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认为,用理论上的公式评估商誉的价值是不可行的,对商誉价值的评估还得用传统的收益法和割差法。商誉的核算方法有两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自创商誉要入账,二是外购商誉不能摊销。这样核算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不管对正商誉的价值评估还是对负商誉的价值评估,都可以用超额收益法,其中关键问题是对未来企业年超额收益数或年降低收益数的估计.但是由于该方法默认的前提是:企业年超额收益数或年降低收益数全部是由商誉造成的,所以笔者认为用该方法估计商誉的价值误差会很大.不管对自创商誉还是对外购商誉,都可以用割差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航黑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过程中商誉确认、计量、减值测试的分析,文章认为,由于商誉的初始计量采用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减值测试却以收益法评估为基础,两者口径不一致,导致商誉减值成为必然.巨额的商誉减值可能会对企业后续财务活动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这种合并模式中采用收益法评估商誉,更能体现企业经济资源的获利能力,而且可以避免商誉计量与减值测试原则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间并购重组活动的增加,企业并购中商誉价值评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割差法是常用以评估商誉价值的方法。然而,传统割差法忽视包括行业协同效应等一些难以量化的商誉价值影响因素,从而使得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不小影响。因此,将一些定性的商誉价值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研究,并确定各因素对商誉价值的影响程度,这对于合理确定企业并购中的商誉价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实际案例,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割差法进行改进,并综合分析行业协同效应等因素对商誉价值的影响程度,以使商誉价值评估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王诤诤 《价值工程》2009,28(11):41-45
从商誉的本质入手,主张将"割差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评定商誉的价值。其中,商誉调整系数是关键。基于商业银行价值特性,重构商业银行商誉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被评估银行置于同行业横向比较的环境中,确定商誉调整系数。  相似文献   

6.
李明  薛书新 《会计之友》2021,(12):40-44
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应该采用减值测试法还是摊销法,学术界对此争论多年.文章针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发布的《企业合并——披露、商誉及其减值(讨论稿)》和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VSC)发布的有关商誉的三篇系列报告中的相关观点,从商誉的本质、商誉的组成部分以及未来现金流量三个视角对商誉的性质进行研究,得出不同于IASB及IVSC的结论:商誉是使用寿命有限的消耗性资产;基于商誉的性质,从商誉减值测试的成本与复杂性、滞后性方面分析了商誉减值框架的局限性,以及滞后性解决方法的局限性;最后对减值测试法和摊销法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相对于减值测试法,摊销法更能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对商誉的会计报告目标.  相似文献   

7.
品牌与商誉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明欣  李友俊 《财会月刊》2006,(6):80-80,F0003
品牌与商誉是资产评估领域尚未得到统一认识的概念,其评估方法还有待完善.由于品牌与商誉的价值具有模糊性及相互交融性,导致在评估理论与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对品牌与商誉的外延予以重新界定,并提出将两者进行分离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商誉的本质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之分,在企业被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的“现实价值“可以为负数,表现为“负商誉“.人力资源的剩余索取权本质上是对人力资本的间接定价,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外购商誉的计量是直接定价,自创商誉的计量是间接定价,自创商誉不可能被纳入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之内,因此,自创商誉价值量大的企业表现为具有超额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9.
薄异伟 《财会月刊》2005,(11):56-57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存在着各种对商誉的错误认识,这些错误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企业存在超额盈利就一定存在正商誉,反之就一定存在负商誉.②并购实践中,买价与被购企业净资产的评估价的差额就是外购商誉的价值(正负商誉).③品牌资产其实就是商誉资产.④正商誉就是消费者偏好企业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负商誉就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不够偏好所带来的损失.⑤商誉(正负商誉)的价值是随着时间的递延而减少的.⑥外购商誉其实就是企业的自购商誉.⑦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形成商誉的原因之一.⑧正商誉的形成一定是有资金投入的.本文将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以海航科技为例,对其形成的商誉及商誉减值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发现高额商誉的形成将有可能透支公司资产价值,加大财务风险,且商誉减值将会引发严重的利润亏损。为了更好地防范商誉泡沫和商誉减值风险。合理准确评估企业价值,或是改变商誉的计量方式,规定商誉的摊销方式,是关键所在。对商誉会计确认及初始计量工作进行一定的表述,对合理准确评估被购买方企业,并对未来如何合理计量企业价值进行相应的探讨,并对减少商誉堆积、防范风险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007—2012年披露合并商誉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合并商誉及其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合并商誉信息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同时,研究发现,合并商誉减值当期计提信息对股价产生的影响甚微,对投资者的决策参考作用较小,但在长期内合并商誉累积减值信息对股价有影响,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显示,合并商誉及其减值信息对投资者决策会产生影响。因此,公司应合理核算商誉,规范合并商誉会计处理过程,完善合并商誉相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12.
商誉会计处理最终应从商誉的来源与经济性质着手寻找正确思路.会计中将商誉作为无形资产,是一个误区.微观经济学认为企业并不存在所谓商誉无形资产,这是企业不能确认自创商誉的根源.企业并购是一项交易,按照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交易商品的价值由(C+V+M)构成,交易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仅约略相当于交易商品(被并企业)中的不变资本C,而(V+M)则相当于合并商誉,其有无及大小取决于并购双方的定价博弈;从并购定价来看,合并商誉实际上来自被并企业预期未来收益,是被并方获得的预期自身未来收益的分成,本质上是购买方对被并方获得的预期收益分成的预付款项;从合并商誉的预付款性质看,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是摊销法.  相似文献   

