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今年,福建、广东、上海、浙江等主要劳动力输入地.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去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首次承认我国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民工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2.
透视浙江"民工短缺"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民工短缺的直接原因是劳动力价格偏离、就业环境和大量民工缺乏技能造成的。并不意味着整个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改变。浙江劳动力市场供求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不会出现全面性和持续性的民工短缺问题。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的民工短缺。不会影响浙江总体经济增长的面和速度。但长期的负面影响需要关注和预防。特别是技工短缺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民工荒”给我们带来惊喜今年,福建、广东、上海、浙江等主要劳动力输入地,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去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首次承认我国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民工短缺”问题。“民工荒”让劳动管理部门感到意外,让用工企业感到头疼。“民工荒”现象也让一些人士感到担忧:这是否是一个信号,年复一年的“民工潮”就此退潮?沿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具有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一旦民工出现短缺,那些靠劳动密集型维持生存发展的企业会不会大量关门停产?这是否意味着支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陈思贝 《中国经贸》2009,(6):174-174
2008年“两会”的主题是“建设和谐社会”,如果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民工短缺现象引出的民工的待遇问题,让我们有了重新审视民工价值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机会。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国内投资大涨,推动劳动力需求量的骤然增加。但是,受到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力市场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这种信息,导致了“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5.
外来劳动力,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庆  封进 《开放导报》2005,89(4):13-22
2004年春天开始出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现象使得经济学界对民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某些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但就整个上海地区而言,目前并未出现所谓的“民工荒”。可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之内.上海如果要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现有的人口出生率和机械变动率以及产业结构的前提之下,户籍劳动力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都存在大量的劳动力缺口,而外来劳动力正是填补这一缺口、使得上海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源泉。因此,为了避免“民工荒”问题的困扰,上海应该在外来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给予外来劳动力合适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5,(4):B003-B004
民工短缺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普通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女工相对短缺。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广东现有的1900多万民工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但该地区正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地区。据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和一些专家估计,目前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其中:深圳现有民工420万,目前缺口约40万。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一个企业一旦出现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势必影响该企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如不能科学地解决好劳动力资源供给问题,就会制约整个市、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对珠三角“民工短缺”现象进行剖析。珠三角“民工短  相似文献   

8.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曾凭借其大量廉价劳动力成为“世界工厂”。如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却出现了民工短缺情况,很难想象中国居然会缺少劳动力?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号?  相似文献   

9.
单纯经济因素和中央减免农业税等富民政策固然是浙江劳动力短缺重要原因,但异地歧视、技能培训欠缺和非经济因素对改变民工流向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批量向东南沿海迁徒,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民工潮",农村几乎成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蓄水池。但在2004年,以往劳动力供给过剩的东南地区却出现了民工短缺的现象,"民工潮"突然变成了"民工荒",成了社会各界探讨的热点。大部分研究观点认为我国劳动力供给短缺的时代已经来临,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升级为资本密集型企业或技术密集型企业,以缓解劳动供需紧张关系。果真如此吗?"民工荒"是真荒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