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智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探究中国服装制造业新模式,利用智能化制造模式解决传统服装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上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工业4.0时代,传统制造业全面升级,智能制造取代传统的人工生产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服装企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型密集型生产制造业,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广东爱斯达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数年的努力自主研发了智能裁缝系统,打造出全球首个"服装远程定制和快速制造平台",成为了全球第一家专为个性化定制服装而诞生的品牌、第一家M2C服装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平台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和数字化服装制造的方法,建立一种电子商务和数字化服装生产环境下全新的服装远程定制商业模式(M2C的服装定制模式),颠覆了传统服装企业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大报告,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首要动因,是中国企业战略实现"中国智造"目标的需要。智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悄悄来临,制造业生产模式、日常运营模式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更改等都要求制造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要进行变革。本文作者从新经济时代下,成本的信息获取和管理效率对智能制造业效益提高的意义入手,提出当今制造业要实现"中国智造",必须对其成本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改革,进而分析揭示智能工厂成本管理改革的新方向。最后作者得出结论,中国企业应把握"中国智造"时代带来的机遇,主动积极进行成本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以灵活应对中国经济新形势的发展,生产更多的"智能制造"产品。  相似文献   

4.
论文通过对美国和德国制造业在金融危机后采取的一系列战略进行分析,揭示了两国制造业复兴的方式。中国在执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时可借两国经验,在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基础上发展制造业高科技,促进能源转型、高速网络以及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形成,再充分发挥"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前瞻性,着力实现制造业智能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制造2025》行动的深入,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的健全、人才发展机制的创新、人才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成为实现制造强国的关键保障因素。本文以金华市先进制造业为例,以学徒制培养模式为视角,探索"新订单委培"人才培养模式,从相关利益者的诉求出发进行运行机制设计,为制造业解决人才困境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德国工业4.0"战略等的成功,世界正在进入创新范式3.0(创新生态系统)的阶段,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将创新3.0的理念推广至制造业领域。本文将创新引入生态系统中分析,以生物学隐喻创新系统,依托创新3.0的背景与机遇,将产业集群概念与创新系统、生态学相融合,探讨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江苏省制造业集群如何通过创新生态进行转型升级,突破集群发展的瓶颈,寻找适宜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7.
试论新型SPA经营模式与中国服装零售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自有品牌零售业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探讨国际先进的经营模式对本土服装零售业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全面解读SPA经营模式的含义,以ZARA公司为例,总结了此种模式发展至今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针对目前国内服装零售业的现状及服装产业运营的特有规律,分析了SPA经营模式在我国得以推行的可行性,并指出中国服装零售企业在发展中急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对我国建设新型制造业,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影响着高职机械类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在论述"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背景和基本方针的基础上,从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精细化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三方面解析了"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机械类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大省。在经济高速发展,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绿色壁垒"正威胁着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出口。为了进一步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绿色服装的发展模式研究与应用。本文从分析浙江民营服装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出发,探讨浙江民营服装企业的发展模式中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由此进一步探讨浙江民营服装企业绿色发展模式的结构与构建,并指出了实施绿色发展模式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业起步较晚,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伴随着共和国工业化进程发展起来的,且发展不均衡。目前存在的专业界限过于明显、重显性技能轻隐性技能、办学形态相对封闭等问题,不利于复合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生产方式的变革。为了适应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就是要适时创新培养人才的模式,采用"互联网+职业教育"服务平台,适应"机器换人"培养复合人才,打破专业界限、启动"专业+"模式,及时调整服务面向,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技能支撑。  相似文献   

11.
进入全业务时代,随着产业的融合以及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更加广泛化与多样化,信息经营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战略重点。信息经营能力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信息运营的成功与否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模式作指引。从研究影响信息经营商业模式的关键要素出发,结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州分公司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信息经营的商业模式构建模型,并对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实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高慧云 《中国市场》2008,(45):38-40
仓单质押业务是物流企业与银行合作开展的物流金融服务。本文从物流公司的角度介绍了仓单质押业务的运作模式,并对该业务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风险进行分析,以促进物流仓单质押业务在法律框架内的良性发展,减少和避免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3.
企业能力是企业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其价值是通过商业模式体现出来的。商业模式创新需要企业能力的支持,同时也为企业能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企业能力与商业模式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能力发展方向决定机理,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不同类型对价值界定、流程管理和资源整合三种基本能力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勇坚 《全球化》2020,(2):85-98,136
全球零售电子商务发展整体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电子商务在零售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全球电子商务市场格局也正在发展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正在占据全球零售电子商务市场的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本土化平台正在崛起,各个国家之间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有着较大的增长潜力。发达国家在平台地位、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仍占据着优势,但其主导地位正在下降。电商整体上出现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电商自有品牌方兴未艾、移动电商高速增长等趋势。从监管上看,对电商进行征税也成为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浙江零售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站在移动互联网的视角,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对浙江零售企业的影响,提出相关发展策略,以期帮助浙江零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带动了许多实体零售企业投身于电子商务的创新实践,但也不乏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网络零售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积极涉足实体零售企业。文章试图解释企业进行不同战略选择的原因,采取“互联网+”或是“回归实体”的依据。在分析互联网对零售企业影响的基础上,文章建立了包括消费者与零售企业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消费者选择不同零售企业的依据,以及零售企业的应对之策。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在不同零售商店的相对支出比例取决于零售商店提供服务组合的相对效率。因此,基于“有限商圈”与“有限品类”的经营战略成为企业扩大销售收入的关键,现网络零售与实体零售战略选择本质上可以归纳为品类专业化与区域专业化之间的收益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业态创新改变市场竞争格局--以我国家用电器市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用电器流通渠道的变化,从一个侧面集中反映了我国零售市场创新与变革的主要特点.本文从零售业态创新与连锁经营方式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和揭示了我国大型家电零售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因、发展特点、趋势及其对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基于Groupon的中国网络团购运营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丽  尤颖 《江苏商论》2011,(9):46-49
中国的网络团购模仿美国Groupon团购模式发展迅速,随之而来也出现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Groupon的运营模式和中国网络团购的运营模式比较分析,对目前中国网络团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作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它已经从一个全新的概念,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新模式,对我国的体育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我国体育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对国内体育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While business format franchising is the industry standard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it remains an aspiration for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Despite the attraction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systems, training, and support and despite the economic and regulatory infrastructure being in pl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format franchising, a range of commercial and socio-cultural factors may conspire to prevent its full expression. This paper addresses franchising development in Vietnam, a developing country. It considers strategie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Vietnamese franchise practice and franchising best practice. It proposes that in Vietnam's curr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the product and trade name model may be the appropriate starting point with a move to the business format model only when, and in places where, the socio-cultural, commer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and the legal environment can accommodate more sophisticated business format franchise arrang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