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直接证据一般优于间接证据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是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关系的不同所作的分类。直接证据与案件中的待证事实具有直接联系,能够单独证明案件事实,如当事人的陈述与自认、记载案件事实的书证等。间接证据是指与待证的案件事实之间具有间接联系,不能单独证明案件事实,因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是重合的,不发生排他性。由于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不需要经过任何中间环节,也无须借助于其他证据进行逻辑推理,就可以直观地指明案件事实,这种直接性,使得运用直接证…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证据规定》设专章从人民法院接受证据的角度对当事人的证据提供规则作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由于我国工商行政法律规范对各类证据的形式要求尚缺乏统一的、全面的规定,该章规定无疑对工商机关在工商行政执法中对各类证据的取证规则进行了补充,将直接影响到工商行政执法实践。一、工商行政执法中的书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和记载的思想内容来证明工商行政违法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例如,商标行政执法中收集的与商标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资料即属书证。书证的特点是以文字、符号、图…  相似文献   

3.
补强证据规则与工商行政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强证据规则,是指某一证据由于其存在证据资格或证据形式上的某些瑕疵或弱点,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必须依靠其他证据的佐证,借以担保其真实性或补强其证据价值,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补强证据规则最初出现在刑事诉讼领域,其设立宗旨在于保护处于弱势的被告人的权利,防止对案件事实作出错误认定。《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71条基于行政诉讼当事人地位的不对等性,引进了补强证据规则,该规则一般只能适用于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案件事实的判断,不应适用于对原告主张的案件事实的认定①。该规则无疑将对工商行政执法实践产生重大影…  相似文献   

4.
听证会是保护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项法律制度,也是行政机关客观、公正地进行执法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法律约束,体现了我国“宪法为民”的本意。它通过举证、陈述、询问、辩论等主要程序,使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和案件当事人获悉行为性质,了解查清事实的证据过程,进而统一认识,维护法律尊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工商行政执法实践中,执法人员经常会遇到用数个不同的证据来证明同一事实的情形。这数个证据之间往往相互矛盾,有的肯定该事实,有的否定该事实,执法人员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对这些证据的证明力进行取舍。执法人员选择最佳形式的证据和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所遵循的规则,即最佳证据规则(又称优势证据规则)。我国三大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对最佳证据规则均作了规定,其中,《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63条规定的行政诉讼中的最佳证据规则对工商行政执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一、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一般优…  相似文献   

6.
仲裁程序,从严格意义上说,仲裁没有十分明显的顺序的问题,当事人的陈述以及带有辩论的意见,或是辩论时又有陈述事实的内容,在一方当事人陈述中,对于当事人可以进行辩论或是陈述,反之,也是如此。有些庭审,根本就没有明确的陈述和辩论的阶段,或者是没有辩论的阶段。而有些案件没有庭审完,只要当事人双方同。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于今年10月1日起实行,对工商机关的行政执法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规范和促进。在法学理论上,证据目前归属于诉讼法学范畴。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多种界定。从作用上看,证据是依法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从表现形态上看,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有关材料和实物;从内涵上看,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事实。行政诉讼证据实质上就是行政程序证据,有的干脆简称为行政证据。一、关于举证责任行政诉讼法已经明确由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包括事实证据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2002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行政诉讼证据规定》),对证据取得规则、证据提供规则、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举证时限规则、证据排除规则、补强证据规则、最佳证据规则、自认规则、推定规则、质证规则等作了具体解释。该规定对于构建实质平等的行政诉讼程序,维护当事人的正当诉讼权利,支持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履行WTO规则规定的司法审查职责均有重大意义。为使广大工商行政执法人员了解该规定,并在工商行政执法实践中具体运用,我们特约请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  相似文献   

9.
价格监督检查证据,是指一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证据种类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调查取证是价格监督检查的重要环节,获取的证据是证明当事人价格违法行为事实成立的主要依据,是对当事人价格违法行为事实进行认定的基本依据,是对当事人价格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一、我国法律对行政证据的规定证据,在法学界一向被视为诉讼的支柱,是构  相似文献   

10.
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都以调取、收集、运用证据为前提,对行政执法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关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在工商行政执法实践中正确理解《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的相关内容,提高依法行政和积极行政的执法水平,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的效能。行政执法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同属法律意义上的证据。行政执法证据,又称行政程序证据,或简称行政证据,是指行政机关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而调取、收集、运用的用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例如,在工商行政处罚程序中用以证明合同当事人利用合同侵占、损害国有资产的证据,在企业注册登记中用以证明注册登记申请…  相似文献   

