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已成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难解之谜。即使在流动性加快、通货膨胀升高、经济持续过热的2007年,M2/GDP仍然高达1.6166。本文通过对多个渠道的分析来探讨M2/GDP畸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抑制M2/GDP畸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开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监管层提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M2)应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这意味着,M2/GDP需要逐步稳定;然而M2/GDP上升却是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本文通过构建带有货币发行机制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从资本积累引发资本产出比上升,同时资本作为抵押物不断创造信用货币的角度,解释了经济体伴随资本积累引起的长期M2/GDP上升的问题.结果显示,即使金融杠杆不变,资本产出比的上升也会推高M2/GDP,但会逐步趋向于均衡.本文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技术进步率、资本产出弹性、主观贴现率、跨期替代弹性与折旧率,均会影响M2/GDP,并用15国35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些参数的影响.本文最后提出建议:通过提升技术进步率、劳动力增速和消费率来控制M2/GDP的上升,同时要避免M2/GDP的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4.
5.
对中国M2/GDP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M2/GDP畸高的原因十分复杂。本从M2的构成入手,深入探讨了M2/GDP不断攀升的理论成因,最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M2/GDP畸高的主要原因:经济的货币化,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储蓄率居高不下以及国家的债务状况。 相似文献
6.
M2/GDP是常用的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指标,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相对于GDP的比率M2/GDP不断上升,2003年高达1.63,居世界之首,而同期美国只有0.67,与我国经济水平相近的印度则只有0.6。本文主要从经济货币化进程、金融体制的影响、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一、问题的提出
自79年以来,我国M2/GDP一直在不断上升(除88、94年略有下降外),目前已超过了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居于前列,M2/GDP偏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关于其成因却有多种解释。刘明志通过分析得出, 相似文献
9.
由M2/GDP的变动趋势(1990—2000)看中国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及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英国经济学家瑞蒙德.W.哥德斯密创建了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数量指标--金融相关率(FIR)给出了它的计算公式,并且描述了各国金融发展的带有规律性的趋势。70年代以后,许多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萧的金融深化论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论。国内经济学界渐渐接受了M2/GDP这一指标,经常用这一指标研究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并同国际水平相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本对我国1978—2002年的M1/M2的长期趋势、水平和周期波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8—1995年,中国的M1/M2呈急剧下降的态势,但是从1996至今则基本保持平稳。另外从国别比较来看,我国属于M1/M2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之一,这表明我国的居民和企业由于支付制度、取款成本、规避税收等原因比美、日等国家的经济主体对M1的需求高很多。除开长期走势之外,中国的M1/M2还伴随着经济活动呈周期性的波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前的经济增长率是M1/M2周期波动的Granger原因,但1996年以后则必须由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和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变动才能说明M1/M2的波动。 相似文献
11.
M2/GDP是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该比率越高,经济货币化程度越高,金融业越发达.通过国际比较发现,中国不但存在M2/GDP持续上升的普遍性问题,而且这一问题相对其他主要经济国家表现得更为异常.造成中国M2/GDP畸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货币化论、货币沉淀论及货币反替代论.M2/GDP的比例越高,整体支付风险越大,若任由这种局面发展,央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银行体系的支付能力都将逐渐蚀空,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我国金融配置效率、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及我国现行外汇体制改革等议题,是有效解决我国M2/GDP畸高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M2/GDP畸高之谜的再考察——兼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货币沉淀为角度分析M2/GDP偏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储蓄-投资转化渠道不通畅,造成银行系统货币存量偏大;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资产市场资金配置效率低,货币周转速度慢;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受边际消费递减导致高收入阶层资金储藏量大;利率、汇率机制缺乏有效弹性而导致中央银行被迫发行超额货币维系市场秩序;非组织金融规模增长,大量资金流通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可能导致市场内金融体系的"脱媒"现象。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就在于货币沉淀到不动产领域,导致货币紧缩。 相似文献
13.
M2/GDP水平的国际比较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M2/GDP指标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M2/GDP指标的国际比较发现:第一,M2/GDP并非判断一国是否“货币超发”的准确指标.经济货币化进程的推进、金融结构的变迁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都是影响M2/GDP指标的因素.第二,中央银行无法很好地控制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从而无法很好地控制最终的货币供应量;同时,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脱媒,也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性.第三,有关我国M2增速合理区间的经验公式已逐渐失效,需要进行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4.
从总需求结构深入分析了中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结果发现:导致中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是中国的高投资和高净出口,而问题的根源又在于中国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要解决中国M2/GDP比率的问题,关键并不在于紧缩货币供给量,而在于真正改变中国现行的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使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的消费需求来推动,同时真正进行市场化(特别是要素的市场化及投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钱静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6)
受中原崛起战略的拉动,河南经济总量已连续7年居中西部地区首位,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大幅前移。但河南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税收和GDP之间长期存在较大的剪刀差。参考国内外税收占GDP比重的合理分布区间,调查近年来河南省税收、GDP以及两者的比值变化,分析河南省存在这一剪刀差的原因所在,调整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助于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加快中原崛起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17.
<正> 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出现了新的趋势: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中,跨国并购日益占据主体地位。 适应当前国际资本流动中跨国并购新趋势,积极探索和采用国际通行的并购方式吸收外资,对我国今后扩大吸收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黎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3):4-8
我国财政支出比率呈现出非合理的下降趋势,与理论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情况都相悖.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形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并给出了改善我国财政支出比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