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美两国的商标保护比较杜希江,乔忠良近年来,伴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两国贸易摩擦此起彼伏,中美知识产权问题已成为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两国的贸易和投资造成影响。商标权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下面对中美两国商标制度进行比较,以促进双方的理解与合作。商...  相似文献   

2.
王硕 《时代经贸》2009,(1):72-75
有关中美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要追溯到1979年7月7日签订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该协定第八条规定,每一方提供的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的保护,应与对方给予自己的此类保护相适应。此后,在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同时,两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争议也日渐浮出水面,成为中美双方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自1989年至2006年的17年间,就知识产权问题中美双方有过多次较大规模的谈判和较量。  相似文献   

3.
中美就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协议中美两国代表于2月26日在北京就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使双方避免了一场贸易战,也结束了中美关于知识产权问题长达20个月的磋商。2月15日开始的第九轮中美知识产权磋商于2月26日结束,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和美国贸易副代表巴...  相似文献   

4.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好坏不仅对中美两国,就是对整个国际社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双方各种关系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又是重中之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中又涌现出一个重要的标志产业,即知识产权经济。知识产权的获得和保护的好坏己经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目前沸沸扬扬的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之间的iPad商标争夺案是一个很特殊的案例,但对我国的企业具有很大的启示,本文将通过对iPad商标一案对中美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展开研究,并分析其中对我国企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就知识产权爆发过两次激烈的争端。第一次争端以1996年1月17日双方签署《中美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为结束。第二次的结果是在1995年2月26日达成了《中美知识产权磋商协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爆发多次知识产权争端,一波三折,持续至今。我国企业遭遇到的美国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涉及范围越来越广。鉴于这种情况,本文从两国知识产权争端的起源出发,进而分析两国对争端的态度,以及争端的实质,最后提出我国积极应对知识产权争端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美贸易从最初的贸易不平衡到反倾销、反补贴再到知识产权保护和劳工标准,中美贸易摩擦经历了不断演化和升级。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的频繁发生,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将影响到中关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探究其原因及主要特点,分析贸易摩擦给两国带来的经济效应,将有助于预测两国贸易摩擦的未来走势,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消除或减少中美贸易摩擦,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中美政治经济关系,改善中国全球政治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雷俊生 《经济论坛》2003,(20):44-44
平行进口又称灰色市场进口,是指一项知识产权在两个国家同时受到保护,一国进口商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授权,从另一国知识产权人手中进口销售受该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货物。对于专利的平行进口,虽然有些国家设想在国内立法中将平行进口作为专利独占权的例外,但在国际上已基本达成共识,授予专利权人以进口权,然而各国对商标的平行进口却看法不一。商标是指区分一个企业和其他企业的货物或服务的标记或标记组合。平行进口在商标方面是指未经外国代理商许可,第三人自行进口销售正宗商标商品,它的实质是商标权人权利用尽的范围问题。对商标权人的…  相似文献   

9.
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了历史性转折,两国的经贸关系也随之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1989年美对我国实行“制裁”,使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然而由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及贸易上的相互需求,双边贸易及经济合作经过短暂的低潮后再度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前年,我相继与美签订了知识产权、市场准入和禁止劳改产品贸易的三个谅解备忘录,解决了困扰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些难题,缓解了中美贸易摩擦,从而推动了两国经贸关系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一、双边贸易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的1979年到1992年的13年中,中美双…  相似文献   

10.
从中美知识产权冲突看中国知识产权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美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和冲突,加速了中国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进程.近年来,伴随着中美贸易逆差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凸现,知识产权保护又成为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WTO框架下,存在更强的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力量.中国正处于走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过渡中,尊重知识产权的贸易自由化应该是中国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不断出现。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民币升值”、“反补贴”四个方面,而产生摩擦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如何看待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已成为影响未来几年中关经贸关系乃至两国外交关系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美贸易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经济师》2008,(8):22-23
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市场,第二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而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对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2007年的两国贸易关系来看,呈现两大特点:发展迅速,互惠互利;摩擦增多,此起彼伏。两国双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但两国在贸易中双边摩擦接连不断,还比较尖锐。2007年中美经贸热点主要集中在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反倾销和反补贴以及337调查问题上。  相似文献   

13.
中美经贸关系剑拔弩张冲突和调整将是漫长而广泛的过程剑拔弩张2月4日上午,美国政府贸易代表米基·坎特在华盛顿说,由于美中两国未能在中国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问题上达成协议,美国已决定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对从中国进口的35种、总价值10.8亿美元的商品征收1...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使各国商标的保护从国内走向国际成为必然。加强商标国际保护已是各商家和立法、司法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加强商标国际保护的必然性 商标法是一部国内法,商标的保护原则上是国内商标法的主要功能。但随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特别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支柱之一,成为多边贸易体系的一个主要部分。仅凭国内法在一国地域内对商标予以保护,已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对商标的保护,特别是商标的国际保护,应加强商标涉外保护意识。 另外,…  相似文献   

15.
研发强度是创新投入跨国比较的主要指标,也是创新激励政策的重要目标,在中美竞争背景下对两国制造业研发强度进行比较研究意义重大。利用OECD商业企业研发费用数据库2010—2019年数据首次测算了中美制造业总研发强度和分产业研发强度及两国差距,通过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分析中美差距的来源与成因。测算结果表明,中美制造业总研发强度存在较大差距且在2010—2019年间无明显改变,分产业研发强度及变化特征中美迥异;分解结果显示,总研发强度中美差距主要归因于中研发强度产业研发强度差距较大且高研发强度产业差距不断扩大;两国分产业研发强度典型特征迥异主要源于两国发展阶段存在“代差”和制度政策差异,应对中美竞争应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保持低研发强度产业研发投入适度增长、中研发强度产业快速增长和高研发强度产业重点领域超常规增长,缩小两国差距并逐步赢得中美竞争主动权。  相似文献   

16.
中美贸易从最初的贸易不平衡到反倾销、反补贴再到知识产权保护和劳工标准,中美贸易摩擦经历了不断演化和升级.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的频繁发生,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将影响到中关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探究其原因及主要特点,分析贸易摩擦给两国带来的经济效应,将有助于预测两国贸易摩擦的未来走势,拽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消除或减少中美贸易摩擦,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中美政治经济关系,改善中国全球政治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年薪构成,年薪支付方式、年薪额度、年薪绩效考核、年薪激励效果等方面对中美两国企业家年薪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其企业家年薪制的 影响。最后对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标权是商标法的核心问题。《巴黎公约》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下的知识产权多边国际公约没有对商标作出具体的定义界定。TRIPS协议则第一次对知识产权的商标做出了具体规定。各国对商标法的研究明显地停留在了以TRIPS协议为参照物的比较研究上,以至对TRIPS协议缔结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发展所面临的特定历史条件不能及时领悟,因此我们应当在肯定它的同时对它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方静 《时代经贸》2010,(22):70-70
中国加入WTO后,中美间的知识产权争端日益增多。本文从中美知识产权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两国之间知识产权争端的实质,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收支表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异同点在国际收支表中体现出来.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三个项目,发现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中美两国经济现状的特点及问题,并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