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大观》2014,(8):69-71
2014年对电视领域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一年。4月15日,广电总局挥了挥手,电视传媒行业执行了10年的“4+x”时代即将彻底终结,这让电视传媒行业从业者寝食难安,所有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影视公司的工作人员都去开会,商讨对策,各大媒体争相解读。这一新政的声音刚落,6月9—13日的第20届电视节作为影视市场的晴雨表,新政的影响已经凸显。  相似文献   

2.
《商务周刊》2009,(17):57-58
《商务周刊》:2009年1月,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提出美国新能源政策,他任命了一批重要官员推进能源事务,包括华裔能源部部长朱棣文等,目前美国国会正在审议“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媒体称这一系列动作为“美国能源新政”,您觉得该新政出台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相似文献   

3.
《四川物价》2008,(12):42
阅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不久前在接受《华夏时报》专访时表示,中国目前需要采取罗斯福新政式的举措.实践凯恩斯主义的罗斯福新政对于当前的中国还是有重要意义的。中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实行了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金少策 《浙商》2008,(1):43-46
2008年1月1日,一部有可能改变数以亿计中国劳动者命运的法律——《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社会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劳动进入规范管理的时代,也意味着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终结。然而,这部法律甚至让华为、联想等为数不少的优秀企业感到“焦虑”。 虽然早有专家预言《劳动合同法》将带来“劳动者的春天”,然而面对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一大批企业却感到“寒意”阵阵袭来。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劳动合同法》是否有些超前于现实情况?没有“吃苦”就要“享受”?目前就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浙江还没有发生这种大规模辞退员工的不良风潮,但变着花样“暗战”新法的企业不少。 规避还是规范?许多浙江企业陷入了迷茫,也有不少企业开始积极实践。从长远来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可以促进企业转型,借势由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转向创新能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市场周刊》2011,(12):74-75
《周伦佑诗选》周伦佑 著 花城出版社,定价:16.00元 【导读】作为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重要流派“非非主义”的首创者、理论家和代表性的诗人.周伦佑的意义重要且丰富。我一直以为.周伦佑为代表的“非非主义“和他所主办的《非非》诗刊是当代中国诗歌史中的伟大暴动.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6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对中国绿线CEO廖杰远做了以《终结号码时代》为题的专题报道,事实上,廖杰远对于传统电话号码时代的终结之旅早已开始。  相似文献   

7.
张琢 《商》2013,(21):335-336
1921年三月下旬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海外视察员,29岁的芥川龙之介集众望于一身,踏上了长达四个月的中国旅行,其所到之处包括上海,杭州,苏州。扬州,镇江,南京,芜湖,长沙,武汉,郑州,洛阳北京,大同,天津。这是芥川龙之介作家生涯中唯一一次海外旅行,这个拥有深厚中国古典文化底蕴的年轻日本作家用其特有的洞察力将其所见所感悉心记录,回国后将笔记整理,发表了纪行文《上海游记》(1921)《江南游记》(1922)《长江游记》(1924)《北京日记抄》(1925)《稚信一束》(1925),1925年11月将以上纪行文收集起来,命名为《中国游记》,并以单行本的形式由改造社出版发行。同他之前创作的中国题材作品不同,这是芥川第一次直接接触中国的社会,文化,风物,赤裸裸的目睹和观察被列强欺辱下的落后衰颓的近代中国。芥川作为当时文坛上不可小觑的巨匠,在《中国游记》中的吐露的不满和微词也在当时那个水深火热的时代引起了中国很多学者和知识分子的愤懑以及反感。以至于许多被激起民族情绪的中国作家奋笔疾书地发表了颇多关于芥川的否定评价。从上个世界20年代开始,我们对《中国游记》的看法始终否定偏多,很多学者依然认为芥川以一个先进国国民的高姿态来俯视被西洋人特别是日本人欺凌下的落后无助的中国,他在故意用挑剔的眼光苛责的语言污蔑中国轻视中国人,歪曲中国人的形象,特别是用当时盛行的“东方主义”趣味来品评中国,这部纪行文集长期以来被视为一把冷漠的利剑,毫不留情的刺痛中国读者的心。但是最近几年,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国内对于《中国游记》的评价逐渐摆脱曾经动荡年代的阴影而趋于客观。很多学者从客观甚至积极的一面看待《中国游记》中流露出的中国观。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征兆,暗示着我们开始跃出狭隘民族主义的视角,克制激进的民族情绪,静下心来更为深刻的阅读理解《中国游记》和芥川字里行间吐露的那些隐晦的情感。他是一位不仅拥有优秀创作才能的作家,而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新理智派”特有的冷静和理性。他不同其他有过中国之旅经历的日本作家,在充斥着“溢美之词”的背后隐藏着对中国真实状况的无视和冷漠,芥川在文章中尽管处处皆是讽刺,确是源于对中国充满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尤其是对有着深邃智慧和美感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憧憬和喜爱。  相似文献   