13.
合并商誉会计的发展动态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系统摊销、直接冲销和永久保留三种。其中系统摊销运用最为普遍。但是 ,美国最近取消了系统摊销商誉的做法 ,而只确认商誉减值。其原因主要在于商誉摊销可能的经济后果。理论上讲 ,应当逐期评估商誉的公允价值确定是调高、降低还是维持其账面价值。但从我国现实考虑 ,系统摊销法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14.
商誉评估是资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针对目前该领域存在的理论方法不统一,实践操作混乱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阐述应该将超额收益法作为商誉评估的主要方法,并建议在实践中加以推广,错误之处,请同行指正。一、商誉与商誉评估商誉是指一种不可确指的依赖于企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超额收益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商誉进行计量,以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数据计算商誉因素,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商誉价值进行评估.并且,根据样本数与行业均值的关系,将商誉的每种影响因素划分为四个类别,以此为基础对每个因素每一类别进行"优良中差"的评价调查并利用相应权数对调查结果进行调整.影响因素的权数和各个大类别的权数是根据商誉和商誉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标准化系数绝对值在其相应类别系数绝对值之和中所占的比重来确定的.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商誉发展水平偏低,企业需要重视增强超额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6.
商誉与企业合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合并是会计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商誉的核算当然也是其中话题之一。本文在研究了相关准则的基础上对商誉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概括性的解读,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商誉的财税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诠释。从而使商誉的处理更加立体化、清晰化。  相似文献   

17.
商誉与企业合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合并是会计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商誉的核算当然也是其中话题之一。本文在研究了相关准则的基础上对商誉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概括性的解读,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商誉的财税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诠释。从而使商誉的处理更加立体化、清晰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资本市场上商誉减值的案例时有发生,引发了笔者对于商誉究竟是以资产还是负债进行列报更为合适的反思。本文根据企业价值评估和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对商誉作为负债列示更为合适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商誉作为负债在合并报表中列报的具体处理方法最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品牌与商誉是资产评估领域尚未得到统一认识的概念,其评估方法还有待完善。由于品牌与商誉的价值具有模糊性及相互交融性,导致在评估理论与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对品牌与商誉的外延予以重新界定,并提出将两者进行分离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谈自创商誉的确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商誉会计问题概述商誉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无法具体辨认的经济资源。商誉问题产生后一直是会计规范化的一个瓶颈问题 ,有关方面多未达成共识。改革开放初期 ,企业往往忽视所拥有的商誉 ,现在又出现商誉评估热 ,过高估计商誉的价值 ,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决策者的经济决策。商誉会计问题中 ,争论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商誉的确认问题 ,有关商誉会计处理的一切问题都由此而引起。商誉按其形成来源可分为两种 :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 ,现行惯例是将外购商誉于购入当日记录于购入企业的账上 ,并在当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