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明清之际以郎世宁为代表的西洋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文理念和文化艺术.同时,传教士画家在坚持西洋绘画技巧的同时也接受了中国绘画的审美观念,融合了中国水墨画与散点透视的技法,促使了清代宫廷绘画"中西合璧"新体画风的形成,展示了中西文化的冲击和艺术交流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何广庆 《魅力中国》2010,(4X):187-188
任何一种语言形态的创造,必然与艺术的客观规律和审美标准紧密联系。中西方绘画创作观点的差异,就决定了两种艺术绘画语言的多样性。随着不同文化的不断碰撞与融合,使得绘画创作获得了发展。本文通过综合比较中西方绘画语言的多样性,阐述了绘画语言对服务于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二十世纪末回顾绘画的百年历程,一切都看得更清楚了。对刘国松的绘画自不例外。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神州大地便步入了历史转型期,从古代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化。社会结构、文化理念、生活形式以及视觉观念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革故鼎新之中。刘勰说过"文变染乎世情,兴废关乎时序。"一向被国人视为"文之极"的绘画,也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变革的内部需求,是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绘画的极端守旧,只知摹古,无所创造;促成变革的外来刺激,是国门开放后西方文化艺术的挑战,千姿百态,新构层出。于是,中西文化的冲突、交流与融汇,为变革中的我国绘画带来了新的机遇。虽然阻碍变革的守旧势力依然十分强  相似文献   

4.
试论现代西方抽象绘画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必然涵盖文化和谐,文化和谐是一种多元兼容.诞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抽象绘画艺术,以其自身独特的魄力和强大的生命力,绽放在绘画艺术的百花园中.应该学会欣赏抽象绘画点、线、色、形独有的表现力,学会理解抽象绘画丰富的象征手法,在多彩的艺术世界感受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5.
辽宁民族民俗活动大都是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们在岁月的沉淀下成为体育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归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舞蹈"、"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类"和"民俗"类.这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体育活动的记录和承载,是继承、 传播和弘扬体育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后人所需的文化营养和精神财富.调查研究上述辽宁传统体育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辽宁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对于辽宁乃至全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时间与空间观念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东西方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两者在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层面上出现了某些差异,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时期又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中国与西方的几个现代流派的比较,在时间与空间的表现上对东西方绘画的异同点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7.
艺术设计是西方工业化进程的直接产物,它以德国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艺术教育为起点,以"包豪斯"为发源地,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并迅速在全球得到传播和发展.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吸收西方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俄罗斯写实绘画体系的影响,这两种体系的合流,加上我过特有的艺术历史、艺术文化和地域差异,形成了我们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当然这个现状是动态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诚信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人伦诚信",西方诚信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契约诚信".我们在吸取西方法律文化中契约诚信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中西方诚信文化的互动整合,建立一种以法律制度为保障的现代社会诚信文化体系,将有助于人们提高对诚信的信仰,有助于克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从而切实解决好我们面临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9.
水墨身份     
吴剑 《宁波通讯》2012,(24):64-67
水墨曾经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最重要的载体,有着渊源深厚的文脉传承。自20世纪以来,作为中西文化碰撞的"改造物",中国画进行了多向度、多维度的探索,尤其是85’新潮之后,中国美术受到西方现代、后现代的挤压,力求寻求自身在国际中的文化身份和地位,水墨也难逃离其中,它试图通过自身语言的转换获得一种崭新的视觉力量。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社会从主流文化向多元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激进的社会思潮引发教育社会学者对教育功能的重新思考,西方"新"教育社会学应运而生。一方面是对传统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及路径的突破,另一方面以知识社会学、文化再生产、社会抵抗等理论为依据,批判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新"教育社会学及其发展历程是对西方教育发展的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蔡宇 《黑河学刊》2004,(3):45-47
<边城>中王团总家的小姐的"碾房陪嫁",始终是笼罩在翠翠身边和翠翠与二老的爱情中的一个阴影.从文化意象的角度分析,在"翠翠-碾房-王小姐"的关系中,对于翠翠所代表的湘西苗族文化传统而言,它代表着唯实唯利的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侵入;在"二老-碾房-王小姐"的关系中,它又是个封闭、循环的意象,将水的线性流动转换成石碾的周期循环,可以看作是汉族文化的象征;而在"二老-碾房-渡船"的关系中,"渡船"是苗族文化特殊性的象征,"碾房"则是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普遍性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在是不是买房出手好时机"而做的民调,大家的回答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二类是"继续持币观望",最后一类是"看不明白,信号错乱".数据显示,选择第三类的占到了61.97%.除去现在要出手的20%,持"继续持币观望"和"看不明白,信号错乱"态度的占到了80%.除了房地产调控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任志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政策不明,没有一个好的经济预期.  相似文献   

