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腾龙 《商界》2011,(8):50-52
最近平静的美国商界,因一个人顿生波澜。鲍伯·卢茨在美国汽车界有着47年的工作经历,时间之长几乎再无第二人能够匹敌。这位年轻时的海军陆战队飞行员,退役后相继存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美国二大”以及宝马公司担任过高层领导.被称为“美国汽车业的英雄”、“底特律的巫师”。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关》2014,(11):79-79
美国史上融资额最大规模的IPO,令阿里巴巴这家中国公司如日中天。一时间,马云成了最耀眼的明星,他的机智幽默和流利英语也确实令全世界对中国人刮目相看。或许,他本人就是童话故事中的那个阿里巴巴——出身穷苦、一贫如洗的樵夫阿里巴巴,无意中发现了强盗集团的藏宝地,因此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大批财宝……  相似文献   

3.
talich 《创业家》2012,(7):116-121
"禁酒令"这场文化战争后,美国终于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社会。现代人谈禁酒,会觉得很过分,有点不可理解。但要理解禁酒,就要放到那个时代去看。美国20世纪之交,除了少数人,比如黑人和犹太人,大部分家庭是单职工的。  相似文献   

4.
笑一笑     
《光彩》2005,(7)
中国人的“小聪明”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还有一个中国人走在大沙漠中。走着走着看到一个瓶子,打开瓶塞后飘出来一个人,那个人说:我是神仙,我能满足你们每个人三个愿望!美国人第一个抢着说:我第一个愿望是要很多的钱。神仙说:这个简单,满足你!说说第二个愿望吧。美国人说:我还要很多的钱!神仙满足他的愿望后,美国人又说了他的第三个愿望:把我弄回家。神仙说:没问题。于是美国人带着很多的钱回了美国。神仙又问法国人。法国人说:我要美女!神仙给了他美女。法国人又说:我还要美女!神仙也满足了他,给了他美女。法国人最后说:把我送回法国。神…  相似文献   

5.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品牌的数字化之道:以消费者为中心》。
  先跟大家提个问题,有多少人知道肥皂剧的来历?肥皂剧这个词是宝洁在70年前的时候创的一个商业模式,他会赞助很多电视的制造,在播放过程中加入它的广告,那个时候它有一个肥皂产品,就在这个电视中加入这个肥皂的广告,所以美国人就管它叫肥皂剧。肥皂剧这件事情,是今天开放式品牌营销的基础,概括起来可以叫做媒体广告轰炸,再加上卖场的饱和铺市,最后形成一个非常可观的销售结果。这么一套理论其实背后是有心理学支撑的,当一个消费者被不停地灌输这个品牌的时候,他就会买这个的产品。这个品牌模式在过去70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这就是今天品牌营销基本的套路。  相似文献   

6.
“一个生活中一帆风顺的人,因十分自负.致使他的友情、爱情和事业同时崩塌。受不了打击的他选择了轻生,就在绝望的那一刻他看到了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那个他则一路遭受着挫折.他十分自卑.因缺乏自信而不敢大胆追求自己心爱的女孩是他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之梦     
英雄化了的中关村人,从未停止过制造梦想。曾经就在那个雨夜,我独自站在中关村大厦巍峨的阴影里,想着,如果我全身投入这个战场,也一定会在这座大厦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一个北大的学生如是说。创业者其实很普通,但是由于他们存在,他们梦想,所以他们拥有。  相似文献   

8.
1.激励相关理论综述 科学管理运动之父泰勒认为激励模式是建立在经济报酬基础上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赫兹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在自己因工作或作出成绩而取得报酬后,不仅关心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还会考虑自己所得报酬与付出的劳动之间的比率同其他人进行横向比较,并且根据对比的结果决定今后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孙晓安 《浙商》2005,(1):113-113
2000年12月,那个冬天不算冷,但是从美国纳斯达克传来网络股的信息表明,互联网的寒冬即将来临,几乎包括中国所有门户网络在内的互联网企业不敢谈及何时才能赢利……  相似文献   

