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郴州——“粤港澳后花园”、“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社会经济与日俱进,跨越发展,今非昔比。郴州市地税局主动融入郴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站在郴州经济辉煌发展的基石之上,因应改革,对接成果,”三个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旅游产业与经济、生态环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论文运用耦合协调理论,探究江西省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江西省2000~2015年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各指标的相关数据,计算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得出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类型。结果表明:2001~2015年间,江西省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制约三者耦合协调度提升的因素由旅游产业变为生态环境。由此提出推动绿色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19年沪昆高铁沿线城市的面板数据,评估高铁开通对旅游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收入的提升幅度大于旅游人次,即显著提高了人均旅游消费;高铁开通对我国旅游经济的促进程度总体呈现出西强东弱的趋势,旅游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相对落后的区域往往得到更快的发展;高铁开通有利...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3,(2):F0003-F0003
一、本刊栏目理论前沿、理论经济、管理理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民族经济、生态经济、东北亚经济、旅游与贸易、财政与税务、金融与保险、公共管理、西部发展论坛等。二、投稿须符合下列要求1.文稿字数5000—10000字,理论前沿专题研究字数不限。文稿内容务须翔实、主题明确、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述符合逻辑、文字流畅、制图和附表要合乎相应的规范。  相似文献   

5.
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研究乡村旅游与县域经济之间的协整关系和耦合关联度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乡村旅游与县域经济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探究2009-2021年竹溪县乡村旅游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关系,进而揭示乡村旅游发展与县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机理。结果显示:2009-2021年,竹溪县乡村旅游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乡村旅游与县域经济两系统由严重失调逐渐发展为优质协调。竹溪县乡村旅游与县域经济发展两系统之间具有很强的耦合关系,但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需继续探索实现竹溪县乡村旅游与县域经济的高水平耦合协调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在全国各地将旅游业作为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地区经济、促进本地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的形势下,组建新疆区域旅游产业集团,以大带小、创造旅游服务名牌、树立地区旅游整体形象,已成为一种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与西藏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曾先后五次发表谈话,就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作了集中、系统、具体的阐述,特别是早在1978年10月就指示开辟到拉萨的旅游线路,为西藏旅游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确定了奋斗目标。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我们要立足西藏的旅游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努力实现西藏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的历史性跨越,使旅游业成为西藏经济的强劲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保险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居民的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旅游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其消费占比不断增大。尤其1999年新的法定休假制度出台后,“五一”、“十一”和春节构成三个旅游“黄金周”,这一措施在刺激旅游消费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保险创造了极富潜力的市场资源,2006年7月,  相似文献   

9.
伊春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脆弱欠发达地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9,(5):228-230
旅游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之间的旅游将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则需要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本文先修正了引力模型,选择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西北线与西南线主要9个省会城市的2016年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次截面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采用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角色模型等指标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主要城市的经济联系网络与空间结构。旨在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在西北线及西南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旅游与金融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岳寻仙不觉远,一生好人名山游。”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化现象已有悠久的历史。旧时的旅游不过是骚人墨客、达官显贵借景抒怀,吟风弄月的代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时尚,并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尤其对云南省这样经济还不发达但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省份来讲,对增加外汇收入,加速货币回笼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号召.全区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我区发展,空间在县,潜力在县.后劲在县,出路在县,抓住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抓住了全区经济发展的大头。阳朔是以旅游为主的旅游县,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阳朔的经济发展.因而阳朔支行如何在阳朔旅游经济中发挥应有作用,如何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成为一个急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蔡海斌  胡波 《西南金融》2007,(10):55-56
目前,阿里地区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尤为突出。相比而言,阿里发展第一、二产业面临无法回避的局限性,但旅游文化资源却一支独秀,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立足阿里区情,深入分析了阿里在面临生态环境脆弱的困境下,应优先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并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经济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互动。这样既可保护生态环境,又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了许多人经常采用的休闲方式,大力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作为最绿色、最具效益的产业,旅游经济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黄金周假日旅游经济作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推动了旅游经济逐渐步入繁荣发展境地。但随之产生的"旅游井喷"、"旅游爆棚"现象却直接影响了黄金周假日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试图探究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全世界广泛关注气候问题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经济名词—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顺应了全球经济的整体变化趋势。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人类逐渐接受了这一新型的旅游发展方式。简单地分析了低碳经济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在低碳经济的情况下我国低碳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模式。  相似文献   

16.
符浩勇  李力 《海南金融》2009,(12):86-88
海南省文昌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文昌市旅游产业仍面临资金缺乏、金融服务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大金融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支持。本文分析了文昌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有利资源条件以及阻碍金融支持旅游经济的因素,提出了金融支持文昌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资金实力增强的条件下,努力寻求农业银行新的客户群体、新的信贷载体和新的效益增长点是我们今天必须正确面对的新课题。随着县域经济的客观变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待进一步推进和转型过程中,一些地方纷纷利用丰富的山水、人文和历史文化资源,大打旅游品牌,力做旅游文章,且正在形成一种旅游产业。本文就农行如何做好旅游信贷营销,顺应县域经济结构优化而优化农行信贷结构的潮流作些思考。一、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一)世界旅游产业突飞猛进。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点,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黄金产业"和"朝阳产业"。旅游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合,是生活水平达到一定  相似文献   

18.
体验经济发展迅速,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时代所衍生的新型旅游消费形式,对旅游产业大省的四川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而要加快四川旅游优化创新的步伐,努力开发出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的体验式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9.
体验经济背景下四川旅游优化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经济发展迅速,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时代所衍生的新型旅游消费形式,对旅游产业大省的四川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而要加快四川旅游优化创新的步伐,努力开发出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的体验式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0.
乡村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政府为了支持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给予了许多财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不少的挑战。文章在总结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为何需要财税政策的支持,指出乡村文化旅游财税政策的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