13.
"直觉"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梁漱溟先生的早期中西文化比较观中,"直觉"是西方文化中和"理性"一样举足轻重的概念。梁漱溟先生的中西文化比较是为了为在西方文化独霸天下的二十世纪为中国文化求索初一条出路,而"直觉"正是这个出路的"钥匙"。本文从梁漱溟先生的早期中西文化比较观中研究"直觉"这一概念。并论证"直觉"概念在他的文化比较观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巫文化的渊源、内涵以及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巫文化是上古时期人类在繁衍生息、推进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种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原始文化.巫文化从"人的自然化"、无羁想象与浪漫精神,以"和"为美等多种形式中体现出了许多华夏的美学特征.为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音乐与舞蹈艺术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透过对艺术家自画像这一人类历史文化现象的研究分析,揭示出艺术家自画像背后的意蕴。艺术家的自画像是艺术史上一处不被后人重视的田园,这里曾流淌过许多艺术家辛勤工作的汗水。也是艺术家们内在的情感、精神、意志的、内心的独白,流露出他们对交流的渴望、对生命的眷恋。  相似文献   

16.
戏曲与歌剧同属于舞台艺术,既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又存在着"质"的差别.前者所代表的是中国戏剧的重要表演形式,后者所代表的是西方戏剧的重要表演形式.由于其彼此所依托的哲学思想和深厚文化背景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西方戏剧自古希腊以来,根据"对行动的摹仿"这一定义,形成了"写实"的戏剧艺术体系,而中国戏曲则继承了诗词、绘画创作中重视写意的传统和美学界想,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的戏曲艺术体系.本文试从各自的文化背景人手,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探究两者的异同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西方玻璃中的世界是一个注重视觉影像、眼睛观看的外向的、透明的信息文化世界,借着玻璃的敞亮西方人实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革命。不透明的中国陶瓷及其相生的信息、文化传统使中国人困顿于“神秘”思维,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化的要求恰恰相反。一定意义上,西方玻璃与中国陶瓷的生产、使用体现了西方与中国的两类不同的信息和文化传统;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度的进化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18.
波普艺术是王广义延续全今的创作领域.作为一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而后在美国发扬光大的现代艺术流派,波普艺术是西方社会流行文化极度膨胀.无孔不入的直接反映.主要以大量日常视觉图像构成画面.作为中国波普艺术的最早实验者和中国上世纪90年代政治波普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王广义极为敏感地领会着波普艺术的核心内容.他将"文革"时期的工农兵大批判图像与当今流行的可口可乐.化妆品图像结合起来,尽可能剔除所谓绘画性.向人们直陈一种当代生活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意义上说,美术馆(art museum)产生于18世纪中后期的欧洲.我国则是在1936年8月"国立美术展览馆"于南京竣工才开始进入国人视野.它的最初功能是收藏、研究、展示人类艺术精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公共意识的加强与普及,它的"教育"与"交流"功能逐渐显化,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美术馆的"教育、交流"使命更加突出.而画廊(galleny)最初在古希腊被称作"柱廊"或"门廊",是陈列绘画和珍宝之处.16世纪西方把搜集到的绘画陈列于府邸的回廊或贵族邸宅,画廊开始形成.直到19世纪人们将收藏、陈列或销售美术作品的场所称之为画廊.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巴泽曼教授的名著<管理决策中的判断>出了第7版,他将人们在管理决策中常见的判断错误归纳为三类.其中第一类是"可得性启发式偏差",简单地说就是:那些容易同忆、便于从人们记忆中提取的信息,往往容易导致决策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