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环境领域的诸多问题都是复杂的,跨域跨部门的环保管理,涉及多面的公共治理难题。合作治理是近年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旨在解决跨域跨部门公共问题的一种治理形式。加拿大各级政府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平台,实施全社会协商一致达成共识的合作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环境保护效果,其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的区域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群已经成为承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群由于涉及众多行政主体,区域性公共问题与日俱增,面临跨域治理的重大需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致力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其实施近9年以来,以解决“大城市病”为重点,探索发达的大都市地区和不发达的周边地区共同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形成了高效有序的治理体系、多中心网络形态的治理结构和灵活动态的治理机制,积累了丰富的跨域治理实践经验。文章在跨域治理理论支撑下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跨域治理重大政策实践,探讨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跨域治理典范的新举措,并揭示其对中国跨域治理的启示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目前存在环境治理低效、协同效应欠佳现象,尚未形成稳定的治理格局。论文基于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MICMAC等方法,从系统视角剖析了京津冀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隐性障碍之间的递阶层级结构关系和内在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京津冀三地政府在理念认知和利益结构上的差异是根源性隐性障碍,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性以及跨区域协同治理组织领导力与权威性问题对协同治理有显著负面影响;(2)政绩评估体系片面化、各行政区内部部门权责重叠以及信息和资源共享不充分等问题是主要障碍;(3)生态环境补偿不到位、预期收益不足以及市场调节不到位导致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市场驱动力不足。三地政府应在理念认知和利益结构相互包容下,打破信任壁垒,创建互惠互利且足够稳定的协同网络,建立高效灵活对话机制、降低政府间沟通协调成本,方能化解目前的协同治理低效的困境,为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自巴罗的开创性论文发表以来,关于最优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文章对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试图勾勒出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巴罗模型为核心,文章重点考察了后续文献从公共支出结构、公共资本、弹性劳动供给、拥挤性、排他性、非规模增长效应等方面对巴罗模型进行修正和扩展,并进一步概括评述了关于多级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最后,文章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论多中心治理模式视域下的服务型政府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寅 《经济导刊》2009,(7):126-127
当前,构建服务型政府,已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成为一个主流话语。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公共管理研究领域里较为前沿的理论,扬弃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条腿走路,构建出了政府、社会和市场三维架构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其特点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诉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6.
崔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3,(21):218-220
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发展催生诸多复杂的、相联系的区域性公共事务,如环境污染、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等,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在长三角、珠三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进行了相关实践,成效显著,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体制性障碍,合作机制、协调机制、监督机制等),跨域治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对地方政府间公共事务跨域治理的碎片化现状加以分析,探究完善地方政府实现公共事务跨域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物品协同供给是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必然趋势。但实践中多元协同并不能自发生成,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农村公共物品协同供给运行机理提供了相契合的研究范式。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村公共物品协同供给实质上是各主体间利益博弈过程,协同供给的实现依赖多元主体间利益均衡状态的达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首先对农村公共物品协同供给中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继而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中以政府为基点,各利益主体间形成的扇形关系网进行了全景分析。通过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审视,提出实践中促使农村公共物品各利益主体间良性互动、达成利益均衡状态、实现协同供给需政府从制度层面、运行层面、技术层面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为政府提供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一般路径。首先,通过文献分析识别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两大类可控的影响因素,即项目治理与项目管理;然后,合理地应用SCP范式分析公共项目代理行业,从而将项目治理、项目管理以及公共项目管理绩效三者纳入同一系统来考察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得出公共项目的GMP分析框架;最后,将GMP分析框架进行分解并简要分析了其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项目管理和项目治理是两种相互补充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路径,而后者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具有更显著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的大量相关文献指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经历了从管理学范式到经济学范式的转变。深入分析了研究范式转变的动力,认为这一转变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求的;具体介绍了两大研究范式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共同实现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有效改善。经分析认为,现阶段改善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重要着力点应该是公共项目管理制度层面的调整和优化,亦即项目治理理论在公共项目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总的来看,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实际上就是一个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的过程,两大范式的研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试析政府公共治理效能价值定位的必要性及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定位既是达致政府公共治理效能评价完善性的必要条件,又是进行政府公共治理效能研究实现科学化的内在要求。政府效能的价值定位问题是公共行政学说史上长期被关注的对象。自公共行政学产生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探索历程,各个历史阶段对基本价值问题的关注构成了我们今天进行政府公共治理效能价值定位的背景性资源。  相似文献   

11.
