着出口产品类别的不同或出口国家发展程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此外,在产品类别上,相较最终产品而言,各国中间产品后向参与度的提高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在不同国家间,发达国家最终产品后向参与度的提升带来的影响更大,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负向关系则更明显地体现在中间产品的后向参与度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判断企业国内税、生产率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关系,基本结论表明:较高的国内税会抑制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生产率对税收负效应有调节作用,即生产率较高企业受国内税的负面影响会较小,生产率对税收扭曲的调节作用在理论上源于高生产率企业对间接税的转嫁较少,税负对贸易活动的影响较小;企业税的负效应至少部分通过提高加成率来实现;企业层面的实证检验结果显著地验证了上述理论判断,结论是稳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内税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负效应因税收政策和企业性质而异,企业税负效应及生产率的调节效应在高税赋企业中更大,民营属性有助于削弱税收负效应并提高生产率调节效应。可见,减税降费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结构性减税的效果会更加显著,改善生产率是深化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研究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而抑制了其后向参与,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大于发达国家;不同服务部门的开放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零售、电信、金融和专业服务部门的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国制造业的分工地位,而运输服务部门自由化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助力制造业利用国内外优质服务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价值链跃升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ADB-MRIO2021数据库,对中国服务业整体的出口增加值、出口国家分布以及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近两年中国服务业的总出口增加值急剧增加,出口行业以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要实现以知识密集型产业出口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中国服务业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GMRIO),在充分考虑中间投入结构系数差异和行业化石燃料氧化率差异的基础上,对2003—2014年中国工业行业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及CO2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利用面板数据全面客观地考察不同GVC嵌入方式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工业行业前后向GVC嵌入度总体波动上升,并呈现出明显的"M"型变化态势;(2)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总量逐步增长,其中电力燃气热力及空调系统供应业、基本金属制品业等四个行业CO2排放量占比高达73. 64%;(3)基于前向关联的GVC嵌入度与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呈U型关系,而基于后向关联的GVC嵌入度与CO2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4)前后向GVC嵌入度对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上述结果通过了工具变量法、关键变量替换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7.
8.
当前,一方面,中国传统低成本优势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这是适龄劳动力数量占比逐渐下降所致;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水平提高以及各种人才工程战略的实施也带来了人口质量提升。那么,这两种变化能否形成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动力源,并据此收获新的开放发展红利?基于2000—2014年WIOD与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数量结构变化导致的低成本优势丧失会对价值链攀升产生"倒逼"效应,而劳动力质量提升则对价值链攀升产生直接推动作用。这说明上述两种变化确实能够成为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动力源,从而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构建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研发要素价格扭曲的创新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利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考察研发要素价格扭曲是否提高了制造业创新效率,并关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行业异质性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研发资本价格、研发劳动力价格和进口中间品价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研发资本价格扭曲和进口中间品价格扭曲均对制造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研发劳动力价格扭曲却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高技术制造业中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不断提高,上述作用均具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0.
11.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制造业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制造业升级带来产业的空心化以及国际产业转移和锁定,造成制造业发展停滞,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极其不利影响,出现了大规模的垂直分离和再构。我国生产力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并受制于资本积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限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只有实现国家比较优势的转变,嵌入GVC所带来的机会,创造升级换代的环境,才能保障制造业升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1995~2011年中美增加值出口和双边贸易失衡规模。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贸易出口规模,1995年和2011年中国增加值出口分别减少16.06%和24.24%;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严重高估中美贸易失衡,同期中美制造业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分别为传统贸易顺差的5%和10%,而中美农业贸易则由传统贸易逆差转变为增加值贸易顺差,中美服务业贸易则由传统贸易顺差转变为增加值贸易逆差;分要素密集度行业来看,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表现为增加值贸易顺差,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为逆差,且逆差规模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本土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不仅是改变产业“低端道路”的路径依赖,也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发达国家“俘获”的重要选择。以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从跨国公司市场势力、产业链垂直预占及产业定位三个方面分析制约本土企业产业升级的因素。应明确产业定位、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培育产业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庞大的创意商品出口额大多是通过OEM方式生产出口,即沿袭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为跨国公司代工。作为全球创意空间中的制造车间,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低附加值、低利润的生产制造环节,既不能掌握出口产品的价格决定权,更无法控制产品的文化内涵。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及西方国家成熟的商业运作,政策导向需要在经济利益与精神价值之间寻找平衡点,以更开放、更容忍的姿态对待创意阶层特立独行的思想与行为,并制定长期性的产业发展策略以整合国内创意资源,从而摆脱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依赖,提升中国创意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位势。 相似文献
15.
中美两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2002-2010年的UNCTAD数据,选取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纯出口比较优势指数四个指标,测度中美两国影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结果表明: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但其差距呈现递减趋势。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而言,中国影视产业尚处于全球影视产业价值链低端,核心价值链环节自我构建尚未完成;影视产业高端价值链运营能力不足,影视衍生品开发不够。因此,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促进影视产业价值链的整合与升级才是提升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6.
17.
全球价值链下日韩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路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对日本和韩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升级过程中采用的升级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当一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陷入“低端锁定”时,可以采用两国所实施的升级路径,以求得向全球价值链高端附加值较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G20经济体的货物出口增速与其GDP增速之间的差距,本文发现2012年后世界主要经济体货物出口增速大多低于其GDP增速,此轮出口增长"失速"并非是中国特例,而是全球性现象。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分析了造成此轮全球性出口增长"失速"的主要原因,发现近年来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出现的"天花板"现象、发展中经济体价值链分工位置升级和国内价值链的延伸以及发达经济体国内价值链的收缩都会导致世界贸易规模萎缩。本文认为,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平台扩张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的外部空间和以自贸区战略为依托推进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由"边境上"向"边境内"深化,是中国应对出口增速下降可能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最新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实证测算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演变情况。研究发现,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合理度降幅大于出口合理度降幅;机械设备制造、纺织皮革制造、金属制造、化工和建筑等五大支柱产业影响力系数相对稳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我国经济拉动效应不断增强,采掘业推动力系数快速增长至各产业首位,推动力系数排名和进口占比排名一致性不高问题比出口更加严重,化工、机械设备制造和金属制造业同时承担着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两种任务。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机械设备制造商品的进口占比、加大采掘与化工业的进口力度、提升化工和金属制造业出口占比、鼓励企业追踪支柱产业及瓶颈产业前沿技术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