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通常就是指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经过一定的组合,使这组资产能产生可预计且稳定的现金流收益,再通过一定的中介机构的信用加强,把这些资产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的,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的过程。按国际标准分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MBS)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即除MBS之外其他信贷类资产的证券化产品。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资产和应收账款汇集起来,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对金融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组,使其定价和风险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参与各方均受益。资产证券化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的住房抵押证券,是世界金融领域内的重大创新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产证券化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开始流行,其应用范围已经从最初的住房抵押贷款扩展到企业的应收账款、信用卡应收款、汽车贷款、租金、版权专利费、消费品分期付款等领域。证券…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又能够产生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和升级,将其转变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证券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如今已成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产品之一,其核心在于对贷款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促使参与各方均可受益,实质是融资者把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作为一项金融技术,资产证券化在发达国家的使用非常普遍,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3/4以上的汽车贷款是靠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提供的。在中国由于银行有“短存长贷”的矛盾,资产管理公司也有回收不良资产的压力,资产证券化因此得到了积极响应。因此,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引入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信贷资产证券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巍俊 《经济论坛》2004,(20):96-97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分析。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ABS)是指金融机构将持有的同质、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贷款、租赁、应收账等资产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要素进行分割和重组,将其转变为具有投资特征的可销售证券,以此回收资金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美次贷危机谈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始于住房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MBS)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重大金融创新之一.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兴起,住房抵押贷款现金流稳定、违约率低等特点使其成为资产证券化理想的基础资产.以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作为资产证券化开展的突破口,是我国金融创新的重中之重.本论文立足我国国情,阐述了MBS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意义,同时以美国次债危机为引,通过中美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共性分析指出我国实行MBS是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结构性融资工具,其核心作用是要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证券化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独特的运作方式,盘活了企业的资产,解决了项目的融资问题,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资产证券化首先运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和一些长期信贷中,随着证券化品种的增加,其运用的范围也日益广泛起来。文章试图从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内涵入手,结合电力行业融资的特性,探讨资产证券化在电力融资运用的可能性及其优势,力图为电力融资寻找一条新的融资路径。  相似文献   

8.
周畅 《经济论坛》2006,(21):125-125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初源于美国的一项金融创新。为分散住宅抵押贷款的风险,同时为解决银行“短存长贷”的矛盾和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在美国应运而生,也标志着资产证券化的萌芽。由于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银行分散和转移信用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同时也为金融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投资工具,近年来我国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出现了在我国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强烈呼声。事实上,我国目前已有企业在海外成功进行了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如1996年珠海高速公路收费的证券化和2000年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荷兰银…  相似文献   

9.
程虎 《经济前沿》2003,(8):53-55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进而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债券型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资产证券化的最基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可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一个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以下简称SPV),由其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和信用增级(crediten-hancement)分离与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转化成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证券(asset 口backed securities,资产担保证券,以下简称ABS)发售给投资者。  相似文献   

11.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企业将其缺乏流动性但在未来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离和重组,进而转换为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有:借款人、贷款银行、特殊目的的机构(简称为SPV)、信用评级机构、证券承销商和投资者等。1银行发放贷款,取得贷款债权。贷款合同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权利义务的依据。根据此合同,借款人按期支付贷款本息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成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为此,贷款…  相似文献   

12.
贾超 《经济师》2009,(9):13-14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将信贷资产转换为可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证券,能够连接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丰富资本市场产品,改善银行流动性,提高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协调发展。因此,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引入具有相当的必要性。文章首先论述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其次论述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彭海啸 《时代经贸》2008,6(9):194-195
始于住房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MBS)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重大金融创新之一。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兴起,住房抵押贷款现金流稳定、违约率低等特点使其成为资产证券化理想的基础资产。以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作为资产证券化开展的突破口,是我国金融创新的重中之重。本论文立足我国国情,阐述了MBS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意义,同时以美国次债危机为引,通过中美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共性分析指出我国实行MBS是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14.
中小商业银行持续较快发展受资产结构的影响和制约越来越突出,时下正在推进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为其优化资产结构提供了一条新路子。中小银行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改进资产的流动性结构、盈利性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及资本节约,被释放出来的资本可用以支持资产结构优化。中小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但必须防范战略风险和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资产证券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以住房贷款证券化为手段的抵押担保证券(MBS)的发行。80年代中期,随着汽车贷款、信用卡等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进行,商业不动产担保贷款的证券化(CMBS)也积极进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美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和不动产证券化在实绩和发行余额上都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及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优势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 backed securitization,MBS),是将金融机构的住房信贷资产经过一系列组合,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和信用增级,使其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主要是利息收益)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资产证券化切入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 资产证券化是衍生证券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指原始权益人(卖方)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其实质是原始权益人(卖方)将被证券化的资产的未来现金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一股金融创新浪潮,各种金融创新不断涌现.资产证券化既是当代金融发展的一大趋势,又是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必须具备的技术.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经济增速下行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风险频发、资产流动性不足、不良率持续增长.资产证券化能够解决信贷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对提高资本充足率、化解不良贷款、增加盈利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任晶 《经济论坛》2007,(1):37-38
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相对较晚,早期可以追溯到1992年。三亚市将800亩土地作为发行标的物,以地产销售和存款利息收入作为投资者收益来源,发行了2亿元地产投资券。此后,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中集集团等成功开展了一些离岸资产证券化项目,但这些只是个案实践,我国真正的资产证券化是从银行信贷资产起步的。1997年,人民银行颁布《特种金融债券托管回购办法》,使发行不良资产支持的债券成为可能。2000年,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成为住房贷款证券化试点单位,表明资产证券化得到政府认可。2004年,《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公布实施为资产证券化产品流通扫清障碍。2005年4月20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正式颁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以建设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发行的证券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债券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主要由银行、证券行、基金公司等指定机构吸纳。2005年12月15日,国开行和建行分别成功发行了41.78亿元的ABS债券和29.27亿元的MBS债券(mortgage based securities,缩写MBS,即抵押贷款债权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一种)。2006年4月,国开行再次发行57.29亿元的ABS债券。2006年6月,国务院同意遵循谨慎推进原则,审慎扩大试点规模。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信贷资产池的选择角度分析资产证券化试点阶段的经验,并以工商银行2007年工元一期为对象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代价和收益,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提供参考。该文进而提出: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池基础资产的选择应遵循资产质量高、单笔额度大、集中度高、信用贷款占一定比例的原则。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时机,建议在信贷需求旺盛时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长期贷款;在信贷需求不足时,银行流动性充足,融资后如果不能找到更好的再投资机会,就不适合大规模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