11.
证据法上的推定规则是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出未知的另一事实存在的一种证明规则,其中,已知事实是前提事实,后一事实是推定事实。推定与根据已有证据来确认未知的案件事实的一般证明方法不同,它是根据逻辑推理的规则来推断未知案件事实的一种逻辑证明方法。推定是建立在人类认识规律基础上的一种连接已知事实和未知事实、前提事实和推定事实之间的桥梁,它对于提高工商行政执法效率、正确分担举证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在工商行政执法实践中运用推定,可以大大缩短证明的过程,减少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的对象。推定是以已知的事实来推定未…  相似文献   

12.
举证责任是诉讼当事人对法律直接规定的事项或者自己提出的主张,向人民法院提出证据证明其真实性的责任,否则将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举证责任的分配就是败诉风险的分配,因此了解《行政诉讼证据规定》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新规定,对于在工商行政执法实践中正确地收集和妥善地保管相关证据材料,以防在涉讼时处于不利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一、工商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一)在工商行政诉讼中,被告(工商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一般认为,举证责任包括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所负担的提供证据加以证…  相似文献   

13.
论行政听证制度贺林峰,吴桂英在行政执法程序中,设置听证程序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它能使行政处罚更具合法性和公正性。在听证过程中,行政机关能更客观、更全面地查清案件事实,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获取证据并准确适用法律。其次,听证能强化行政机关的内部制约。因为听证...  相似文献   

14.
二、工商行政执法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在工商行政执法程序中,工商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以证据为支撑点,没有证据支撑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合法性很难证成,随时会被行政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予以否定,因此,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是行政程序中的一项重要规则。(一)工商机关对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一般认为,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同样适用于行政程序,无论是依职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还是依申请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都应由工商机关承担举证责任。这也是“谁主张,谁举证”规则在行政执法程序中的体现。在行政执法程序中,工商机关…  相似文献   

15.
《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2002年第19期刊登的《无主案件的特征及处理》(许虎春)及第23期《科学处置违法物品的现实意义与思考》(郑向明)文章,对无主案件及罚没物品处理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见解,笔者很受启发,认为有必要深入探讨,这对工商行政执法很有裨益。无主案件是指行政执法部门在法定期限内找不到涉嫌违法当事人的案件。无主案件的核心是涉案无主财产的处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61条规定:“所查扣的物品,在3个月内无法找到当事人的,应作为无主财产,上缴财政。”据此,笔者认为,对无主案件的处理在实践中要把握好一…  相似文献   

16.
《商》2015,(8)
<正>一、证据开示制度概述(一)证据开示制度涵义。证据开示是指"审判前的各种手段,一方当事人可以使用它们从对方当事人那里获得有关案件的事实和信息,以期有助于自己为审判做准备。从诉讼行为的角度来看,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是指控、辩双方在开庭审理前或者庭审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相互披露各自所掌握或者控的证据的活动。从诉讼制度角度看,则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是证据开示实施的规则保障;二是证据开示的主  相似文献   

17.
周啸帝 《消费导刊》2010,(3):149-150
在刑事庭审中,质证是控辩双方针对案件中所提出的证据进行质疑、辩驳,是认定证据的前提;认证活动则是关乎案件事实认定与案件质量评判。两者是刑事证据制度和审理程序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因此如何完善我国的刑事质证与认证制度,理顺诉讼程序的内部机制,使两者与刑事诉讼其他程序能够有机结合,更好地体现司法公正和和程序公正,进而维护当事人的诉讼利益,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但由于我国现行庭审制度存在着不完善的环节,使得庭审中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庭审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行政违法行为的证据,是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事实,是行政执法机关正确处理行政违法案件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行政执法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进行了规范。这对于促进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公正性、程序化、规范化,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也对行政机关执法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基层执法办案、调查取证的整体水平看仍不容乐观,证据的缺失现象可以说“俯拾皆是”。一、现有证据不能支持违法事实例8:HH汽车配件制品厂制售冒牌HH…  相似文献   

19.
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诉讼法上称为本诉)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目前,现行法律对案件反诉的有关规定主要有:《民事诉讼法》第51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出反诉.第140条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但对于反诉是否应当严格遵循《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并未明确,这给司法实践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也给当事人和法律工作者带来困惑.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可诉诸法庭,寻求法律的支持,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而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的首要任务是审清案件事实。但案件事实一般是过去发生的,审判人员不可能直接对案件事实亲自观察和了解,要查明和确认这些事实,就要借助证据。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就是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当事人争议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事实。诉讼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并按法定程序提供和收集的合法事实。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