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建设和管理大致历经起步、发展、管理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使上海城市面貌、功能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第三阶段是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又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内容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在上海城市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承上”关系到能否有效发挥已有城市基础设施及总体城市功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海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它既包括市区的现代化,也包括郊区的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城乡发展必须同步推进.随着90年代以来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改造的大规模推进,市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设施的显著改善,上海城市建设的重点将从中心城区向郊区转移.上海高起点推进郊区城镇建设的工作已经启动,改造老城同建设新城并进的格局正在形成.郊区城镇建设管理的课题,必将日益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历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还清历史欠帐,解决交通、住房、污染等突出矛盾的时期;城市建设超常规发展,“一年一个样” 和两个“三年大变样”的时期;以及当前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同时,着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新时期.为此,关于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问题非常紧迫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一、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基本构架城市管理是一个开放的、联系的复杂系统,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几年城市管理的实践,已经提出并初步形成了一个长效管理机制的框架,它包含依法管理、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科技创新四个  相似文献   

4.
“九五”以来,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推动了城市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而且为上海跨世纪的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在向“十五”过渡的进程中,继续加强和完善技术储备工作,仍是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城市建设的技术储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前期技术方案准备,二是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战略性、前瞻性的软课题研究。它把城市规划、专业计划转化为具体实施方案,是城市建设全面展开的先导。 “九五”以来,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推动了城市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而且为上海跨世纪的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在向“十五”过渡的进程中,继续加强和完善技术储备工作,仍是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城市建设的技术储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前期技术方案准备,二是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战略性、前瞻性的软课题研究。它把城市规划、专业计划转化为具体实施方案,是城市建设全面展开的先导。 “九五”以来,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推动了城市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而且为上海跨世纪的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在向“十五”过渡的进程中,继续加  相似文献   

5.
<正>虹桥商务区大力提升六个方面的贸易核心功能,有利于夯实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城市基础。要从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推进贸易功能性平台建设等方面大力提升贸易核心功能。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虹桥商务区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虹桥商务区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提升其贸易核心功能。这对于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和全球城市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6.
经营城市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不能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筹资困难,不能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经营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物品、投资环境、品牌形象、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十五”时期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大大高于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其中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经营城市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不能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筹资困难,不能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经营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物品、投资环境、品牌形象、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9.
《竞争情报》2016,(5):4-9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之后,制定建设上海科创中心的方案成为上海市政府2015年的一号课题。为配合上海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于2016年4月编辑出版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情报研究--从“园区时代”到“城市时代”》一书。在大量资料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该书作者提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由“园区时代”进入“城市时代”的观点。就“城市时代”如何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本刊对话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缪其浩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上海自开埠以来,几经兴衰。1990年代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当时制约上海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实现了上海城市的超常规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现代化特大型城市的发展之路。进入新世纪,上海又在向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迈进。1990年代上海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成就1990年代,是上海城建史上投入、建设和管理力度最强的10年,是城市形象、环境质量和城市功能变化最大的10年,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长期阻碍上海城市前进的“三大…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经济》2014,(Z1):49
从淄博市高新区召开的2014年建设工作暨环境保护攻坚战动员大会上获悉,今年高新区将推进总投资916亿元的84个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据悉,这84个项目涉及中央商务区的组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村改造等多个方面,是贯穿全年的城市建设工作主要任务。在城市建设方面,中央商务片区内汇金大厦、天齐理想城、银泰商贸城、鲁中电子商务港工程项目将竣工运行,创业城市广场、茂业城市客厅等工程项目将加快施工建设,鲁中金融中心、港澳台服务中心、医创新药园等项目也提上日程,为高新区实现生态城市、智慧城市“推波助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开展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对低效、闲置土地的二次开发,使土地资源实现“腾笼换鸟”。  相似文献   

12.
刚过去的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是 上海城市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十 年。十年来,上海实现了城市建设由 偿还欠帐向建设枢纽功能性设施的历 史性转变,为面向新世纪的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回顾九十年代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历程,我们深刻体会 到: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创新才 能加快发展,改革创新是上海城市建 设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的深层障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城市化在人口迁移、动力机制、制度安排等方面存在着重重障碍。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应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走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镇功能,培育城市化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借鉴世界银行宜商环境(BEE),按照企业生命周期及参与市场活动构建全球城市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包含市场发展、基础设施、政府服务、创新能力和生活品质五项指标。对26个全球城市营商环境进行测度,东京、伦敦和纽约分别是营商环境排名的前3位,北京排名第5位。但北京营商环境发展不均衡,在市场发展指标上排名第7位,在基础设施和创新能力指标上均排在第2位,在政府服务指标上排名第17位,在生活品质指标上排名第24位。通过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积极探索创新,增强在国际航线枢纽中的竞争力,加快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等补齐短板、发挥优势,使北京营商环境持续“领跑”,为优化营商环境输出北京经验。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文章从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并针对云南的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提出了基于三网合一的云南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管理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结构日益复杂化、城市从简单系统向巨系统发展的产物.它是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的有机统一,旨在驾驭城市协调、合理的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最佳的环境.在属于城市管理的市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三大职能中,市政管理——城市建设管理一般被认为是最基本的一部分.早在一九九八年,上海市委、市府提出了“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标志着上海城市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过去的以偿还历史旧债、解决突出矛盾为主,向建立新世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基础设施框架转变;向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向加强城市管理,深化城市功能开发,充分发挥建设投资效益转变.在新世纪行将来临之际,上海在继续进行相当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建立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城市现代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在人们面前.面向21世纪,展望上海城市建设管理,至少有12大课题跃入人们视野.那就是:  相似文献   

17.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人体内的“神经”和“血管”,日夜担负着传递信息、输送能量的工作,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上海城市发展越来越快,负载也越来越重,对地下管线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上海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和国际同行业水平,成为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上海城市地下管线最大的难题是“老、密、乱”上海从1864年开始埋设第一条煤气管道,经过逐年建设积累,迄今地下管线按性能和用途已有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热力、工业等7大类30种管道,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地下管线空间容积,已接近国外大城  相似文献   

18.
在厘清城市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城市经济实力、城市科技文化水平、城市产业结构与效益、城市开放程度、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城市环境水平等七个方面构建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合肥与周边省会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合肥与周边省会城市竞争力存在一定差距.提出提升合肥城市竞争力要正确进行城市定位,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合肥城市的整体功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优化人居及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上海实现战略转型的方向和目标是建设全球城市。未来五年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必须以实现“四个率先”为抓手,实施开放引领战略、服务主导战略、区域互动战略、网络化扩散战略和人才集聚战略;解决城市创新、城市形态与布局、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和谐、城市治理模式创新和发挥世博效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90年代,上海在加快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确立了一条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发展思路,城市基础设施面貌发生巨大改观,令世人注目。在保障城市道路交通通畅方面,2000年末,上海城市道路和公路铺装总里程达6600多公里,城市桥梁4400多座,轨道交通运营里程65公里。在保障城市水、气、电等供给方面,2000年底,中心城区家庭煤气普及率达98%;自来水日供应能力超过了日最高实际供水量30%;发电设备容量872.42万千瓦,用电最高负荷901.3万千瓦,年负荷率86.97%。在城市美化、绿化、环境保护方面,1999年启动第一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