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中国经济快讯》2007,(8):50-51
“民以食为天”,年夜饭更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顿饭。相传古时的贤君圣祖在年三十这天也会特赦犯人们回家去吃顿团圆饭。到今天,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畴而演变为一种仪式,它“吃”的是团聚的喜悦、亲情的温暖、对一年辛苦的犒劳、对来年美好的祝愿。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周刊》2007,(8):50-51
“民以食为天”,年夜饭更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顿饭。相传古时的贤君圣祖在年三十这天也会特赦犯人们回家去吃顿团圆饭。到今天,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畴而演变为一种仪式,它“吃”的是团聚的喜悦、亲情的温暖、对一年辛苦的犒劳、对来年美好的祝愿。[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相似文献   

4.
晙尧 《走向世界》2013,(9X):22-22
<正>年夜饭是中国人最恒久、最难忘的集体记忆,年夜饭不仅仅是美食的展示,更重要的还是亲情、温馨、幸福、欢乐、团圆的集中体现。《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把"年"当作收获的象征,大家在烹炒蒸煎、油盐酱醋、热气腾腾中,与家人共同镌刻着一年一度的幸福记忆。这种庆祝的盛筵也就成了年夜饭。烟台人受传统文化熏陶,讲究至亲至情,对年夜饭的重视,不言而喻。烟台是著名的鲁菜之乡,平时烟台人讲吃  相似文献   

5.
盛宴也疯狂     
伍晓欧 《中国西部》2009,(1):114-119
大悲大喜的2008已经远逝;2009,让我们从盛宴开始,从欢乐开始。 盛宴,特别是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对在2008年中经历磨砺的中国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亲情与力量,在丰盛的年菜里…… 盛宴,尤其是合家欢的年夜饭,对这个金融寒冬里的中国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信心与希望,在举杯相贺之间……?  相似文献   

6.
张艳 《走向世界》2011,(3):99-99
提及年夜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亲友团坐,一桌美食,各方举杯推盏。中国人习惯了团聚,因而也习惯了年夜饭上的那一张圆桌。这张圆桌凝聚了感情,让落座于桌前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一份温情。其实,在守着这张圆桌坐了多年后,我们不妨尝试另一种味道的团聚,感受别样形式下的年夜饭。  相似文献   

7.
张晓 《走向世界》2013,(6):20-23
山东人的年夜饭,过去以祭祀祖先和渴望来年兴旺为主,如今则是阖家欢乐迎接崭新的一年。即使是吃惯了山珍海味,年夜饭依然是一年里最美味的大餐。盼了一年,一家人终于团圆在饭桌旁,辞旧迎新,其乐融融。饺子——年夜饭不变的主角不论何时,饺子总是山东各地年夜饭饭桌上的主角。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是中国传统计时法中的子时。旧俗的春节,便是指"交子"之时,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年夜饭必吃的饺子,则是取  相似文献   

8.
围餐PK火锅     
春节的时候,许多酒楼的年夜饭都订满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传统的年夜饭大多从家里搬到了酒楼,既省事又有派.在北方,年夜饭市场大多以围餐与火锅相对峙,价格也从去年的数百元一桌飙升到今年的千元左右,不订饭局不知道大小饭店酒楼门前的广告战,年前一个月就开始打得水深火热,问题是该订一桌怎样的年夜饭呢?围餐还是火锅?  相似文献   

9.
段浩广 《走向世界》2011,(3):104-104
当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当中国的"年味"越来越浓,当中国文化在传统春节的时候交集在一起的这个年代,如何让春节过得越来越有感觉,如何让年夜饭吃得越来越有特色,成为老百姓寻找"年味"的新方向。如果你早已习惯了北方的新年过法,如果你吃厌了传统年夜饭的菜肴,请在除夕夜走进济南高第街56号餐厅,感受另类的除夕夜,感受"港式"年夜饭。  相似文献   

10.
王溱 《走向世界》2014,(2):18-20
年夜饭非常重要,许多地方把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一次重要的家庭聚会和宴会。在欢快的鞭炮声中,在观看着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晚会》的欢声笑语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酒佳肴,共同辞旧迎新,是世间最温暖也最为幸福的时刻。特别是老人,作为“一家之主”,家人的团聚令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看着健康的儿女,望着活泼可爱的子孙,老人的笑容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舒展,温馨。  相似文献   