8.
《财经论丛》2006,(4):F0004-F0004
日前,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人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财经论丛》荣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这已是我校学报连续第三次获此殊荣。同时,《财经论丛》已被评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核心期刊等。  相似文献   

9.
“王新元是中国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吗?”在多年前为他的第一个设计师品牌“新元”牌痴迷的女性眼里,在被他的《走进东方》、《不是我,是风》、《天一夜宴》等一个又一个轰动的时装秀震撼的观众眼里,在其最新推出的“路易丝漫”忠实的消费群里,以及与他接触颇多的时尚记者和业内人士眼里,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无论怎样,在中国服装界,自从 1985年他出道以来,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并每次都能成为焦点。 他的第一句话“中国服装将因我而改变走向”的话,不知引起了多少视谦虚为美德的同胞们的“烦”感。 15年前,同大多数…  相似文献   

10.
《报业中国》姊妹篇《期刊中国》于2003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隆重出版。这是一本敢于冠与“中国”两字的超长篇调查报告,是第一部“公开描述中国期刊业竞争和内幕的书”,第一部“全面扫描中国期刊业现状和趋势的书”,第一部“深入思考中国期刊业发展和战略的书”——这是学者们站在行业高度对它的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表达了邓肯在中国TMT行业十二年创业历程的苦辣酸甜邓肯第一次从香港来内地旅游是1993年。中国新奇的变化抓住了他的注意力。他发现虽然内地的人们当时并不富有,但人们眼中、脸上流露出的强烈抱负与活力让邓肯异常兴奋。同时,他尤其为中国落后的电信设施而震惊,这促使他萌生了在中国创业的念头。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在新浪还是雅虎,李建复都是以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出现,而他的梦想是作一个创业者那是一个疯狂的时代。那是个疯狂的让年轻人充满梦想的年代。那是一个奇迹,是民歌的经典,但又终结了民歌,终结了经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年里,台湾有一个“天水乐集”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人车志     
从何敏到何味奇.再到何晟铭.15年他改了3次名字,每次改名都面临不同的际遇。1995年出道的他还叫”何敏”.是当时红极一时歌唱组合”中国力量”的主唱;1998年参加完央视春晚之后,他选择了单飞,改名“何味奇”,并一度沉寂之后转战幕后;2007年,他变身为“何晟铭“,并凭借一部穿越剧《宫》爆红。就连何炅都感慨.他是唯一一个用不同身份上了三次《快乐大本营》的人。  相似文献   

14.
文杰  邓林 《商界名家》2003,(9):35-37
一个被誉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和中国互联网领域“新经济英雄”的CEO,一份从零起步几度“出局”历时5年仍让他痴心不改的B2C事业……  相似文献   

15.
第二季     
《新财富》2013,(10):12-12
8月底在中国上映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被有些人拿来和郭敬明的《小时代》作比。大萧条终结了菲茨杰拉德的爵士时代,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爆发5年后,浮华的小时代依然坐拥亿万粉丝。  相似文献   

16.
他比想象中还要儒雅。在他的言语中,你很难找到偏激的辞藻,但他同样具有无法抗拒的亲和力——这正如他所弘扬的儒学文化一样。他是华人世界的文化旗手,是享誉世界的儒学大师。在西方“中国学”的摇篮——燕京学社75年的历史上,他是第一位黑  相似文献   

17.
吴志菲 《商业科技》2013,(31):38-43
他是将西方发展经济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位学者,他撰写的《发展经济学》是中国第一部研究此学科的专著,他首次提出“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他,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是一群被称为“金蜜蜂”的“蜜蜂型企业”团体亮相的辉煌瞬间。 这是在这片古老土地上60家上榜企业第一次以责任的姿态向世人展示风采的经典时刻。 2008年4月25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史上会记载下这个日子。 这一天,由《WTO经济导刊》、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联合主办,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日本社团法人海外事业活动关联协议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由《WTO经济导刊》主办的“2007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也同时发布。  相似文献   

19.
皮尔斯在他的《生命的折现:消费时代》中将美国30年代视为个人时代的终结,在他看来,此时普通的一生已经完全可以被计算出来。除了那些命运不错的暴发户,每人都被有限的机会和生命限制住了。“挣有限的薪水,消费有限的资源”,被用来解释普通人的生活,这也被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所证明。按照皮尔斯的思路,不难计算出今日国人一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杨纪琬奖学金设立为纪念杨纪琬教授、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促进我国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由李勇、建熙等同志发起,经财政部同意,“杨纪琬奖学金”日前在京设立。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出席了“杨纪琬教授会计奖学金”新闻发布会。作为新中国会计制度重要的奠基人,杨纪琬教授为我国会计制度50业企业会计制度》到后来的《成本管理条例》,再到80年代的《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和我国第一部《会计法》,直到90年代的《注册会计师法》、《企业会计准则》,无不渗透着他的心血。至去世前,他仍然关心着会计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