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芳 《中国市场》2022,(36):100-102
近些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已经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同时,国有外贸公司的效益却逐渐降低,所以需要对我国国有外贸公司外贸代理业务的前景进行思考。文章对国有外贸公司发展进行回顾,对国有外贸公司外贸代理业务前景进行分析,研究了国有外贸公司的发展思路。希望能够为我国国有外贸公司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发展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霍荣  项义军 《商业研究》2003,(3):175-176
我国加入WTO后,外贸经营权正逐步放开,国有外贸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并不是说国有外贸公司必须退出,国有外贸公司具备其他经营主体没有的潜在优势,只要尽快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重新定位,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仍会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由出口专营垄断到面临生存困境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变成了备案登记制,对以前一直“徘徊”于外贸大门之外的众多企业和个人来说,无疑是个福音。但对专门以进出口业务为生的传统国有外贸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赖以生存的两条命脉——垄断经  相似文献   

4.
《进出口经理人》2003,(9):42-44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经贸行业改革和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国有大型外贸公司由于远离货源和港口,不拥有生产加工企业,经营成本偏高等原因,采用传统贸易模式经营一般商品出口已无优势可言,一般商品出口经营模式的转型成为当务之急。集团发展战略已确定将供应链管理模式作为一般商品经营模式转型的方向。机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外贸出口经营主体已经呈现出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国有和民营生产企业、外资企业等多元格局。但在外贸出口中也产生了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出口持续下降,缺乏以产业和产品为龙头的大型跨国性生产贸易企业,民营企业外贸出口的活力尚未显现,外贸代理不规范等制约因素。深化国有专业外贸公司的股份制、综合化、实业化改革,逐步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跨国企业集团,尽快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竞争格局,规范出口市场秩序,积极完善外贸出口代理制等是挖潜安徽省外贸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吴浩波 《商》2014,(4):209-210
国有外贸公司曾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力,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国有外贸公司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生存状况举步维艰,正确分析国有外贸公司面临的问题,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对促进国有外贸公司提高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有外贸企业摆脱困境攻略详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变成了备案登记制,对以前一直“徘徊”于外贸大门之外的众多企业和个人来说,无疑是个福音。但对专门以进出口业务为生的传统国有外贸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赖以生存的两条命脉——垄断经营和银行保证收购资金,已彻底不复存在,从此将不得不面对由外资及内资形成的全民外贸的重重包围,真正要在市场环境中平等参与竞争。特许制度和相关的优惠政策保护下的国有外贸公司正在面临生存困境,并非是危言耸听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进口能为企业创收,但又充满风险与变数。在出口遭受阻碍或国内市场向上走高时,进口便有可能成为一些外贸公司的主要业务,但其存在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本文认为,如何防范以及如何更好地经营进口业务,是外贸公司需要认真考虑和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外贸代理制下的代理出口一般是指生产企业委托专业外贸公司出口销售生产企业自产的产品,一般客户归专业外贸公司拥有;而现行外贸公司所做代理出口业务一般是指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流通企业(包括外贸辞职人员开的公司)委托专业外贸公司,或者说借用专业外贸公司的名义出口销售其指定的商品,一般客户  相似文献   

10.
<正> 代理出口业务是外贸企业接受生产企业或其他外贸企业的委托代办出口销售及交单结汇工作,或者同时也代办商品发运、制单等全过程工作的业务总称。现行的代理出口业务中,少部分是政府所强调的真正意义上推行的“代理制”下的那种传统的代理出口模式,即生产企业委托专业外贸公司出口销售企业自产的产品;而大部分是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流通企业(包括外贸辞职人员开的公司)委托专业外贸公司,或者说借用专业外贸公司的名义出口  相似文献   

11.
李粤海 《大经贸》2002,(11):26-28
业务流失尤其是自营业务的流失会使国有外贸公司这个肌体失去造血功能,而换来的大量的结汇代理业务只会使国有外贸公司变成一部退税机器。不幸的是,这种故事在很多国有外贸公司中不断地演绎。如何解决或者至少延缓这种失血,已经成为国有外贸公司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析专业外贸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邢殿臣,张子方长期以来,我国对国有外贸专业公司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对外贸易的渠道只有通过外贸公司才能实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彻底打破了...  相似文献   

13.
方渭才 《新商务》2003,(7):34-35
改革开放以来,农副产品出口的比重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大幅下降,一些原来经营农副产品出口的省级国营外贸公司也逐步被一些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取代。因此,有人认为,农副产品出口不适应省级外贸公司经营,是“小儿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有外贸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步伐的加快,我国国有外贸公司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国有外贸公司只有在企业的制度、业务、战略和文化等方面有所作为,才能培育并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大经贸》2002,(6)
中国入世,国有外贸公司计划经济时代具有垄断色彩的"特权"正迅速消失,而所面临的竞争却变得"史无前例"。为了赶"最后一班车",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每一个国有外贸公司或早或迟必须交出的答卷。在"出口十年冠"的广东,国有外贸公司间差距颇大的做法和观念,整体上使得广东省在这一场产权改制的进程中被人淡忘。  相似文献   

16.
曾梅 《商业会计》2004,(9):26-27
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多渠道,这是必然的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财务状况。决定企业兴衰的不是产量、规模,甚至不完全是成本的高低和利润的多少,而取决于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只有资金运转畅通,才有足够的能力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供财务支援。财务状况的好坏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 就当前的国有粮食企业来说,财务核算状况相当复杂,  相似文献   

17.
流通性专业外贸公司是我市出口的主力军,近几年随着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的增长,尽管所占比重逐年减少,但至今仍占宁波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然而外贸公司却是自有出口创牌的“弱势群体”,在全市列入2005-2006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名牌”,全市列入“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和“宁波市知名商标”的所有品牌中,竞没有一个是外贸公司的。由此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难道出口创牌仅仅是生产企业的“专利”,而与外贸公司“无缘”?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在深入实施品牌战略,鼓励扩大品牌商品出口的今天,研究商讨外贸公司如何开展品牌经营的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国有外贸公司如何开拓国际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有外贸公司要开拓国外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对现代营销理论的学习,用现代营销理论指导自己的业务,使其成为公司的核心理念。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就这一问题提出国有外贸公司应该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作者曾在一家大型国有外贸公司出口部门从事对外贸易实务工作多年,所经历的出口业务结算中,信用证是最主要的结算方式。在中国,信用证结算有三种情况:第一,大多数情况下是收妥结汇,  相似文献   

20.
日前,许多专业外贸公司都处境艰难。其中最令人忧虑的核心问题还是业务发展的问题。而业务经营,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拥有一批事业心强,通晓国际贸易和外语,熟悉出口商品的经营人才,提高经营层次才有可能。但是,专业外贸公司的人才状况却是很不理想的。多年来,外贸专业公司培养了不少对外贸易的人才。可是,专业外贸公司的人才流失却非常严重。特别是这几年来,跳槽之风愈演愈烈。专业外贸公司几乎成了对外贸易实务的培训中心。居高不下的人才流动不但使企业损失了利润,同时也给企业的整体效益带来了负面影响:员工流动的可见成本有招聘、选拔和培训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