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救助是一项国家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以2010—2021年探讨社会救助的CSSCI来源期刊文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 6.1 R1文献计量软件,探析社会救助的发展阶段、理论热点与合作网络,结果显示:社会救助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社会救助的制度结构、扶贫作用、立法过程,以及该制度是否产生福利依赖四个方面;社会救助在“贫困治理”“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作用,成为近几年学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们从多学科视角对社会救助制度进行诠释和研究;发文作者相互之间合作关系不强,但也存在一些小的研究团体;发文机构以高校和研究所居多,研究机构群主要以校内合作为主。未来应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救助理论研究,深化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研究,多学科、多层次、多方法推进社会救助研究。  相似文献   

2.
困难家庭的社会资本是这一弱势群体社会行为范式和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现,关乎生活中的"获得感"。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救助的获得对城市困难家庭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受教育水平、家庭特征等因素能对受访者的社会资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控制以上因素后,社会救助的不同项目对城市困难家庭的社会资本表现出一定的异质影响。对城市困难家庭而言,最低生活保障的获得降低了他们的社会资本,同时福利领取时间会强化这种负面影响;住房救助和临时救助带来了社会资本的显著提高,其他专项救助并未对其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认为,作为社会保护政策,社会救助应在保障困难群体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社会资本积累。可通过完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救助来建设积极的社会救助体系,助力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经过近7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在救助项目、覆盖人群、救助标准和财政支出等数量方面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巨大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质量欠缺问题,主要体现在法制规范不健全、项目安排不尽合理、全民覆盖尚未到位、救助标准偏低且城乡差距拉大、央地财政责任不清晰以及缺乏科学的制度准入和退出机制六个方面。为此,政府应当加强法制规范建设、优化制度的项目结构、适度提升救助标准、明确央地财政责任以及建立科学的制度准入和退出机制,促使中国社会救助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提升,以逐步实现社会救助制度的成熟、定型。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救助对象及环境认识的不足,灾害致残者救助现有主体在资源配置、力量平衡以及项目融合等方面存在弊端。福利多元主义以去中心化、决策参与等价值观,逐渐成为灾害致残者救助与主体建构的理念基础,并使得各主体朝着综合化、多元化与制度化方向发展。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灾害致残者社会救助主体在项目定位、力量凝聚以及关系拓展等方面会进一步融合,以建构完整的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救助在制度的设计和运行中,在救助对象、救助项目和水平、社会救助资金分担和资金供应、职业乞丐救助管理、社会救助管理统筹、救助对象的制度依赖等方面存在弊端,应针对性地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城镇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新贫穷理论视角下,政府保障弱势社群基本生活的责任底线也在提高,社会救助制度的内容不断扩展。然而,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基层部门,其服务能力与日益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处于明显的"福利非均衡"状态。本研究基于东西部4县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东部地区虽然在救助对象人数上少于西部,但是反常识的是在供给层面的实际工作经费(非项目经费)、工作人员工作荷载(每一个工作人员对应的低保对象)、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却低于西部。然而,东部地区较低的基层服务能力却被社会救助制度创新与发展所掩盖。本研究综合量化与质化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东部地区制度发展与人力资源、组织机制等支撑体系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处于县区级与村/社区级之间的镇/街道级组织的服务能力最为薄弱。因此,要想加强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建设,一方面需要优化地区间资源配置,依据能级对应理论改革基层组织;另一方面需要整合外部社会资源,依托社区能力建设,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的"借力"功能,以缓解政府为建构责任底线而产生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老年照护社会救助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从长期照护、老年弱势群体、服务需求、服务供给、资金来源、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从研究的长远性和战略性、"双困"老人社会救助、定量分析等三个方面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切实发挥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切实改善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社会保障工作中就业工作和社会救助工作尤为重要,都是关系到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我认为,通过"就业救助"一体化,使两者充分结合,发挥各自积极因素,弥补工作上的漏洞与问题,使群众增强就业创业积极性与能力,在有保障的情况下就业创业,并逐步减轻社会救助压力,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如何缩小城乡社会救助制度间的差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社会救助服务的均等化,已经成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从社会救助项目实施、社会救助标准和水平、社会救助覆盖面、社会救助中的政府支出责任以及社会救助的地区间差异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在城乡二元结构政策背景下我国城乡之间社会救助非均等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的就业救助政策,被赋予期待低收入者积极脱贫自立的目标,但是效果并不如预期。本文以广州市H社区为研究个案,从基层管理者、低保对象的视角出发,试图对政策过程包括"进入与退出"机制、方案施行和政策效果做全面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的制度设计大大减少了福利依赖的可能性,在扩展低保户人际关系方面起到了正面作用,但是在工作岗位提供、劳动培训等相关配套措施上都无法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从而导致政策目标功效有限。同样,西方"激活"政策脉络在于如何设计再就业机制的有效衔接,避免社会排斥和福利依赖。与我国城市就业救助政策相比较,二者在制度理念、制度背景均不同,因此在延用相关概念时应当谨慎。  相似文献   

