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缺口问题,重庆在全国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地票交易制度.这是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实践,开创了城乡土地流转的新路径,农村土地价值得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的布局得到了优化,为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重新设计地票交易流程,使其得到更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公司财务治理过程各利益主体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财务治理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财务目标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各利益主体在公司财务治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同,必然导致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合作博弈,而不合作博弈的结果是公司总体经济利益受损,各利益主体就无法实现其财务目标。文章旨在利用博弈论理论,探索各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博弈的途径,最终实现公司总体经济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过快上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投机客、自住客等多方利益主体复杂博弈且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结果。房价持续上行且调控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经营、以及由此衍生的反市场化行为。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过快上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投机客、自住客等多方利益主体复杂博弈且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结果。房价持续上行以至调控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经营以及由此衍生的反市场化行为。  相似文献   

5.
地票交易作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紧张与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之间矛盾的有效尝试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其具有的正外部性也日渐显现。为了激励地票交易的正外部性,就需要不断创新经济立法,在坚持优化资源配置、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下,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完善农民权益保护制度、地票持有人权益保护制度以及地票交易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对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和社区居民这三类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及其博弈地位的差异导致利益冲突,并表现出非合作博弈;应从利益协调的角度进行合理制度安排,建立平等的谈判协商机制、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和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科学处理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以实现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7.
郭兰平  简伟秀 《特区经济》2006,213(10):322-324
结合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国已经进行了10多年的各类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但是,排污权交易却至今未能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环境政策。本文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环境空间主体利益、环境消费主体利益两个方面的分析表明,我国的排污权交易政策之所以至今未能在全国全面实施,主要是以利益为核心的一系到因素所促成的。  相似文献   

8.
张爱勤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126-128
高职教育的供求主体是指与高职教育的供求相关的、有着自我本位预期的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企业)和个人。文章分析了供方政府和学校,需方企业和个人四方主体的利益构成及冲突博弈,提出了政府干预与调节的职能整合,企业与学校联手的合作整合,学校自身发展的优化整合等化解其利益冲突的整合对策。  相似文献   

9.
贺廷建 《科技和产业》2012,(10):102-107
通过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求解,对电网公司与承包商或监理单位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解释了不确定环境下的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博弈模型的可操作性;针对电网建设项目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借鉴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分析框架,建立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最优激励与监控约束模型,并探讨分析了激励机制与监控约束机制在电网建设项目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从"两权分离"转变为"三权分置",借助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化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但土地流转过程中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不同模式下流转双方的利益存在很大差别,本文通过构建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对土地流转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市场体系不完善的地区,政府推动型土地流转模式将会给流转双方带来最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河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河北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其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高于进口,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现有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入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我国1978年至2010年间GDP、进口额、出口额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6~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统计方法,考察了西藏国内贸易与本地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西藏国内贸易与本地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长期均衡的发展关系,且西藏国内贸易是本地经济增长的原因;同时,在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国内贸易的占比最大,由此说明,在促进西藏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比投资、净出口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加坡对华直接投资状况和中国与新加坡的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近年来中新贸易的发展远远超过了新加坡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新加坡对华直接投资逐步向制造业转移,而中新贸易的主要产品也向几种产品集中。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推进这种趋势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15.
王进  巫雪芬 《改革与战略》2011,27(6):181-183
文章利用加权产业内贸易指标、产业内贸易与贸易额和GDP之间的相关关系对"金砖四国"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推动四国贸易的主要是产业间贸易,中国与印度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最高,但中国与巴西的贸易额对加权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弹性系数最大,中国与俄罗斯双边产业内贸易对推动两国GDP的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1992-2003年SITC5分位数据对中日零部件贸易发展水平、构成及中国零部件在日本市场上,在生产与组装方面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这一时期,中日零部件贸易经历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而这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对日本零部件的进口增长带动的。中国在日本市场上最具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集中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而电子通信及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生产优势不断下降。中国零部件组装在日本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说明在对日贸易中,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土地流转改革导致土地资源规模化经营的同时也使得土地成为优良的抵押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农户与金融机构两群体非对称博弈模型,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证明了相关结论,并给出了土地流转改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四个先决条件:土地规模化经营得以更加便利的实现;农户间的深化合作;金融机构单笔信贷操作的户均成本大幅降低以及防止金融机构诱导农户过度借贷。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为分水岭,起步晚、发展迅速的日本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昔日高度重视通过参与、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确保日本经济稳定发展的资源供给、不断开拓的海外市场转向了依托参与、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主导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为此,安倍政府实施了以TPP/CPTPP、RCEP、中日韩FTA等区域多边贸易协定为龙头,以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日美数字贸易协定、日英EPA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两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使日本"成为在区域层面以及双边层面创造规则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把各个区域联结得更为紧密。一个地区对外贸易水平的高低体现了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融入全球化的能力。本文根据1984-2007年福建省的出口、进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研究了福建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Faced with an export subsidy by a foreign government, importing countries have to decide whether they should impose countervailing duties or not. Using a Cournot duopoly model, Collie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130: 191–209) shows that the subgame perfect equilibrium occurs when the importing country sets its production subsidy and tariff at stage one and the foreign government sets its export subsidy at stage two. That is, an importing country will choose to commit itself not to use countervailing duties.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Collie's duopoly model to the case of a Cournot oligopoly and show that the country in which industry is less concentrated tends to emerge as the Stackelberg lead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