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对美贸易摩擦战失利的教训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柏松 《国际贸易》2007,(11):42-46
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日美贸易摩擦战,最终以日本失败告终.笔者亲历了日本经济80年代的繁荣,也见证了90年代的泡沫破灭,以及由此带给日本的一连串灾难.从一个旁观者立场研判日本对美贸易战,应该汲取哪些教训,如何避免重蹈日本覆辙,也许有助于理解现在中美经济关系和中国经济现状.  相似文献   

2.
从日本的财政危机看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晨萍 《北方经贸》2002,(4):102-104
从 6 0年代中期以来 ,日本一直奉行凯恩斯式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曾拯救了 30年代的美国经济 ,然而在 90年代却使日本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中。在介绍日本经济背景基础上 ,对日本财政政策在 90年代失效的原因进行剖析 ,指出了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制约性 ,阐述了笔者对我国财政走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林温环 《消费导刊》2009,(23):95-95
制造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不仅支撑着日本的就业,而且是日本GDP增长的主要支撑力。本文主要选取日本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相关数据,来重点论述日本工业化后期的制造业结构调整状况。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日美贸易战,最终以日本失败告终。笔者有幸阅历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繁荣,也见证了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以及由此带给日本的一连串灾难。站在第三者立场研判日美贸易战,从中应该汲取哪些教训?如何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对中美经济关系和中国经济现状作出另一种解释,也许会对人们有所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80年代以来,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迅猛增长,令人瞩目。 一、日本对美直接投资的特点 1.整个80年代的平均增长速度快于其他任何国家。 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起步较晚。1964年,日本才开始对美国投资,60—70年代,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数额有限,到1979年底,累计余额仅为34.93亿美元,次于荷兰、英国、加拿大、联邦德国居第5位,占外国在美直接投资累计金额的64%。 自80年代起,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发展,到1983年,累  相似文献   

6.
日本消费市场的变化和流通业调整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贵 《消费经济》2001,17(4):44-46
在经历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消费市场极度高涨以后,日本消费市场从1992年以来陷入持久的低迷状态,消费市场的低迷不仅是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反映,也是经济不景气的推动力,9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形势的恶化与企业改组的频繁发生都是在消费市场的特定背景下发生的,因此,不认识当前日本流通市场的状况就不能认识日本经济。  相似文献   

7.
世界造船产业最先的霸主源于欧洲,进入50年代,日本造船业崛起,打破了西欧造船国一统天下的书面。而从70年代开始,韩国的造船业逐步发展并赶超了日本,1999年,韩国承接新般接单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8.
试析日本缓和日欧贸易摩擦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威胁论"在欧洲盛行一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与欧洲之间激烈的贸易摩擦。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日本贸易出超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日欧贸易摩擦却趋于缓和,这与日本成功地采取的一系列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从1950年到1970年间,日本以8.0%的年均增长率雄居全球之冠,令美国、欧洲和亚洲都显得相对逊色和低迷。到了8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更是咄咄逼人,除了在汽车、机器人、半导体等重要领域压倒了美国取得世界第一以外,在国际金融业方面,世界排名前几名的大商业银行都是日本银行。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日本处于衰退的泥潭中而难以自拔。一、90年代日本的经济衰退80年代后期急剧膨胀的“泡沫经济”到了90年代初期终于破灭了。1993年以后日本基本处于无实际增长状态。1997年…  相似文献   

10.
徐锐 《商业科技》2010,(18):164-166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到了90年代初,日本的泡沫经济才逐渐破裂,使得日本经济出现长达了10年的萧条。虽然中国与日本经济存在一些不同,但是许多专家指出当前的中国经济和处于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要时刻警惕我国出现与当年日本泡沫经济一样的情况,造成经济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徐锐 《商场现代化》2010,(18):164-166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到了90年代初,日本的泡沫经济才逐渐破裂,使得日本经济出现长达了10年的萧条。虽然中国与日本经济存在一些不同,但是许多专家指出当前的中国经济和处于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要时刻警惕我国出现与当年日本泡沫经济一样的情况,造成经济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来由于日元升值的势头十分强劲,日本开始重新构筑了对外经济战略,特别是拓展国际市场的经济活动日益活跃,非常引入注目,而且在策略、手段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研究90年代日本拓展国际市场的新战略对于我国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战略90年代以来,由于日元强劲的升值,大大降低了日本企业到海外生产的成本;另外日本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也使许多日本企业不得不  相似文献   

13.
日本泡沫经济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速状态.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在很多方面都呈现出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相似的情况,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同点.本文将日本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与中国当前经济状况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美日两国的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对日本贸易连年顺差,一直占美国的外贸顺差的一半。然而在此之后,日本经济逐渐迅速崛起,到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内固定资本投资以及日本银行的国际贷款都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特别在对外  相似文献   

15.
日本应对外贸摩擦手段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后期,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的手段以双边磋商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双边与多边手段并重成为日本处理外贸摩擦的新趋势。日本应对外贸摩擦手段的变化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我国入世已七年多,与WTO成员关系的磨合期已基本结束,目前已具备适时调整外贸摩擦应对手段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日本证券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同银行一道,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所需资金,保证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继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80年代又成为首屈一指的金融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深...  相似文献   

17.
李毅 《商务周刊》2009,(5):42-44
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日本发展为世界一流的节能大国;1990年代的“泡沫经济”后,日本成就了今天能够抵御次贷危机、实行严格风险管理的金融体制;本次经济危机后,产业创新将在日本重新振兴。  相似文献   

18.
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与美国经济相距甚远,那时几乎没人能够预见日本经济可在不长的未来赶上美国。但是从5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维持了三四十年的快速增长,在与美国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如汽车业的竞争中,美国反而处于劣势。在80年代时许多专家、学者看好日本经济,认为美国已经像英国一样从巅峰走向衰败,美国的经济地位将会被日本取代。但是到了90年代,美国、日本经济突然发生了一个大逆转。日本从1991年出现通货紧缩以来一直未能摆脱萧条的困境;美国则出现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经济”,涌现出一批信息产业巨头公司…  相似文献   

19.
日本贸易政策研究:从贸易保护到贸易自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张二震 《财贸经济》1999,(12):49-52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曾以高速增长著称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丧失魅力。在日本经济增长绩效率变迁过程中,政府干预色彩浓重的贸易政策,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本文运用新贸易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战后日本贸易政策演变进程,探讨贸易政策效果转化的根源。一、战后日本贸易政策的特点日本战后贸易政策基本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推行的是贸易立国政策,即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2)从7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推行的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即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其中美…  相似文献   

20.
高庆振 《现代商业》2012,(17):30-31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暴涨、暴跌为特征的日本泡沫经济经历了形成、发展与破裂的过程。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使得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迅速下滑,带来了“失落的十年”。本文正是基于对日本泡沫经济的研究,对比当下中国经济的现状来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与破裂对于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