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政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如何适用法规,无论是依据一定的法律解释方法所获得的法律规范即大前提,还是根据法律所确定的案件事实即小前提,都是用来为行政决定提供支持性理由的,在这个意义上,法律适用过程也是一个法律证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分析路外伤亡诉讼案件发生的原因和重要法律问题,提出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和加强路外伤亡事故处理队伍建设,把握时机、着重调解,主动掌握这类案件的铁路法院管辖权,由公安机关确定当事人侵限行为的违法性质等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有关交通事故的赔偿诉讼中,随着《道路交通安拿法》、《道路变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施行,涉及保险公司的案件日益增多,由于诉讼理论上以及司法审判实践中,对于有关法律规定的理解和认识存有差异,因而.各地法院对于这类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无论是在程序还是实体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在有些方面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有必要从法律规定以及诉讼法理的角度,对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中与保险公司有关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1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93次会议、2001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90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适用司法解释办理案件,现对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自发布或者规定之日起施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 二、对于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  相似文献   

5.
法官的价值取向渗透于法律解释的全过程,法律文本和法律事实的解释以及案件的判决结果都受它的影响。一个社会的政治理念、文化传统和法官的人生经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法官的价值取向,成为法官价值取向的根源。我们应当全面认识价值取向在法律解释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它的正面作用,尽力避免它的负面作用,使价值取向更好地为法律解释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铁路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新的铁路运输体制的逐步建立,铁路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任务越来越重,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铁路公安经侦部门机构设置不健全,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备,人员配备不得力,装备设施落后等诸多问题表明,铁路经济案件侦查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打击铁路经济犯罪的需要。因此,如何改革铁路公安经侦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铁路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7.
铁路运输企业路外伤亡诉讼案件的妥善解决,是关系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铁路运输企业路外伤亡诉讼案件解决方案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法律、司法体制及时代背景,总结铁路运输企业处理路外伤亡案件面临的问题,提出强化证据意识、快速处理、调诉衔接、事故防范、加快法律适用研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路路政案件办案标准与法律适用》一书于2008年11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定价35元。 本书为公路路政案件实务而写。针对目前公路路政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和理论体系内弥补的办法。本书两位作者:颜世晔、肖扬,一位是高校教师.法学硕士.理论功底扎实;一位来自路政执法一线,法学学士,办案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长途汽车上频繁发生盗窃、行骗、抢劫等案件,司乘人员承担赔偿责任的事例屡见报端。一次次用巨款买来的沉重教训,为客运部门敲响了警钟:承运人,你肩扛着法律的义务,不履行义务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不保证乘客在运送过程中免遭意外伤害,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在诸多此类案件中,笔者摘选数例,期于对承运人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拔、提、摆、拆”等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行为,因其具有发案率高,涉及面广,危害大,实践中对其对列车行车安全的危害程度的认定极为复杂、困难等特点,而被称为铁路“五类典型案件”。分析、比较外国刑法和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法律体系本身的疏漏、法律规范的不明确、理论上的误读是造成实践中对“五类典型案件”危及铁路行车安全行为罪与非罪判别标准失当的重要原因。“关、拔、提、摆、拆”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案件,如果判定其行为足以使火车发生倾覆、毁坏危险,自然应按破坏交通设施罪或破坏交通工具罪进行认定;即使没有或不足以使火车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是否造成人身伤亡、重大财产毁损,造成线路的毁坏和危及铁路设施附近或周围地区的行人安全,造成紧急停车、中断行车等严重后果,同样是判别“关、拔、提、摆、拆”危及铁路行车安全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铁路 2 0 0 1年春运部分客车票价上涨引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剖析了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 ,认为铁路部门应强化依法行政意识 ,完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2004年第八期发表了安徽赵斌先生的《浅析旅客损害赔偿制度》一文。赵先生在文中指出,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应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文件的先后颁布实施,道路运输旅客损害赔偿所适用的准据法在三个月内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法律文件,  相似文献   

13.
法律公正的标准应当是:第一,最终的调查认定结果客观真实,对行为人的处罚适当对等,且能体现社会文明和人道主义,伸张了正义,恢复了社会心理秩序。第二,法律有事先确定的能够公正解决冲突的规则和明确的可操作的程序;法律的适用能够做到无偏见地严格地适用公开的规则,平等地对待每一方当事人,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具体的案件。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完全统一,是实现法律正义的最佳状态,但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这种完全统一始终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于是正义的救济就成为一个无奈而必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关于刑事二审案件应开庭审理的规定留有缺口 ,既不合理、又不科学 ,也不符合我国基本法律原则和法治精神。作者主张对刑事二审案件应一律开庭审理 ,同时还应从立法上和审判实践 ,认真解决二审案件开庭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管理》2007,(6):76-76
为依法惩治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的犯罪活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现对办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道路运输》2007,(6):41-41
为进一步贯彻《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和《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我国道路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方便广大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执法水平,交通部公路司审定出版了《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典型案例评析》一书。该书精选34篇道路运输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典型案例,每篇包含案情简介、案件复议(诉讼)过程与结果、本案评析、法律适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鉴定人是指根据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运用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的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明确指出鉴定结沧是七种证据之一。可见,鉴定结论的制作者鉴定人是很重要的诉讼参与人。由于鉴定人既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也不是负责审理案件的司法官员,又不同于证人,因此,他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诉讼参与人。基于鉴定人在参与诉讼活动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根据法律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践,我个人认为,鉴定人应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8.
Q我们在日常执法办案的过程中,很多情况都需要通过《道路运输条例释义》来对案件定性。请问在《道路运输条例》修改后,2004年5月第一次印刷的《道路运输条例释义》可否继续适用? A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能够当作法规适用的法律解释有两种: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立法解释同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力,因为作出立法解释的是立法机关,也是法律的制定机关,因此他们的效力是等同的。司法解释是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时候,结合客观实际作出的解释,其运用于审判、检察等司法活动的实践中,效力也是很高的,但是从法理上来说,司法解释效力低于法律。  相似文献   

19.
宋平 《交通企业管理》2006,21(10):41-42
在分析证明责任分配之前首先介绍一下证明责任。“证明责任是指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构成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当事人因法院不适用以该事实存在为构成要件的法律而产生的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的负担。”在民事诉讼中,法官并不对每一案件都运膈证明责任进行裁判,只有在案件的法律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证明责任规则才发挥作用。所谓法律要件事实,是指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实。这些都是一些生活事实,只是民事实体法赋予它们具有法律上的意义。例如原告起诉要求被告偿还借款,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实就是本案的法律要件事实,该事实就能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借贷关系。  相似文献   

20.
清障论责     
当前,由于路面障碍物引发交通事故、导致诉讼纠纷的案件很多。此类诉讼中常常出现的争议焦点就是道路上的障碍物,谁才是真正的法定清理主体。对此,司法部门的判决存在不少版本,公路部门内部也莫衷一是。为了便于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本文从相关法律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