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对旅游业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完善的旅游法律制度可以使旅游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都有章可循.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立法模式的困惑,介绍了日本旅游业立法的模式,提出结合我国国情,合理借鉴日本旅游业立法的模式,构建我国的旅游法体系:制定旅游基本法;修改旅游单行法规;在相关的法律中加入与旅游业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熊文钊  吴旸 《旅游学刊》2012,27(12):3-5
旅游业近几年来快速发展,同时,因为缺少专门法律的规范,旅游市场的矛盾也曰趋尖锐.世界上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旅游法律.旅游法曾列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国务院立法计划,但由于当时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且当时我国法治发展相对缓慢,导致旅游法草案未能提请审议.八届全国人大以来,社会上要求制定旅游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后,于2009年12月牵头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23个部门和有关专家成立旅游法起草组.  相似文献   

3.
曾坚 《旅游学刊》2013,(8):25-27
经过30多年的酝酿,《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于2013年4月25日公布。该法第一条明确了立法宗旨:"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立法宗旨的排序不是随意的,将旅游者权益保障放在第一位彰显了这部法律最重要的立法思想,也即从人的角度去做出制度安排,这是符合当代法律精神的。不过,《旅游法》并未明确界定什么是旅游者。  相似文献   

4.
论坛撷英     
《福建论坛》1991年第12期刊载唐德鹏题为《我国旅游业利用外资的分析与思考》的文章,指出我国旅游业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应当实行倾斜政策,引导外资投向近期内急需加强的部门和地区。即一是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和鼓励外资投向旅游资源开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千万人次”级的旅游输出国,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业处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在旅行社的管理上,日本奉行自由竞争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形成了既高度发达又相对有秩序的市场格局。《旅行社法》作为日本政府管理旅行社业的基本法律,系统体现了日本式旅行社管理的特点,是一部有参考价值的法律。本文将侧重讨论日本《旅行社法》的基本框架,分析其立法特点,最后简要讨论我国旅行社立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首邵《旅游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我国旅游法制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其重大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使我国旅游业有望结束在国家层面无法可依的现状.虽然迄今国务院已颁布实施了《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国家旅游局颁布实施了《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等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各省、市、自治区等也都颁布实施了旅游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旅游法规,但是,由于我国在国家层面一直没有出台一部旅游基本法,使得我国旅游产业在整体上缺乏总体发展规划,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规范,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缺乏国家层面的制度性规定,旅游资源的破坏时有发生,侵害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各级政府尤其是旅游监管部门因无国家层面的法律可依,对旅游业中不少的旅游乱象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7.
8月27日,《旅游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旅游业界欢欣鼓舞.笔者从事旅游法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自然也对旅游法的正式出台满怀期待. 旅游法在起草之初,社会各界在该法的定位上曾经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它应当是旅游产业促进法,也有人认为它应当是旅游合同法,还有人认为它应当是旅游行政管理法.笔者以为,这30多年我国旅游发展和腾飞的实践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的是一部促进和保障我国旅游和旅游业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宪法",是我国旅游领域的"根本法".细读草案,笔者欣喜地发现,该部草案确实体现了立法的这种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旅游立法经过多年努力,最近才纳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旅游法(草案)》通过之前,旅游部门没有执法权,因此国务院41号文件要求"旅游、工商、公安、商务、卫生、质检、价格等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这样旅游发展才有保障. 我们期待《旅游法(草案)》可以协调以下几种法律关系:旅游资源管理者和使用者之关系;旅游者和接待地居民之关系;旅游消费者与旅游产品提供者之关系;公共物品与私人产品提供者之关系;公共部门间协调一致为国民和海外游客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府际关系;最后是政府旅游与非政府组织之关系.  相似文献   

9.
《旅游法》草案于8月27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和广大旅游者一直期盼的《旅游法》终于浮出水面。观点一:《旅游法》草案的最大特色是保障旅游者权利。评析:本次《旅游法》起草工作从2009开始至今约三年时间,期间不断被公众追问的一个问题是该法是否有必要制定。之前颁布的法律主要集中在旅行社行业,法律的形式主要是法规和规  相似文献   

10.
201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草案)》(以下简称《旅游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是我国旅游业界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旅游法(草案)》历经30余年漫长的过程,终于进入了关键性阶段,这与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健康发展密切相关,是我国旅游业界共同努力实践和总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旅游吸引物权兼具旅游行业属性与法律属性,所以从单一的学科出发不能全面认识旅游吸引物的权属问题.旅游吸引物内容复杂,涵盖不同属性的物,无法从法学方面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通过立法或修法赋予其法律地位,而应充分挖掘现行法的价值,营造法律适用的旅游业环境,加强旅游行业法治建设.更好的解决方法是充分利用现有法律规定分析旅游吸引物的内涵和法律属性.解决此类问题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分解旅游吸引物这一整体,将其按属性分类,不同的旅游吸引物归类于不同部门法解决;二是明确由旅游吸引物产生的知识产权收益是引发旅游景区商民冲突的本质原因之一,保障景区居民的知识产权收益权利.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我国旅游法制建设开始起步并快速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在短时间内初步形成旅游法体系,但目前旅游法规立法层次偏低,法律法规的效力受限.针对这一情况,不少业界专家认为应尽快制定旅游基本法以推动旅游法制建设,然而至今旅游基本法的立法前景仍不明朗.笔者认为,从立法传统上讲,我国的旅游基本法不可能是日本的<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和美国的<美国全国旅游政策法>式的政策昭示类型的法律,如果没有比较成熟的基本理论研究结论支撑,旅游基本法很难出台.  相似文献   