11.
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医疗救助制度为主题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样本,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经过筛选的575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突变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探索1994—2020年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随着制度建设实践的推进不断扩展和深化,共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发展阶段;热点内容集中于保障范围、资金收支和制度衔接等方面。由此,本文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对医疗救助制度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大多关注的是"收入型贫困"人群,主要是基于收入端的补差型保障,对支出端考虑较少。"支出型贫困"家庭易被排斥在救助体系之外,产生悬崖效应。论文通过分层抽样调查对广州市支出型贫困家庭的人口特征、家庭结构、收入状况、支出状况进行汇总分析,对目标群体现状进行描述,分析支出型贫困问题的成因和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建立支出型贫困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覆盖内容,对完善现有救助政策、加强社会救助体系的托底保障功能、探索支出型贫困群体救助制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暨中欧社会救助政策比较研讨会"是2013年由民政部主办、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承办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在本次研讨会上,学者们围绕"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比较与借鉴"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次会议的研究角度涉及国内到国外、理论到实践、城镇到农村等,这些研究成果将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理论积累与实践探索。本文对本次会议的焦点问题:支出型贫困、低保标准制定、目标瞄准、老年贫困群体、社会救助中的特色组织、社会救助立法、反贫困的国际经验等进行了梳理,如实地概括和反映本次论坛取得的学术成果,并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一、切实增强支持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责任感 社会救助工作,关系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和医疗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公共财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财政部门支持社会救助工作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15.
国家怎样在公益慈善互联网众筹趋势下构建全民微慈善社会救助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亟须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长尾理论和责任扩散理论的学理内涵,选取1000个重大疾病救助众筹项目,探究民间匿名散捐力量主导的重大疾病救助善款众筹获取机制、内在逻辑和治理导向。研究发现:网络慈善众筹具有"救急不问病"和"偶遇点捐"的内生机理特征,特急救助捐赠的羊群效应较强;众筹周期和众筹绩效反相关,捐赠责任扩散效应先弱后强的特征明显;众筹绩效的社会长尾效应显著,慈善救助的公共福利效用纳什均衡特征不明显;在信用讯号被社会有效识别基础上,众筹绩效与项目执行方认同度正相关,且存在显著的机构类型差异和不显著的机构层级差异。在治理导向上,互联网众筹还需政府、公益慈善机构、互联网众筹平台合力逐步引导完善。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保障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农民生活质量和国家综合实力。建立农民社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困难救助制度以及农业生产保险(以下称农村社会保障),使农民享受与城镇职工基本一致(主要项目一致,标准不同)的社会保障,得到更多  相似文献   

17.
《财政研究资料》2008,(2):32-36
社会救助体系是为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其解决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突出困难而建立的救助制度,是保证制度实施和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组织网络等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浙江丽水市莲都区委、区政府坚持以对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关心城乡低收入群众生产生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政策和措施,初步建立起了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使多数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海波 《中国金融》2005,(11):34-34
存款保险制度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是对银行危机进行救助的核心制度安排,两者虽然在防范个别金融机构的支付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介入条件与时机、救助对象和经济效应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独生子女由于意外事故而不幸死亡,给独生子女的父母造成了极其沉重的身体和心理创痛,使他们对生活和工作丧失信心与希望,心理变得极度敏感与脆弱,严重影响其生计的可持续。在可持续生计的理念下建立失独群体社会救助制度是实现其生计可持续的有效途径。文章在把握失独群体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从制度的价值取向、制度设计的原则、制度的构建以及制度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四方面对失独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FGT指数测算了城乡老年人的贫困状况,探讨了社会保障对城乡老年人贫困削减的影响。研究表明:被养老保障覆盖的城乡老年人贫困状况均有明显改善,贫困发生率下降,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降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贫困削减效应要弱于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得到社会救助的城乡老年人的贫困发生率反而更高,但是,农村社会救助明显降低了农村老年人的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均对城镇老年人贫困削减有显著影响,享受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的城镇老年人陷入贫困的概率更小,而享受社会救助的城镇老年人反而更易于陷入贫困;养老保障对农村老年人的贫困削减同样有显著作用,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