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定监视居住检察监督是确保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正确运用的重要保障,是规避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风险的最有效方式.指定监视居住检察监督具有充分的法理基础,应当从与国际社会法律文件接轨、赋予检察机关对指定监视居住决定审批权和指定监视居住决定的司法救济制度等三个方面来不断完善我国的指定监视居住检察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刑诉法对强制措施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其中监视居住修改力度尤为突出。而其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问题因其定位的特殊性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正本清源,从监视居住的概念说起,分析监视居住的发展,讨论新刑诉法对监视居住制度的修改,最后提出笔者对我国监视居住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设想。  相似文献   

3.
监视居住制度经历了一个从粗疏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监视居住在立法和实践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正确适用监视居住,必须完善立法,更新观念,从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执行地点、违法责任以及被监视居住者的人权保障和权利限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侦查监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刑事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而适用强制措施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公安机关手中。强制措施都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为了保障人权,防止强制措施的滥用,有必要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进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具有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权,当然也包括对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权。但是我国现行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侦查监督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原因有立法不完善、缺乏操作性等。检察机关应当立足我国实际,加强和完善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5.
《商》2015,(5)
强制措施作为保障诉讼进行的必要手段,在刑事诉讼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西方国家,对于强制措施定义的范围都比较大,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限制或者干预公民人身基本权利的措施。而我国强制措施主要是以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强制措施的适用主要是对人适用。因此,有必要全面了解强制措施的适用功能与原则,做到保障人权的法治要求。  相似文献   

6.
《浙商》2005,(2):26-27
40岁的唐万新在监视居住时曾说:“只要保我一条命,10年以后出来我还是一条好汉!”但是,德隆资产在通过拍卖、破产清算等手段处置完毕后,“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德隆这个字号了”。  相似文献   

7.
我一贯喜欢看监狱片,因为狱中生活是一种特殊的流亡状态。古时有一种刑罚叫做流放,和这种方式最搭配的词我们会想起西伯利亚。或者叫发配,我们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林冲了。其实,任何刑罚本身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流放,流放于世俗生活之外。甚至就算不坐牢,只是“管制”、“监视居住”或者单处“剥夺政治权利”。对那些  相似文献   

8.
《商》2015,(42)
自2013年修改后的刑诉法实施以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适用成为了学术界和司法界关注的焦点。对于在职务犯罪案件查办中适用该强制措施,有观点认为该强制措施容易导致变相羁押,刑讯逼供,被监视居住人的基本人权将会受到侵犯,也有观点认为该强制措施有助于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有效的解决了过去侦查取证时间不足,侦查手段受限等问题。其中,该强制措施的监督制度,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法治建设和司法人员自身素质等因素制约,往往成为该强制措施在实施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存在监督法制建设欠缺、监督意识不强和监督职权行使形式化等问题。完善该强制措施的监督制度将有利于加强制约和规范,化解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基本人权保障危机。本文将以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适用该强制措施作为切入点,仅以该强制措施的执行活动的监督主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监督主体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以期强化该强制措施的监督效力。  相似文献   

9.
楼市八卦     
黄光裕获刑14年罚金6亿国美集团原董事局主席黄光裕涉罪案5月18日一审宣判,法院认定黄光裕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据了解,2008年11月18日,黄光裕涉嫌内幕交易罪案发,被北京市公安局监视居住;2009年3月2日被实施逮捕;9个月后,黄光裕案因一项新的罪名——单位行贿罪被退回补充侦查。  相似文献   

10.
天堂之处是尽头 2004年4月8日,现年41岁的余振东,其人生道路,走到了一个新低点。 当天,余在素有“赌博天堂”之称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地区联邦法院被宣告有罪,判处144个月的监禁和3年的监视居住。拉斯维加斯所在的美国内华达州的联邦检察官丹尼尔·G·鲍金办公室的新闻专员纳塔莉·科林斯(Natalie collins),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电话采访时说,余振东是因欺诈罪名被起诉的,当地检察院指控余从中国银行开平支行非法取得了4.85亿美元。 科林斯说,此次针对余振东的起  相似文献   

