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图书、报纸、期刊出版业也由最初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目前,我国在书报刊出版领域依然实行的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即出版资产的国家所有制度,对书报刊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市场准入门槛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进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新华书店系统已经多次出现了图书订货萎缩现象。它深刻地反映了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深层次矛盾,即现行图书进货制度已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搞活流通和进行竞争。因此,如不改革现行图书进货制度,则订货萎缩将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一、现行图书进货制度的弊端与矛盾现行新华书店系统以征订目录为主要方式的图书进货制度,是1955年开始实行的,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一是体现了以出版为中心,强调“服务出版”,反映了“重出版,轻流通”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景荣国 《中国经贸》2014,(21):51-52
市场经济及贸易市场准入体制条件下,企业人资队伍建设必须立足于实际,讲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并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制度下建立完善的人资队伍绩效考核制度。如此可见,它是企业顺应时代经济发展体制条件下诸多要求而针对性建立的人资考核机制,同时也是切实为保障自身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企业政工基建工作而配套建立的激励性、奖惩性人力管理制度,对促进企业组建人力基础、凝聚员工积极性、实现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乔琳 《中国经贸》2014,(14):133-133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是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建立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但缺少充足的理论支持,缺乏成熟的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并且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很非常少,加之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社会压力,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来说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所谓的出版产业,是指从事出版物的生产、出版物的流通、出版服务的各个部门的总称,它包括出版、印制、发行、版权贸易、出版物资供应、出版教育,出版科研,出版管理及各种与出版业有关的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如录入、排版、封面与图像设计,校对、选题开发等)。出版不仅包括书报刊的出版,还包括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等的出版,印制不仅包括书刊印刷,还包括商标等非出版物的印刷,包括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复制等;发行不仅包括图书的发行,也包括报刊,音像及电子出版物的发行,不仅包括国营的新华书店和其他书店,也包括各各经济形态的出版物流通机构;版权贸易不仅包括图书版仅贸易,也包括报刊,音像、影视,电子出版物等的版权贸易,不仅包括国际间的贸易,也包括国内各自然人、各法人间版权交易。等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加入WTO后,电信企业在进一步改革体制的过程中,应把财务管理体制与制度的改革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就是尽快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真正做到降本增效、效益为先。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建立完善内控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内控的中心就是财务控制,关键在于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已取得明显成绩,但在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形成有效市场竞争机制,以及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方面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十一五”期间完善市场体系的主要任务是合理设定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培育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崭新的发展机遇,也产生了一些亟待建立的新问题。其中,如何建立有效的企业新型融资体制,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企业能否走出困境,实现资本重组与资本结构优化,从而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此外,也关系到我国能否出现一批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走上了一条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因此,如何利用新的融资方式为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筹集资金,以及为体制改革打好基础,正在成为我国政府、企业界和金融界的热门话题。本拟从我国体制改革的国情出发,把融资市场化的目标同解决国有企业的比较分析,努力探讨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企业制度概念的基本规定王效昭我国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代表,目前正在进行看转机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水平还不高,由于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在开始建设的动机上,在建设所依...  相似文献   

10.
张凤英 《发展》2010,(1):70-71
一、地方立法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听证制度在我国是一个舶来品。可以说,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应用,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不断重构的结果。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实行首先是从行政听证开始的。199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实行价格审价制度,  相似文献   

11.
于凤芹 《乡镇经济》2008,24(5):120-123
21世纪以来,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美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力量。社区银行由于自身的规模、机制、地缘、人缘和信息优势成为解决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困境的有效途径。我国在农村地区建立社区银行,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模式、金融监管模式,并需要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国民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升级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导致文化产业人才需求层次日益提升。我国文化产业面临人才总体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缺乏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需要协同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构建安全灵活的人才市场,实施国家"三型"高端人才培养计划,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业人才形成的环境氛围,奠定文化业人才不断涌现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向改革要动力:进一步推进公平市场准入,积极构筑有利于民营经济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民营经济的融资体制机制,健全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公共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杨永 《理论观察》2008,(2):75-76
农业税取消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存在普遍的供给困境。针对免税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与农村公共资金短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形式单一,效率低下;长期行政体制与缺陷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构成严重制约。因此,应建立均等化城乡统筹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变筹集制度,实行决策机制和选择机制相结合,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5.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但与任何经济体制一样,农村经营体制也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新。最近,我们到辽宁、广东、湖南、河南等地农村进行了专题调研。这些地区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土地实行股份合作既是土地制度的创新,又是经营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郝静 《改革与战略》2009,25(12):58-60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有过去所强调的主观因素的作用,外部客观因素的推动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外部因素对两种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用,在制度创新、对外开放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舒琳云 《发展》2017,(12):67-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版行业的发展和变迁,至少应该走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为第一阶段,在这近30年间,在较为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单位是单纯的事业单位;从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为第二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版单位以事业单位身份的企业化运行,具有双重身份;从2000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其目标是将具有双重身份的出版单位改为相对单纯的市场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前,这一改革依然在进行当中.  相似文献   

18.
虞汉胤 《浙江经济》2004,(12):38-39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根本性影响如何更好地履行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各国政府正在试图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抵御外来文化的侵入,保持、扶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性。我国也正在通过部分地区、部分单位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财政金融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在不该管也管不好的领域坚决退出,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市场化机制发展社会事业:财政要引入“经营财政”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实现财政闲置资金的高效运行;进一步开放投资、融资领域,鼓励市场的资本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图书出版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文化产业中一支重要力量。民营图书出版企业发展壮大能够更好地建立起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出版业繁荣发展。为推进南京民营图书出版业发展壮大,丰富文化产品,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格局,促进转型升级,鼓励自主创新,充分发挥民营出版在文化南京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本调研报告对南京民营图书出版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发展瓶颈等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