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当深入探讨以便利交易的制度安排为焦点的货币和银行理论的交叉领域时,一个独立但相关的领域出现了,即支付经济学,它研究的是由私有或公共债券支撑的交易系统和那些使用这些工具从而便利清算和结算的制度。文章介绍了支付经济学的基础、研究内容及政策意义,同时指出,新出现的支付经济学从货币和银行理论吸收了技术和观点,从产业组织理论吸收了工具,而这些合成工具成为了一个研究分散交易系统的框架,为中央银行的艺术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正式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支付条款是国际贸易合同的一个主要内容。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于贸易双方而言,在贸易结算中的风险以及经营中的资金负担都是不相同的。选择正确支付方式能使进出口双方在货款收付方面的风险得到控制,并在资金周转方面得到某种通融,从而促进交易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我国政府主导下的医疗服务支付机制,涉及了当今三大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基金筹集、支付方式决策与管理等诸多方面,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从支付方式、管理方式和支付范围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财力均等化转移支付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条件,是落后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保障。均等化转移支付资金通常是按照一般公式分配的。本文首先通过均等化转移支付一般公式的推导和解释,明确了隐含在一般公式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以及资金分配原则。其后,根据一般公式的资金分配原则,实证地分析我国唯一按一般公式分配资金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分析结果显示,仅就得到转移支付资金的省份而言,人均转移支付资金与财力水平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财力越强的省份,得到转移支付资金人均值也越多。这一资金分配结果主要源于以财政供养人口为主的资金分配方式。财力较强的省份,总人口中财政供养人口比重较高,以财政供养人口为主的资金分配方式最终导致资金向财力较强的省份倾斜。资金分配过程中对少数民族省份的优待也是资金向财力较强省份发生倾斜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
20.
财政转移支付是调节初次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重要工具。以辽宁省为个案的研究表明,近年来财政转移支付数额不断增加,但居民收入差距并未因此而缩小,财政转移支付甚至出现逆向调节现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城市指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理念和制度设计偏差、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是造成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宗旨与实际效果偏离的主要原因。因此,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除应扩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外,还要在转移支付的分配设计、分配结构、分配效率上进一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