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面对金融危机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西方国家以科技发展作为重要应对手段,积极调整科技政策,加强科技管理,加大科技投入,重视能源和气候变化,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我国"十二五"科技规划制订中,应该以史为鉴,以邻为镜,改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投入强度,积极发展能源和低碳科技,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对我国的科技发展作出战略性、前瞻性的部署。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科技与产业的转型及政策调整问题开展研究,有助于客观审视全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于破解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的发展困局、完善国家科技与产业政策以及促进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界定概念内涵、厘清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释我国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以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面对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H1N1)的袭扰,及时调整应对政策和措施,本文介绍并探讨了新加坡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和企业人才的培养,利用高科技手段及时研制出防治甲流的防护用品、快速检测设备等举措,以上政策和措施对我国科技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传导世界各国,中国作为出口导向型国家,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外需不足导致的出口下降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非常突出,因此,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从2008年以来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七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总体对促进外贸的发展成效是明显的,但是,其效应变化究竟有多大,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否是刺激出口的唯一选择。本文重点在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实证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刺激出口增长、拉动外需的效应影响及方式与方法,从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60年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及推行。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经历了曲折发展时期、恢复调整时期、改革创新时期。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主要特点,并对未来农业科技政策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6.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不利影响,瑞士仍然保持了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家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名列全球排行榜首,其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高的劳动效率以及科技基础的支撑作用功不可没.本文回顾了2011年瑞士联邦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着眼于长远发展的科技政策和措施,分析了瑞士政府国家科技发展管理体制调整情况,重点探讨了瑞士制定和实施新的国家能源发展政策、退出核能以及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政策,还评价了近年来瑞士联邦政府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全球经济科技贸易一体化步伐,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贸易的竞争愈来愈体现于科技实力的较量。针对这一全球性社会变迁趋势,世界各国都在抓紧调整和制定以提高国家竞争力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着力提高本国科技和生产在国际市场上的制高点,以推动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泰国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政府必须将创新和技术传播纳入国家总体经济政策之中,支持构筑国家创新体系。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概要介绍泰国政府促进创新战略的政策和措施。调整发展战略东南亚金融危机,泰国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8.
抑制过度投机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文章基于投机动力与预期的关系分析了我国房地产投机动力强劲的诱因。从防止金融危机角度提出了防止房地产业危及金融业的政策建议,从削弱投机动力降低投机预期收益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指出大力发展科技,削弱房地产投机动力,调整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能源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采用新能源政策来抵御危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是经济工作的重点,我国适时地实施能源结构的调整战略,抓住能源发展机遇,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达到新的经济平衡,解决能源与资源环境间的冲突,抢占未来制高点。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能源形势,对能源结构调整的进行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税收激励政策是政府支持技术研发的重要手段,对研发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如何运用好税收激励政策,是政府支持企业进行积极的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尽快走出“低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通过分析和总结日本研发税制改革过程,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现行研发税收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