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以网络舆情为视角对高校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首先,探究网络舆情研判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原理及预警机制,进而提出网络舆情态势分析模式,能够有效表征和获取网络舆情态势,有助于深层次揭示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其次,构建网络舆情预警监测数学模型,并确定网络舆情预警等级判决方法。最后,对如何提高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监测和引导机制进行对策探析,并提出具体的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各种网络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网络舆情事件的频发呼唤我国政府完善网络舆情治理体制。文章旨在探索网络舆情治理的方向和思路,从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技术水平、反思社会问题3个层面分析治理网络舆情的基本方法,以期规范网络环境,使网络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尚彦镔 《魅力中国》2013,(11):324-324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能否正确处理网络舆情已成为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一、网络舆情的成因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事件,它是网络舆论形成的导火索,其性质往往决定着网上舆论的热度和影响力。2.社会心理,丰十会公众的不同心理趋向决定着同样一个事件可能引发的舆论强度,如当前社会中“仇富、仇官、仇警”等情绪较突出,一旦发生相关事件,就更容易引发网络关注。3.重点网站,其如果集中、突出报道某个事件,便会在极短时间内形成网上热点,对于形成主流舆论具有重要作用。4.传统媒体,相较于网络,它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所以,传统媒体是否及时介入,介入后的报道力度或者言论倾向如何,对网络舆论走向具有重要影响。5.政府应对,事件发生后,政府应对措施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网络舆论的走向,部分网络事件之所以会引发负面炒作,甚至从网上走到网下,与地方政府应对措施不当有着紧密关系。6.意见群体,以资深网民为主体的网上意见群体,是影响网上舆论热度或走向的重要因素,许多“意见领袖”的博客、论坛等对网络舆论的走向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7.网民参与,网民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网民参与网络意见表达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影响着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互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人们对各类社会事件进行讨论交流,由此而生的网络舆情因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广泛性和强互动性成为社会舆情的新生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的自由发展逐渐升级,引发群体事件的产生,网络舆情是群体事件的导火索,它会有助于群体事件的解决,同时也会成为解决群体事件的绊脚石,造成不良后果。文章对事件发生起因、发展、消退整个过程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柳炳祥  耿健 《黑河学刊》2012,(6):176+190-176,190
近年,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国内社会阶层之间矛盾日益显著,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由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借由网络载体发酵,次生出更大的谣言危害,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力量,加强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监控管理,是每个社会工作者孜孜探索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分为突变性扩散、连锁性扩散以及放大性扩散。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在一定限度内的客观存在、民族地区的社会脆弱性以及社会控制体系的相对不完善。事件扩散不同阶段动力源不同,需要通过化解社会矛盾,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治理机制、加大网络舆情的研判和引导力度以及增强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用性等策略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7.
社会舆情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温度计和晴雨表.任何一次群体性事件、经济危机或政治风暴,都能从舆情中最先发现异常的信号.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舆情,是将危机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2015-2016年若干例典型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了回应时间、方式、内容、舆情峰值、回落节点、回应评估等要素,探究了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回应规律,并从舆论引导主动权掌控、危机视角下的角色反转、心理视阈下的网民认同、语言选择上的严谨准确等四个方面提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回应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发展速度迅猛、影响范围广、群体性特征强等优点。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自媒体的发展将网络舆情推到了新的阶段。学术界从不同角度研究在此背景下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出的新变化,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当前自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概念,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望今后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入手,着重分析了健全社会舆情预警与防范机制、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权益保障与维权机制,以期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提高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入手,着重分析了健全社会舆情预警与防范机制、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权益保障与维权机制,以期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提高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欧蓥 《魅力中国》2014,(3):30-30
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正飞速发展。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例如:BBS、博客、微博和社交网站等成为很多人的交流、交友工具。大学生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且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所以网络上的很多事物对大学生的影响极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接受好的事物就可能走入人生的正轨,接受不好的事物就会误入歧途。网络是具有双面性的,有些大学生因为受到网络上不好的影响,从而引发一些网络群体性事件,对大学生和社会的正常发展有重大影响。本文就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及对策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规模庞大的网络社会在我国迅速形成和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变革的今天。网络民意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伴随着持续数年的电子政务的推进,网络逐渐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上情下达、下情上这的重要信息纽带,网络参政已成为我国公民民主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对于政府而言,面对网络参政,政府角色定位与转变毋庸讳言,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网络参政前所未有的重视,比如国家主席、总理以及地方政府领导人通过网络与网民互动就很好的体现了这点.但是,面对这一新事物,特别是在一些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角色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因而,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政府角色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理念、制度、工作队伍和舆情分析等几个方面阐述当前政府角色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玉霞 《黑河学刊》2013,(5):55-56,7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公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以及其发生的原因,通过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增加参与制度供给、提高体制内政治参与有效性,和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策略来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5.
高校突发危机事件具有群体性、敏感性、复杂性等特征,在舆情应对方面应注重制定完善危机应对方案,及时、准确、统一的信息发布,重视并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及时进行澄清谣言和不良信息,建立舆情跟踪反馈和反思机制。  相似文献   

16.
陈智静 《中国经贸》2012,(20):169-16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社交类和视频类网站及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更,其对网络舆情状态的影响更加复杂深刻,信息传播速度又快又广,使各类事件迅速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焦点,并很有可能迅速演变为群体性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与界定,分析了引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模式,探析了当前我国网络性群体事件发展新趋势:第一,事件内容组织更为严密;第二,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潜在不稳定因素日渐增多;第三,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出现隐蔽性、"合法法"等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杨柳  郭松 《黑河学刊》2011,(2):36-37,49
以"符号"形式存在的互动主体通过各种网络媒介,利用网络互动的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制造了一系列、以双向互动为表现形式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从互动论的视角出发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互动情境、互动主体、互动特点以及网民的角色扮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大学生围绕某些事件的发生和变化所产生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正确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扮演着学生网络空间知心人、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者、学生网络素养培养师等角色,并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技能、贴近学生及时回应学生诉求、积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体系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回顾了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状况,分析了网络空间中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变化与趋向,阐述了群体性事件网络助燃的逻辑和模式.指出,数量逻辑、见证逻辑和损害逻辑是群体性事件网络助燃的主要逻辑;“倒置”式、“闪爆”式、“混搭”式是群体性事件网络助燃的主要模式.认识这些特点对于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生态,引导网络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