10.
海德 《三联竞争力》2006,47(1):58-58
假设你有幸成为华盛顿的自由立法者,手中突然间掌握了美国所有资金的支配权,你想过没有?如何才能让每一个人都当上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11.
刘鑫 《成功营销》2008,(7):42-44
目前,美国出现了一股消亡品牌的再生潮流,一些经典品牌,曾经家喻户晓,盛极一时;后因种种原因从市场上消亡了。如今,凭借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的美好记忆,很多消亡多年的品牌竟然“复活”了。  相似文献   

12.
看《西游记》第N章第N回,孙悟空第N次用他的千里眼透视眼金星火热眼第N次洞察天机,第N次化险为夷,N万年来令N亿人羡慕不己。但近两年来,那个能穿越时空的传奇技术正在被人剽窃,这个如日中天的月光保盒就是网络的儿子网格。  相似文献   

13.
刘玥 《国际广告》2009,(5):74-77
1976年4月1日,苹果诞生。 不知道那个年代美国人是不是热衷过愚人节。但是在这么个特殊日子诞生的苹果,倒是真有那么点儿“愚人节精神”——极富想象力,喜欢善意的嘲弄,尊重幽默。  相似文献   

14.
新啤酒之王     
啤酒界出现了新的啤酒之王。这家公司是一个奇特的组合,部分属于巴西,部分属于比利时;而它的首席执行官是美国密西西比人,几乎没有什么啤酒界的从业经验:它的主要品牌也并非百威,而是叫“时代”。它就是英博啤酒集团。英博啤酒集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66年,但是它在2004年8月下旬才成为世界领先的啤酒商。  相似文献   

15.
任可 《品牌》2005,(2):68-68
成功者的经验对于后来人往往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因为人们希望能够从前人的成功中为自己寻觅到捷径。但是有多少人想到。成功者的经验很可能不适用于你?下面有个故事就很有意思:在美国.一个年轻A和一个年老的富翁在一个高级招待会上聊天,年轻人想问那个富翁是怎样发财的,但又有些支支吾吾,老富翁倒听出来年轻人想问什么.于是自己打开了记乙的阀门,  相似文献   

16.
《成功营销》2008,(1):58-58
不像Santa Claus那个白胡子老头,一到圣诞节就打扮得红红火火,零售商们的2007年这个圣诞节是蓝色的。不能怪他们太紧张,最近一个对美国零售业首席营销官的调查显示,超过25%的年营业额都是圣诞节贡献的。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国际版故事,说的是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答应满足他们每人一个要求。爱吸烟的美国人要了三箱雪茄:浪漫的法国人要了一个女人陪伴;而犹太人要了一部自己能随便用的电话。三年后,美国人第一个冲出来逢人就喊,“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机;法国人则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女人牵着一个孩子,肚子里面还怀着一个孩子;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以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生意不但没有耽搁,反倒增长了200%,为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相似文献   

18.
现年51岁的陈五福,在矽谷的华人圈里人尽皆知。大台湾,创投圈里也是一个人人想追随他投资的人,因为矽谷的主流——美国创投公司也要跟着他投资。为什么?因为他由美国东部起家,连续开创四家以上的公司,都让投资人赚了钱,目前他还陆续投资了十几家矽谷与中国大陆的公司,都是以光纤与无线通讯为主。  相似文献   

19.
退休后的马津龙给自己的家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一闲云居。2006年底的一个下午.闲云居的男主人在家穿着睡衣品茶,看报,对我这个陌生人的造访,一点也不感到意外。环视四周,简单的家具和摆设甚至让人怀疑:眼前这个和蔼可亲的老头,是不是那个20年来一直指点温州风云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20.
将购物与改革开放三十年联系起来,对于经历过其中变迁的人来说,首先想起的或许就是那个“票证年代”。由于市场供不应求,人们的消费由国家统一计划。无论是吃、穿、住、行都离不开票,票成了那个时代人们最重要的东西。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商业区的百货商厦越开越多,而且一家比一家高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