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试论聚集经济的本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从传统的聚集经济概念存在的明显缺陷出发,对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探讨。作者认为,聚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复合经济。确切地说,它是由聚集规模经济和聚集范围经济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探讨聚集经济的本质,对资源空间配置机制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 0世纪 80年代后半期以来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显现 ,90年代以后更是蓬勃高涨 ,特别是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人类的经济活动空间日益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 ,社会生产、贸易往来、资本流动和信息传递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沟通、联系和互动的进程及趋势 ,世界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被广泛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已成为 2 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目前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随着国际…  相似文献   

3.
引言 经过前一阶段的高速增长以后,去年世界经济增长的明显放慢令人担忧,经济衰退可能近在眼前。美国的经济走势在其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他国家在多大程度上要依靠这台迄今为止一直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的发动机?石油价格的下降是否足以稳定经济活动呢?  相似文献   

4.
5.
6.
一国经济在长波中的位置变化,决定了其经济繁荣程度的变迁。各国在同一长波或不同长波中的相对位置及其变化,则决定了它们之间在国际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及其变化。战后各国经济关系的变迁,就是由它们之间在长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的。目前,发达国家正进行新一轮长波转换,其中美国已在新长波中跋涉了十多年。  相似文献   

7.
刘晶 《经济论坛》2004,(22):7-9
随着跨国公司的长足发展及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的建立与作用的增强,使得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整体化。在这个整体化过程中,贸易、金融、投资、信息、劳务、消费等都各自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性子系统。它们交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改变着世界经济的状况。所以,在研究经济全球化时,应该把世界经济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系统的、整体的角度出发来把握之。那么,日益整体化的世界经济,其特征有哪些呢?根据“地球系统科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思路受西方主流经济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观点的较大影响,选择了激进式的道路。其改革政策主要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宏观优先”的稳定化政策和结构调整政策。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市场化。改善资源的配置效率、营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需要...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大多是把经济领域的活动分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范畴。介于宏观和微观两者之间的经济活动,如关于集团和地区经济的研究,以及由其所产生的结构变化等,往往引起混乱或被忽视。实际上,这部分的经济活动,有独立研究之必要,并可称之为“中观经济”。“中观经济学”的概念,首先是由德国奥埃登堡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彼得斯于70年代提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早在1981年,也曾提醒大家注意“中观经济问题”,以此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对“中观经济”研究的主要对象的确认,目前尚无定论。笔者认…  相似文献   

10.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从旧经济到新经济的重大变化,包括:从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开始转向体验经济,从实体经济开始转向虚拟经济,从物质经济开始转向精神经济。在这一重大变化下,“产品”已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概念界定,开始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浦东开发10年的八大经济效应,其核心是开放。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浦东开发就是浦东开放。上海兴衰兴的曲折发展,正是开放与否的历史 写照。以开放促进改革,这可能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一大特点。本文仅从开放与市场经济角度,对浦东10年开发的一点总结。  相似文献   

13.
14.
论规模经济的本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规模经济论述的基础上,对规模经济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了规模经济本质是结构经济的新论断,即规模并不是导致经济的根本原因,规模经济的本质是通过结构优化而实现的经济;并基于此结论发展了如何确定最优经济规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地下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活动中一种不容忽视的经济现象。对它进行考察和研究,不仅是经济理论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制定对待地下经济整体战略对策的需要。一、地下经济与地上经济的分界线地上经济是公开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接受政府的控制和税收管理,其产值纳入国民生产总值之中。而地下经济是一种背着政府暗地里进行的经济活动,政府无法进行控制和税收管理,其产值未纳入国民生产总值之中。因比,是否向政府申报,政  相似文献   

16.
无声的萧条     
彼.  华C 梅珍生 《经济译文》1992,(3):45-49,59
  相似文献   

17.
未来的管理     
特.  乔R 《经济译文》1990,(3):24-28
  相似文献   

18.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亚洲经济迅猛发展显示出其鲜明的地缘特色,成为继北美、欧洲之后世界上重要经济板块中的后起之秀。亚洲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使得亚洲成为亚太地区这一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洲际性经济大板块中最具市场魅力的发展区域。实践证明,亚洲经济发展潜能的持续喷发,有赖于亚洲各国或先或后日益扩大着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二十余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对外商、外资最富吸引力的国家之一。不但已经,而且将更多、更好地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今天,也愈益展示出其生机勃勃的文化、教育、科技底蕴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应当指出的是,在亚洲各国经济互补基础上互惠、互利的区域经济合作正方兴未艾。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其无与伦比的巨大市场潜力和一贯以大局为重的、负责任的大国风范,都在客观上决定了中国在亚洲经济合作中的关键性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绕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迅速的转变。这正如建国后中国追寻苏联发展重工业使中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一样,是个令人激动的,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中国的经济战略也在由改革开放摸索期的初期战略向继续深化改革时期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