13.
对“入世”前景下中国旅游业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维佳 《旅游学刊》2000,15(5):15-20
本文通过对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探讨了现行中国旅游服务业法律体系在“入世”的前景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而提出了中国旅游服务业当前所应进行的几项法律建设内容,即1.尽早建立起完整的旅游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制定《旅游法》。2.根据WTO规则补充、修订和完善现有的旅游服务立法,使之提高到GATS框架下承诺的水平。3.依据GATS有关尊重各国政策目标、照顾国家发展水平的原则条款,争取有序开放的环境和条件。4.促进相关领域自由化进程与旅游业开放的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分析,世界各国旅游立法有不同的模式,关注点不尽相同.与其他各国旅游立法相比,我国旅游立法的最大亮点,体现在以人为本,将公民的福祉放在首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第一,《旅游法(草案)》的立法宗旨,宣示了对旅游者权益的保护;在章节构架、内容布局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旅游法坚持以人为本,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对旅游者权利的规定无论在内容和保护力度上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体现了国家对富裕起来的人民渴望过上美好生活愿望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旅游法之路在何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劲柳 《旅游学刊》2006,21(1):92-95
旅游法千呼万唤仍不能出台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旅游法的许多根本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当然更说不上深入研究.本文从旅游法应当规范的基本法律关系入手,分析了旅游法制定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它应当规范的对象.介绍了世界旅游立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制定旅游法应该选择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旅游产业定位的理论困惑及其影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窦群 《旅游学刊》2001,16(1):9-11
区域内发展旅游业的合理定位决策是旅游生产决策体系的前提和核心,是制定其它旅游生产决策的依据.本文对区域旅游业产业定位的难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一些观点.在对我国目前旅游业发展地位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后,指出在我国各区域旅游产业地位的决策中,应针对不同地区的时空情况加以科学分析,否则就难免盲目性和主观性.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草案)》(以下简称《旅游法(草案)》)以专章(第五十二至六十五条)规定了"旅游服务合同",这意味着旅游合同将作为有名合同出现在我国立法之中.这不仅将填补我国现行立法中有关旅游合同私法控制规范上的空白,而且也将完善合同立法,进而丰富我国的债法体系.现代立法中,典型合同立法的主要机能应当在于为当事人提供多样化交易选择并降低交易成本,为裁判者提供公正裁判的标准,公平分配交易风险,填补契约漏洞,并且在必要时践行特定政策目的(如消费者保护).《旅游法(草案)》中设计的"旅游服务合同"体系完整,并增设了若干重要制度,在立法上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郑晶 《旅游学刊》2013,(12):97-104
建立旅游公共赔偿基金的目的在于为旅游者出游活动提供财务保证, 香港地区的旅游业赔偿基金和台湾地区的旅游品质保障金就是很好的例证。大陆现行的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只是个体旅行社对自身债务的担保, 赔付作用有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旅行社条例》和《旅游法(草案)》根据写作时间, 本文依据的是《旅游法(草案)》的内容。《旅游法》关于质量保证金条文虽然和《旅游法(草案)》有所不同, 但是不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没有明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裁决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 这可能导致质量保证金成为纸面上的制度。所以, 在现有的立法框架下改进质量保证金制度之外, 更应当考虑在未来的发展中, 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自律作用, 再辅以必要的社会监督, 为旅游公共赔偿基金的建立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19.
张琼  张德淼 《旅游学刊》2013,(12):90-96
旅游吸引物在旅游学上属于一个集合概念, 在法律上没有相关规定, 但不同属性的旅游吸引物作为个体在《物权法》上的权属性质往往是有法可循的。文章运用物权法理论, 结合新颁布的《旅游法》, 分析几个典型旅游吸引物的权属, 试图澄清几个与此相关的问题, 论证设立旅游吸引物权、为之统一立法的不合理性和不可行性, 并进一步提出充分运用《合同法》、《旅游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等现有法律规定, 解决农村土地旅游开发中社区权益保护问题, 而不是简单地采取修改法律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旅游时代》2014,(2):6-8
春节刚过,元宵将至,旅游业又迎来了一次高峰期,然而由于新旅游法的颁发,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旅游业,多多少少会有顾虑。针对《旅游法》出台以来,旅游行业出现的一些新声音,国家旅游局在年前印发了《关于严格执行旅游法第三十五条有关规定的通知》,这是国家旅游局首次发声对《旅游法》条款进行解读,其内容如下:一、关于指定具体购物场所和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