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区域发展循环经济最好模式。永州市作为内陆经济欠发达的地级市,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应着重把握几个原则:一是坚持高质量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二是坚持生态效益;三是坚持突出特色;四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园区内产业之间的贸易,将一个企业生产产品中的废弃物转变为其它企业的原料的一种循环发展方式,从而实现园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协调发展.通过对国外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状况的分析,来进一步规划湖北省仙桃市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静脉产业为主导的日本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成功地实施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典范。创新性地从静脉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从静脉产业内涵、发展现状、日本生态工业园特点、经济绩效评价分析等角度探讨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最后,阐明了以静脉产业为主导的日本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大型火电厂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火电厂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但存在不同的模式。本文在分析大型火电厂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大型火电厂为中心发展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文末介绍了余家湖生态工业园总体规划案例。  相似文献   

5.
来自丹麦卡伦堡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丹麦卡伦堡循环经济工业园是企业间循环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它作为一种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被誉为循环经济发展“圣地”。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的思考与工业园区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园区内产业之间的贸易,将一个企业生产产品中的废弃物转变为其它企业的原料的一种循环发展方式,从而实现园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协调发展。通过对国外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状况的分析,来进一步规划湖北省仙桃市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工业园是我国在区域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突破口。在阐述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观的内涵之后,进一步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然后,以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为例,分析了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最后,针对制约园区深入发展的政策障碍,提出生态视野下的促进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方面,建立经济激励机制和科技支撑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完善配套制度,为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8.
“脱钩”理论在烟台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基于"脱钩"理论和3R原则,探讨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理论因子;从生态效率的角度,结合"脱钩"理论,分析了烟台生态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绿色企业与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人类为摆脱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产物。绿色企业是循环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体现了循环经济特征。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实践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0.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是世界上最早和目前国际上运行最为成功的生态工业园,是企业间循环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园区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等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在世界环境保护界知名度极高,被认为是循环经济“圣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深圳市内衣产业集聚基地生态化建设为例,为光明新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的建议,以期为光明新区乃至深圳市其它旧工业区的改造和循环经济理念在工业发展上的贯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从本质上讲生态工业园是一个基于循环经济范式下建立的特殊的共生产业集群网络。生态工业园竞争力就是指其在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拥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的综合素质,进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研究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的目的就是要在循环经济范式这一约束条件下寻求生态工业园持久竞争优势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生态产业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要求来看,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建设生态工业园、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是我国推动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互动发展的现实选择.建设生态工业园,需要政府发挥引导、服务及增加制度供给等方面的作用,以推动现有工业园区的改造和整合.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吉林省"十一五"时期发展循环经济应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为主线,从企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起步,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建设并重的原则,采取依托核心企业,以大规模工业化方式组织产业集群式发展,发挥科技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环保型效益经济等发展模式;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实用生态技术,延长生态经济产品链条和产业链条,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工业园悖论、成因及其解决之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将生态工业园建设迅猛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其现阶段经济环境效益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称之为生态工业园悖论。然后探讨了其成因,并指出其解决之道在于提高生态工业园的竞争力。进而指出,在构建生态工业园的全过程中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手段,充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要努力使生态工业园各投资主体获得不低于其社会平均收益率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通过合理的、甚至是部分超额的经济利益来驱动各投资主体投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进而实现良性推动循环经济的目的,这是我们解决生态工业园悖论的根本之举。  相似文献   

16.
日本发展生态工业园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工业是一种根据工业生态学基本原理建立的、符合生态系统环境承载能力、物质和能量高效组合利用以及工业生态功能稳定协调的新型工业组合和发展形态。作为生态工业实践的生态工业园区,是最具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国外皆有较成功的实践经验。本文在介绍了日本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建立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生态工业园的管理模式、推进工业园建设的做法及特点,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并从我国发展生态工业园的现状出发,指出尽管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在生态工业概念理解、兴起背景、推进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日本在发展生态工业园方面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西部地区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根据西部实际,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本文分析并总结了现阶段的循环经济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指出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模型是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国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宗刚 《经济论坛》2007,(17):49-50
一、城市循环经济的内涵 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将循环经济观引入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城市经济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是一种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力就业为目标的先进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解读循环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宝 《生产力研究》2005,(3):13-14,49
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即传统经济模式、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线是生态工业链、载体是生态工业园、重要手段是清洁生产、内在要求是物质资源减量化、根本目标是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系统梳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产生背景与建设模式,并从生态工业园的概念、理论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运行机制与动力机制、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以及生态工业园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工业园的研究,最后对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