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娟 《经济论坛》2011,(10):69-71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地位作为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决定了社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否可持续发展。文章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绩效评价理论,对杭州市6大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效率、满意度和可持续性重点进行调查和分析,从第三方角度评价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结果表明杭州市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为主题的卫生服务“二级网”模式已经形成,居民对医疗服务利用较充分,而对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处于较低水平,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反应性和满意度仍存在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8)
文章以厦门市思明区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选择本单位的家庭医生团队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工作质量、收入情况、团队合作以及满意度研究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绩效考核方案实施的效果。结果显示: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后工作质量的得分比实施前要高,收入绩效也多,满意度与团队合作效率均比实施前高。因此认为,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管理,采取团队绩效考核,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不但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收入,从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当下解决居民基本医疗问题的主要形式,在保障居民日常基本医疗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不足、家庭医生履约率不高、社区居民就医观念落后、社区居民健康水平较差等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不同于医务人员,他们可以提供“非医学诊断及非临床治疗”,因此医务社工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及方法参与其中,针对医方完善制度机制、补充服务不足等,针对患方构建支持网络、提供心理疏导、改变传统认知等,最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与医务社会工作双赢。  相似文献   

4.
以综合性医院为依托,以科学的社区健康档案网络体系为纽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充分发挥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满足了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及时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卫生服务,不仅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拥有强劲实力的三级综合医院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医院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全面提升了医院的形象,开拓了医院的医疗市场,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抽取厦门市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门诊处方,统计分析每100张处方中的用药个数,含静脉点滴、激素、抗生素以及二联以上抗生素的处方数量,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100张处方平均用药数为246.80个,100张处方中平均含静脉点滴处方14.30张,激素处方4.50张,抗生素处方4().50张,二联以上抗生素处方7.55张。结论: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抗生素、激素的使用存在着不合理的趋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情况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建议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不合理用药问题的重视,加强对社区医师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发挥执业药师的作用,加强对社区居民合理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林小瑛 《经济师》2014,(10):246-246
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与时俱进,建设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医学人文。文章以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为例,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以"不负众望、造福人民"为中心的医学人文理念,围绕着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学物质人文、医学精神人文、医学行为人文等方面进行实践与创新,缔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人文。  相似文献   

7.
李娜  刘华  张亚君 《当代经济》2021,(2):128-130
本研究旨在探讨"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对签约居民就诊习惯和医疗费用的影响,通过对上海市某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和2019年医疗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利用T检验比较医疗相关指标年度差异,利用回归分析探讨存在年度差异的医疗相关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该区2019年常住人口减少,但家庭医师签约人数上升,人均就诊数量、人均门诊费用均增加,但签约居民人均就诊数量、人均门诊费用大幅度降低;签约居民人均就诊数量和人均门诊费用均高于该区平均水平;该区常住人口签约数(P<0.01)、签约居民人均就诊数量(P<0.01)、签约居民人均门诊费用(P=0.03)等指标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住人口签约率与签约居民人均门诊费用及签约居民人均就诊数量存在负相关."1+1+1"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可以减少患者就诊数量和就诊费用,对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各省(区、市)要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根据管理绩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和拨付挂钩。因此,为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积极性,设计了以服务数量为激励,以质量保证,费用控制,顾客满意度等作为约束的绩效考核办法,最终目的是达到保证服务质量下的数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夏晓红 《经济师》2013,(12):45-46
为了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度、利用度及满意度,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南充市三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有81.2%的居民听说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只有38.4%的居民知道所在社区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且知道其具体位置;415名调查对象中,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占40.9%。文章指出应增加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加大对社会卫生服务机构的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7)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社会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多年来医疗机构一直在这方面加大力度进行改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个层面上,从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医疗中心(v)试点出来的分级诊疗模式中的"三师共管"团队服务所取得的成效来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优化社区卫生中心人力资源组合。文章从社区卫生中心人力资源组合与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系入手,通过对厦门市社区卫生中心人力资源组合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状和问题从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岗位管理制度、提高社区服务机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社区卫生中心人力资源组合的相应策略,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胡旺存 《铜陵学院学报》2009,8(6):109-110,125
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城市已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六安市是从2006年着手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发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低,医护人员素质不高,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陈旧,资金缺乏。特提出加大宣传,增加公益性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模式,加强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等举措。  相似文献   

1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的特点,作为医疗体系的终端,为居民提供健康保障服务。深入分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的困境和原因,探讨如何在医联体模式下找准定位,通过科学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与效能,发挥职工能动性,调整医疗服务模式及管理模式等方式,扭转我国医疗布局不合理的状况,真正实现国家分级诊疗,旨在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晓腾  ;徐春余 《经济师》2009,(7):271-272
以PIB的服务质量理论为依据,运用SERVQUAL评价技术.对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分析了该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现状,认为SERVQUAL评价法可用于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并发现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薄弱环节,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PIB的服务质量理论为依据,运用SERVQUAL评价技术,对上海市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分析了该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现状,认为SERVOUAL评价法可用于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并发现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薄弱环节,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7,(9)
目的是通过调查社区居民,了解新医改背景下青岛市市南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对卫生服务需求的现状。方法是采用随机偶遇法,对青岛市市南区的700名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为青岛市社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5.66%,65岁以上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59.4%,社区居民总体慢性病患病情况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即男性高于女性,并且患病率随着居民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社区居民当前的卫生服务需求主要为定期体检、慢性病监测与筛查、健康咨询、基本药品和家庭门诊等服务。结论:新医改背景下,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合理配置卫生资源,逐步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功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6年数据,描述了调查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及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并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卫生保健及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结果的影响。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实证结果发现,教育、年龄、性别、工作状况和到达附近医疗机构的单程交通时间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乃至高中教育以及大力推广社区卫生服务等,将会大幅提高国人的健康状况,应该坚持贯彻下来。  相似文献   

17.
城市卫生工作中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使社区居民获得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等基础工作的目标得以实现,通过社区积极参与、相关部门指导下,全面的实施合理社区卫生技术以及有效应用社区资源,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工作中全科医师作为技术骨干,基层卫生部门作为主体,确保能够达到健康需求为导向、居住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居民健康为中心等需求[1]。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10日全国卫生统计信息工作会上的工作信息显示,我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亟待规范。卫生部将发布居民基本信息、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服务和社区卫生等5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标准,以统一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实现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健康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9.
财政分权是否有助于提高与本地居民偏好更加匹配的公共服务水平未有定论。借助“省管县”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文章旨在从微观需求角度考察地方分权对公共服务改善的效果。采用2005年的县级宏观数据和 CG S S2005居民调查数据,本文对“省管县”改革与公共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Logit模型结果表明,“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实施未能使当地政府提供让居民更加合意的医疗服务,反而恶化了居民对公共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在排除了“改革错觉”、“预期效应”以及“滞后效应”的干扰后,这一结论依旧稳健。文章认为,财权扩大加剧了地方政府间竞争,使得县级政府有更大的激励将财政资金投入到基建领域而非民生领域,这将导致医疗服务供给相对不足,进而引起满意度的下降。中介分析证实了这一推理。文章研究有助于从微观视角评析分权改革的公共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如何在预防及控制慢性非传染疾病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管理,以减少慢性疾病对患者造成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