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年级学生在写人习作中,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比较空洞,要不千人一面,要不千人一事,编故事,说假话的学生占据多数。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不能走进生活,留心生活,仔细观察,用心积累,写作时无话可说,无言可表,只能人云亦云。根据这一现状,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研究出了写人文章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写作之前做好知识与方法的储备,在描写人物时有素材,有语言,会表达,显特点。  相似文献   

2.
许静 《中国西部》2013,(6):78-79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作文是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宗兴旭 《魅力中国》2010,(4X):92-92
目前,中学生中很少有人能写出内容实在、有智慧的文章,原因在于视野局限,思维狭窄,不善于思考,没有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时要树立"内容大于形式"的观点,文章应该立足于生活。  相似文献   

4.
文章的生成是头脑高速运转的结果,将生活素材经过头脑加工并最终诉诸笔墨,是一个复杂运思过程。只有合理的设计、安排、诱导、发掘,才能将生活中丰富的素材,转换成精炼、得体的文字。文秘写作课应将学生的生活素材融入题型设计,让他们有话说,有话写,结合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卢津源 《沪港经济》2004,(12):57-60
在文明社会,虽然奢侈和华贵只是极少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但这并不等于普通的家庭、平凡的人们就缺乏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精致的生活是以人们的态度来体现其实质内容的,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感到温馨无处不在,情趣皆可升华。 咖啡便是不少人很难舍弃的雅致享受。曾有人这样说:"咖啡,是普通人的黄金!因为,它能像黄金一样,给每个人带来奢华、高贵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要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接触自然深入社会,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让他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在平淡中找新奇,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相似文献   

7.
李静霞 《魅力中国》2011,(3):119-119
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致就要让小学生扑向生活的“百草园”,从生活中求真、养善。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写作兴致,教师有意识地开展各项活动,引导小学生去关注社会,在他们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的体验活动中,提醒小学生带着思考去观察,留心那些他们以前没有观察到或观察不仔细的地方,这样更容易寻找到观察的重点,捕捉到与众不同的写作信息,使学生轻轻松松走进写作大门。  相似文献   

8.
何军 《发展》2010,(1):135-135
所谓感悟,就是让学生面对现实生活,在思想上、心灵上深深地震撼,受到感动,在感受和感慨中悟出某种人生意义、价值或道理。它既是一个人的思想,也是一个人的智慧。人们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领悟写到文章中,无论是情感的,还是认识的,都会赋予文章活力,都会深深地打动读者。可见感悟是写作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习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生活情境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的融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11.
谢圣昌 《魅力中国》2013,(10):211-211
一、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1.1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文章虽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它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阅读文章就是一种重新再创造。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同样说的是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是联系着的。如果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那么更能让学生积极完成再创造。  相似文献   

12.
课余生活在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当前高职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课余生活。本文从高职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出发,分析高职学生课余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如何在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中进行德育引导。  相似文献   

13.
张霞 《新西部(上)》2013,(7):189-189,177
生活是数学教学的不竭源泉,中学数学教学应从生活中引入数学概念,用数学应用解释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同时运用实习作业让学生体验数学,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再把数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王志斌 《魅力中国》2009,(5):132-133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践生活化教学,就是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人们常常违反的逻辑错误进行了分类阐释,提出如何避免逻辑错误:留心观察,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常识;学校要加强逻辑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要认真学习逻辑知识,主动提高自己的逻辑素养;从思维习惯上来说,要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避免逻辑错误,要注意勤奋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任何教育都超不出生活的领域,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主张重视儿童从生活中学习,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也重视"儿童的生活世界".同样美术教育也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从而使学生追求美,探索美,表现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我进行了"美术教学与生活链接"的研究,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将"两个世界"链接起来,美术教学"生活化",将生活中的现象有机地与教学内容融合.  相似文献   

17.
王志斌 《魅力中国》2009,(2):119-119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践生活化教学,就是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胡如芳 《魅力中国》2010,(18):104-104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这样既不与生活相脱节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和生活紧密相关,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实践、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杨莉 《魅力中国》2014,(18):208-208
本文通过阅读、新闻、兴趣爱好和身边人与身逸事四个部分来论述高考作文素材应回归学生的生活,要求救师把目光放到学生生活中,引导学生挖掘他们生活中的高考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20.
袁凤梅 《魅力中国》2013,(22):248-248
一、“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 英语学习的生活课程资源,指学生生活中与英语学习密切相关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所有要素。英语教材的编写已经充分考虑到要接近学生的生活,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生活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