11.
张世臣 《魅力中国》2010,(21):137-137
余华小说《活着》向读者传达了“亲情”这种感性关怀,它是小说主人公福贵在苦难的一生中坚强活下去的理由。面对一个个亲人的死亡,福贵一家人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镇定和理智,他们相互扶持、相互安慰、相互理解,演绎了一场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正是亲情让福贵战胜了死亡,与命运之间的相互博弈他选择了不放弃、不抱怨,最终将亲情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着自己坚强地活下去。  相似文献   

12.
<正>深耕大陆多年,抢占观光先机2009年农历新年除夕,台北县淡水镇渔人码头附近,一家餐厅内热闹非凡。当电音三太子随着快节拍音乐又跳又舞出场时,400多位围炉团聚、一起吃年夜饭的客人们兴奋地鼓掌。他们不是一般的台湾家庭,而是来自大陆北京、上海的观光客,这是两岸隔绝60年来,第一次有大陆旅行团专程到台湾过年。  相似文献   

13.
过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重要的词汇。办年货、贴春联、吃年夜饭,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是这年夜饭,更是每个中国人关于过年最美好的期待。这些菜肴,曾经有着固定的名目,在许多辈人的记忆中相传。如今,新时代赋予年夜饭新的内涵,吃顿好饭来辞旧迎新已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它早已超越了一顿饭的价值,为的是成就故乡的味道与那全家围坐的团圆喧闹。  相似文献   

14.
丹尼莲 《沪港经济》2002,(11):52-53
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里生活富足安康的人们,他们的吃,早已形成了一种饮食的化。吃饭之意不在饭,在于交流,在于品位,在于情调,也在于心灵层面的滋补。现代人面临各种压力与困惑,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吃也是一种。  相似文献   

15.
“不贴春联不算过年啊!”“过年气氛再淡化,吃年夜饭这个形式还是不能舍弃。”临近春节,经常听见有人这样感慨。  相似文献   

16.
“不贴春联不算过年啊!”“过年气氛再淡化,吃年夜饭这个形式还是不能舍弃。”临近春节,经常听见有人这样感慨。  相似文献   

17.
1号警示:年夜饭吃法有讲究年夜饭,一个温馨的词语,一个美好的词语,一个让人期待的词语,一个让人回味的词语,又是一个春节,又是一顿难忘的年夜饭,又是一餐美丽的年夜饭……中国人重视年夜饭,年夜饭如果吃得丰盛和美,则预示着来年的火爆兴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咱们普通  相似文献   

18.
早年间,农历一进腊月门,老济南人就开始忙碌起来。置办年货、扫房子、请门神、赶集、熬除夕……大人忙年图个喜庆团圆,小孩儿盼的是解馋,更盼穿新衣、戴新帽,欢天喜地放鞭炮。而今,随着生活条件及年龄的变化,年夜饭不再是一家人忙前忙后做酒菜,许多人开始选择去饭店订年夜饭;也很少有人再通宵的守岁了;孩子们也不像以往那样期盼穿花衣服了……回家与父母吃顿年夜饭,是所有在外求学或者打工的人们  相似文献   

19.
围餐PK火锅     
春节的时候,许多酒楼的年夜饭都订满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传统的年夜饭大多从家里搬到了酒楼,既省事,又有派。在北方,年夜饭市场大多以围餐与火锅相对峙,价格也从去年的数百元一桌,飙升到今年的千元左右。不订饭局不知道,大小饭店酒楼门前的广告战,年前一个月就开始打得水深火热,问题是该订一桌怎样的年夜饭呢?围餐还是火锅?  相似文献   

20.
杨锦峰 《东北之窗》2011,(Z1):97-97
谁都不能否认,自电视机作为必备的电子产品走入千家万户以来,电视春节晚会便成为大众广为关注的节目。每逢春节,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看央视春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或说这种习惯已经渐成风俗,也未尝不可。想象一下,倘若没了春晚,当下百姓的除夕夜还有什么更有凝聚力的内容?近年来,关于春晚的非议逐渐多了起来,为数不少的人认为春晚品位不高、样式不新、质量下降,甚至有人主张干脆取消春晚。在我看来,起码在当下,春晚是取消不得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春晚作为一档节目是否还有必要存在,而在于春节这样中国人最为成大的节日之际,大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