黄昕 《经济师》2007,(7):17-18
伴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微观经济领域出现了不少管理真空现象,而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微观经济领域的治理功能以弥补政府治理空白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了。借助多中心公共治理范式的框架,重新构建政府、行业协会与会员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行业协会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必将有利于更有效地实现对行业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治理——善治理论下提升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也是危机的多发期,这就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以治理-善治理论为视角,在协同治理的模式中去探索提升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能力的选择路径.政府应以新视野、新理念、新方法来推动政府的治道变革,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场城市治理的系统性变革,不但有利于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也是重塑世界竞争格局的关键。我国当前已处在改革的深水区,智慧城市的建设面临着各种新的困难和更为复杂的形势,亟需治理理论作支撑。协同治理理论是在当代公共治理下主张非政府主体参与社会事务治理以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及效率的理论,对协同治理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研究,让治理更好赋能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现代公司治理逐渐进入公共生活领域,而且公司治理的发展过程就是公共信任的逐渐形成过程,因此,现代公司治理在于提供公共信任。公司治理的内部治理为公共信任提供了基础,外部治理为公共信任提供了保障。公司治理中公共信任的供给不同于政府的公共信任,具有如盈利性、复合性、长效性、仿效性和易监管性等特征。现有的研究能够证实公司治理的公共信任特征。我们用公司治理的公共信任理论去解释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以及FBI为何先于股东的诉讼而发起对公司的调查,结论是公司治理提供公共信任时必须强化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健 《经济评论》2012,(1):153-160
规制俘获理论是刻画政府规制过程中各利益集团相互行为关系的理论,它将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及分析方法引入对政府规制目标和效果的研究,从而大大拓展了规制研究的视野。随着规制环境的变化,规制俘获理论研究呈现出跨学科、跨边界、跨层次的趋势,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与经济学中规制俘获理论的交叉、融合,发展了许多新的研究内容和领域。本文从规制俘获的前因、方式、结果和治理措施等方面对这些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式和最新进展进行介绍,并结合现有各学科研究的特点与不足,提出为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张平 《经济师》2013,(8):29+32
当前,西方各国的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风起云涌,我国的政府改革任务也异常紧迫。制度变迁理论是上个世纪经济学的重大理论突破,然而面对政府变革的事实,制度变迁理论的框架能否真正适用,如何将以研究经济效率为核心的理论向非经济效率领域拓展成为理论界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制度变迁理论在分析公共管理改革的局限性,并结合我国现实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目前,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着环境保护内聚力不足、责任分担难以界定、合作共识难以达成等治理困境。建构以内生动力为驱动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形成国家、市场和社会一体化的协作性治理网络是解决跨域生态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困境的有效途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实现,必须健全决策与预防、参与执行、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和互信、政绩考核与监管,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等协同治理机制,以保障跨域生态环境治理切实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在转型时期,社会公共危机频发.而我国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存在着预警机制不完善、协同应对不足等问题,这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考验.本文主要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分析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等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主体定位,探讨在救灾过程中各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立比较适合国情的公共危机多元协同机制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理论,分析了TBM技术的特征,并指出:TBM技术创新属于典型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因此应以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组织范式为导向,以创新网络的形式组织TBM技术创新。研究表明,交叉控股是实现制造集成商与建造集成商之间密切协作的有效组织治理方式,TBM技术的成功开发必须依赖于模块化管理和战略外包,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共项目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的理论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项目治理机制通过影响项目治理水平促成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传统的公共项目治理理论强调合同治理的正式机制的作用,对于非正式机制的关系治理关注不足,使得公共项目治理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出现"范式紧张"。通过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的文献研究,在二者理论整合动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项目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的理论整合研究框架,并据此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