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杨智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51-53
由于产品的生命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企业信息的不完美性,降价竞争必将成为一种常见的博弈均衡营销策略,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必须正视降价竞争的现实,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企业管理中的应税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博弈理论(game theory)作为研究工具,对企业的偷逃税款的行为进行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分析,同时还就征税部门的应举措进行探讨,通过对征纳双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税收的检查成本与惩罚力度,逃税者的行贿成本以及政府的执法等,都是影响税收征纳双方博弈策略选择的因素,在博弈模型的引导下,可以建立各个不同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5.
我国养老保险中的政企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严重资金短缺的困境 ,通过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两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深层制度根源 ,并探讨改进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低效率博弈均衡的途径 ,提出了几条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云伟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3):30-31
博弈论不仅广泛而深入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而且正逐渐向各应用学科和管理现实渗透,这迫使各级管理人员使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去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在税收管理活动也存在着广泛的博弈问题,其中税务局与纳税人之间的博弈是主体,税务机关代表国家,其最优战略是维护国家课税权、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和良好的税收政策,以保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进而实现政府职能;而作为一个理性的纳税人,其最优战略是在守法和违法之间抉择,实现其收入或所得最大化.如果征纳双方都实现了最优,即实现了均衡.寻找这一均衡,对转变现行税收征管模式,实施有效税收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岳改之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7-8
货币政策的研究方法有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博弈分析即为主要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和经济金融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其效应的影响因素逐步增多,单纯的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渐显不足。本主要探讨博弈论及其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可用博弈分析的方法来帮助劳资双方就薪酬问题找到谈判均衡点,达成一致,从而有利于双方节约成本.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企业与应聘者关于薪酬的博弈过程,可以发现,企业与应聘者 \"讨价还价\"的过程,实际是企业和员工对员工自身关于产值和成本的议和估量过程,若企业付给员工的工资大于员工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则企业盈利小于员工得益;反之,企业盈利大于员工盈利. 相似文献
9.
张前程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9,(5):13-14
文章借助博弈论的分析工具,以农户的产量决策为例剖析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中的农户博弈行为及其经济绩效。农户合作能实现多赢,给每个农户带来收益,不合作则集体受损,甚至使合作组织崩溃。然而合作不能自动形成,农户时常会采取低效的策略性行为,从而陷入囚徒困境状态。因此,农业生产合作组织需要构建合适的制度装置,导入激励机制,使合作成为农户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出台,基于政府要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而国企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分红与否是国家和企业利益和权力再分配的过程,也是政府和企业之间一种博弈.为了追求相应的目标,政府面临的选择是:分与不分;企业面临的是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或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本文针对双方在博弈中做出最优的选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国军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4):52-54
需求价格弹性是管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导市场行为的重要指标,如何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及分析经济现象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利用需求价格弹性分析价格变动对收益的影响,提出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以及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和如何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2.
走向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专注于构建电子化的全程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IOS系统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建立核心竞争力联盟并积极运用竞争力外取策略,才有可能真正和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联合起来,赢得广泛的技术、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持续的成本优势,应对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不完全信息下贝叶斯纳什均衡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古诺特模型的一般分析出发,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条件下分别得出厂商各自的均衡利润,然后通过比较两种均衡下的利润大小去分析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均衡转化问题.之后把此结果推向一般情况,进一步分析了不完全信息贝叶斯纳什均衡向完全信息纳什均衡转化的条件以及其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文君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8-13
小额信用贷款直接面向客户发放,小额度、无需抵押担保。这普通商业贷款业务不同,极易引发信用风险。围绕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借款人与金融机构间展开了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博弈分析结果显示提高欺骗成本与优质借款人提出贷款申请的比例、降低借款的预期收益都有利于金融机构控制风险。为此,可以从利率政策、风险控制机制与内部管理机制入手,有效的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博弈视角的企业并购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咸奖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25-27
企业并购交易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并购风险源于并购活动的不确定性,而博弈方的策略性行为、有限理性和不对称信息等进一步放大了并购风险。因此,为了有效管理并购风险,并购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并购的博弈特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王伟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5(3):35-38
博弈分为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表现为负向互动的不公平纳什均衡;合作博弈下,二者则表现为正向互动的合作均衡.应该通过专门立法的形式,制定一个促进双方共同遵守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承诺",即制度规则,从而使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达到合作均衡.此外,为推进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其改革方向应该是政策性业务与非主动竞争性盈利的有机统一,即政策性、盈利性和非竞争性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7.
从博弈论看当前的彩电价格竞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昕炜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25-27
价格竞争已是我国企业惯用策略行为。文章以彩电行业为例,用博弈论的观点来分析揭示易发生价格竞争的产业特征,提出产业内企业可行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
申慧慧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20(2):73-76,80
通过建立动态博弈论模型,研究管理者会计造假的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会计造假的解决方案:一是建立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制衡机制;二是制定有效的市场监管和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