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冬雪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3,(3):106-107
中国的精神明建设应从具体国情出发有自己的时代特征。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明必须做好几项工作:第一,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明建设的领导;第二,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明创建活动;第三,切实增加精神明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任凌 《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4):66-6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断吸收各种优秀精神成果,注重因人施教,重视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 相似文献
3.
盛见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6):48-49
我国新时期对精神明建设提出了新的客观要求,既要使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又要使之与社会主义经济结合起来,以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还要使之同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5.
张明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9-10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在团结民族,增强民族创造力上起着重大作用。我国人民在精神文化上还有很多提高的地方。丰富国民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一个必然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在走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加大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并且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由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在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质及特征,同时也提出一些关键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臧平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8-3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化资源,我们中国人对优秀的化遗产要努力继承,在此基础加强精神明建设,勇于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断吸收各种优秀精神成果,注重因人施教,重视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 相似文献
8.
9.
10.
东洋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6-17
本文为澄清社会上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偏见 ,而从马恩的经典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比中 ,论证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社科院课题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6)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用发展的眼光和思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高效有序、充满生机和活力;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并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构建自身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是要有引领社会前进的时代精神、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研究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3.
张宝林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3):10-1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实践精神、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人文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民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源泉,这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锐谋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19(5):26-30
企业团队意为团结合作的队伍,它具有正式的、紧密型、稳定型的重要特征;企业团队精神的实质是团结合作,它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化价值;企业领导和管理是企业团队精神的倡导,广大员工是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的基础和主体,必须努力抓好以培育团队精神为核心、创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的企业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6.
17.
吴勇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2):77-80
本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内涵及作用,分析了精神明建设法制化的必要性和具体含义,提出了推进精神明建设法制化的具体措施,并批驳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对立起来的片面观点,揭示出“德法合治”思想与精神明法制化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广信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6):86-87,95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中最深层次的内涵,作为人类精神层面的两个维度,二者是一种辩证统一的相互交融的关系。然而,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在客观上造成了二者的分离,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加强两种精神的培育和融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洪彬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34-37
公共精神是政府善治建立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公共精神的孕育要以政府善治的实现为根基。在当前我国推进政府善治的过程中,必须在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都树立起足够的公共精神,这需要我们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及西方公私理论中合理因素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国家相关体制的改进与创新,并努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20.
谢朝丹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156-157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当前高校要一如既往地坚守自由、独立、批判的大学精神,同时要理性地迎接大学精神之"变",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学术性与服务性的融合,进一步提升大学精神,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