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吴晓雯 《市场周刊》2004,(36):28-28
“尽管汽车业平均利润还比较高,但已经不是谁都能过得好的时代了,合资企业也在接受成本考验,都快跟不上了。”刚刚宣布全线降价10%的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郭谦一语道破整个轿车市场“十一”前的血战场面,“十一”——在汽车市场传统的旺季到来之际,新一轮降价潮把一些汽车企业再次逼近阴阳界。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价格》2004,(7):23-24
上海通用调价,南北大众摊牌,东风雪铁龙跟进,降价已经成为如今汽车市场的永恒话题,有统计显示今年平均价格相对于去年平均价格有将近200种汽车降价幅度超过2%,所有降价车型降幅达5.21%。就在大多数目光投向国产车市的时候,实际上进口车正在上演比国产车更加激烈的价格战。据网上车市数据库统计,今年平  相似文献   

3.
汽车市场的降价大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回顾2006年,始终贯穿全年的一条主线就是“降价”。遍观当下汽车市场,主流国产汽车品牌车型中没有降价的可谓少之又少,“降价”成为汽车厂商和消费者之间不断重复上演的“无”。2007年新春刚过,厂商们又一次纷纷扯起“降价”大旗。由一汽大众全系降价拉开帷幕,随后东南汽车蓝瑟和上海通用凯越全系列车型价格下调,再到上海大众大部分车型降价以及东风雪铁龙对旗下爱丽舍和富康两款车系进行全线官方降价,降价风潮愈演愈烈,到3月份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4.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不到3%,给2012年的汽车市场种下了心理阴霾。而春节提前到1月份的结果,就是2012年的汽车市场开年就不利。对于市场悲观的预期,让汽车厂商开始祭起降价大旗,而市场全方位的降价,勉强支撑起2012市场的低速增长。本文深度分析了这次降价的特点与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今年春天我国汽车市场长达三年的“牛市”开始出现拐点,继上海通用五月全线降价之后,南北大众、东风汽车等迅速跟进,降价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为多年来罕见。这场以汽车主流企业为主导的降价风暴打破了相对稳定的汽车价格体系,预示我国汽车价格体系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开  相似文献   

6.
时下,汽车降价此起彼伏,它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的暴利时代行将终结。早已习惯享受暴利的中国整车企业,其降低产品价格的首要办法是压低零部件等采购成本。于是,汽车降价的大部分成本和压力最终被分摊到零部件企业头上,从而使零部件企业生存空间受到空前挤压。  相似文献   

7.
程维 《市场周刊》2004,(21):32-32
目前国内轿车市场连续两年超过60%的增长速度令其它行业相形见绌。前不久,上海通用汽车的部分中高档车降价8%一11%,最高降幅达4万元,凯越舒适版降至12.98万;南京菲亚特3月份也曾降价21万元。像这样引发车市“地震”的降价举措近年来可谓此起彼伏,降价已成为车市最强劲的旋律。但是,在整车价格一路走低的同时,汽车配件价格  相似文献   

8.
胡洛 《市场周刊》2004,(29):9-9
7月29日,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2004年中国市场形势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乘用车产销进入调整阶段,今年下半年汽车销售将有所起色。全年的汽车销售将保持30%的增长率。而今年下半年,汽车降价趋势仍将继续,不过一大趋势是汽车降价将逐步集中在高档车,尤其是15万元左右价位的车。  相似文献   

9.
林华 《经贸世界》2004,(7):14-16
时下,汽车降价此起彼伏,它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的暴利时代行将终结。早已习惯享受暴利的中国整车企业,其降低产品价格的首要办法是压低零部件等采购成本。于是,汽车降价的大部分成本和压力最终被分摊到零部件企业头上。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大厦根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一方面受到来自国内上游整车厂商的打压;同时,一些跨国巨头也开始抢滩中国,分食汽车服务市场“馅饼”。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何去何从,已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降价,在逝去的2004年汽车市场里没有一天不与消费者相伴。赛欧、千里马、长安羚羊、宝来等多款车型相继纷纷跳水降价。这些带给消费者的,既有狂热的惊喜,也有对汽车价格泡沫的忧虑。汽车大幅度跳水降价,本也无可非议,但是汽车降价的背后却很值得人反思!汽车的利润空间究竟有多大?汽车降价,降的仅是利润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