11.
刘爽 《商》2013,(9):170-170
由于现在在我国没有羁押艾滋病人的合适场所,艾滋病犯罪嫌疑人(本文所称艾滋病犯罪嫌疑人包括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羁押问题成为了公安机关办案中的一个“大难题”。有的办案机关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有的办案机关则无奈不予追究、放任自流。但是无论是对艾滋病犯罪嫌疑人不采取有效的强制措施,还是不予追究,都会使艾滋病嫌疑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这也势必会造成社会的恐慌,因此,对于艾滋病犯罪嫌疑人,必须采取有效的羁押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法律推理     
褚畅  郭静娴 《商》2014,(48):174-174
法律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涉法思维的形式、方法及规律的应用性逻辑学科,而法律推理是研究这门学科的主要方法。法律推理方法是推理主体认识和把握客体的手段,是主体在法律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并运用的一类思维方法。法律推理是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在各自的工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实行法律,特别是司法机关适用法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另外法律推理在法律适应阶段几乎成为法官审判活动的全部内容,并且法律推理在法律解释、漏洞填补和法律续造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流通市场健康运行的核心,是流通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我国流通法律制度体系应由流通业态法律制度、流通行为法律制度、物流法律制度、流通监管法律制度和信用法律制度等五个方面构成。而流通业态法律制度属于我国市场主体法范畴,是我国流通法律制度体系中首要的法律制度。为完善新型流通业态的法律规范,保证流通业态健康发展,应制定流通业态发展建设纲要和规划;完善流通业态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制定保护中小流通企业的法律制度;完善外资企业或外国企业投资立法,尤其是世界大型跨国零售业态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4.
制度理念是一部法律的支撑和灵魂,隐于显性的法律条文背后,超越具体的法律规定,体现的是这部法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一部法律的制度理念是正确理解、良好执行这部法律的范导和指引。反垄断法律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完善流通法律制度的建设,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流通法律制度的涵义提出了较深刻的见解,认为流通法律制度是从新的视角所提出的一类法律制度,它的提出是流通领域的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流通法律制度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法律规范和法律部门构成的统一体;是商品交易规范与流通管理规范并存的法律制度;是调整商品流通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等。文章提出,应不断加深认识流通关系的本质属性和流通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流通法律制度的科学体系,以维护商品流通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司法实践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法律漏洞。法律漏洞是已有的法律不完满或者是应当有法律规定的领域出现了法律的缺位。区分法律漏洞的种类,运用和完善法律漏洞填补技术,以达到立法意旨与司法实务的统一,对法官司法能力提出了挑战,也是法官司法经验总结的集中体现,是为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商》2016,(2)
关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种类,从其行使的不同阶段这一角度,可分为两个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两个方面。第一阶段是事实认定,是事实审,追求真实性;第二阶段是法律适用,将事件归属于法律之下,是法律审,追求的则是合法性与合理性,包括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漏洞填补等,最后由法官决定适用何种法律进行裁决。本文主要分析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如何具体在适用法律阶段行使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8.
尉然 《商》2013,(3):160-160
企业风险主要包括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而大多数商业风险最终又会衍变成法律风险,因此,法律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最常见也是爆发率最高的风险之一。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如何从千头万绪的事务中理出头绪,抓住重点,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事务中首要的任务。企业经营过程中,合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法律风险多由合同风险导致。因此,以合同法律风险来分析管理企业法律风险,对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事务具备。  相似文献   

19.
尤昊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1):219-220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法律是随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只有国家才有资格制定法律,原始社会不存在法律,道德先于法律。但是这种理论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这种强调阶级性的法学理论是为阶级斗争所服务的。法律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先于道德而产生,是维持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基础的行为规范。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突出法律的阶级性是有其时代特点和革命需要的,是有其时代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国家,财政首先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政治的或法律的制度,研究公共财政的模式构建,离不开对法律结构的考察。人类社会的法律结构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一元法律结构、二元法律结构和三元法律结构。无论是在西方社会还是在中国,一元法律结构下公共财政观念都是缺位的。二元法律结构和公共产品理论在理念上是契合的,这种契合主要体现在对公共和私人的区分方面。二元法律结构之下的公共财政更多地体现为现代宪法理念下的财政。当今社会是三元法律结构,在三元法律结构之下,还应当注重社会领域的公共财政模式构建,妥善解决教育、环境、社会保障相关领域的突出问题。公共财政模式构建不仅仅是社会经济结构相关,而且与法律结构的变迁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