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与原来《企业会计制度》关于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核算理念完全不同。本文就《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所得税》主要变化和所得税费用的简便核算作简要分析,明确其差异,为企业核算所得税费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为了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运行,确保平稳过渡,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新旧会计标准衔接作了全面的规定。通过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和我国新旧所得税准则的比较分析,得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芳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179-180
新《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为了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运行,确保平稳过渡,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新旧会计标准衔接作了全面的规定。通过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和我国新旧所得税准则的比较分析,得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志军  吕瑜 《商场现代化》2007,(17):329-330
<正>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所得税的核算作了重大改变,在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将该差异的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5.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39条企业会计准则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这个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此《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比旧制度的规定,最大的不同在于引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取代“时间性差异”概念,同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暂时性差异进行处理,并对所得税费用核算方法、会计科目设置及确认,所得税的计量、列报等做出了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梁晨 《商》2012,(22):81-81
新所得税准则摒弃了旧的企业会计准则不足之处,更适应现在的经济形势,也进一步同国际所得税会计处理惯例接轨。本文就实施新所得税准则对国有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所得税准则)与原所得税准则比较,所得税的核算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所得税准则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代替了原准则的利润表债务法。为便于学习和掌握,笔者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结合实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下称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比较复杂、难于理解的会计准则之一。在此,笔者就执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完全改变了原先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实现了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大突破,本文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对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理论与实务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浅析所得税会计改革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要求各上市公司对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就应付税款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数项关于企业会计体系准则,通过其中包含的38项具体准则,明确了准则间的规范关系,使我国在企业会计体系中更为接近国际规模。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中所涉及的所得税及相关准则发生了极大变化,新准则中变化最为鲜明的条目之一。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新旧两方面比较,准则中的会计观念衡量标准从收入与消费关系转变为通过资产负债而确定收益。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 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所得税准则)颇为引人关注:该准则取消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1994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规定,而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的要求,引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由此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根据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得出税后利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所得税会计尚未统一,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应付税款法,也有一部分上市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新所得税准则与原有政策相比变化很大,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对纳税影响会计法也缺乏了解,该准则可能成为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最难把握的准则之一.本文主要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理解新所得税准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首先开始实施。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相关规范进行了较大的改革,统一了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规范了所得税会计的实务处理。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对我国企业以及会计实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本部分,笔者尝试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变化和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彭柳芸 《现代商业》2013,(29):256-257
2006年财政部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出台实施,是我国所得税会计发生重要的改变,所得税会计理论转变为资产负债观.本文从所得税会计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当前国际主要的所得税会计模式,对我国当前所得税会计的变化予以分析,并指出当前我国所得税会计实施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正>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第18号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现了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大突破。会计和税收是经济领域中的相关联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相互影响,但差异也十分明显。一、会计与所得税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得税会计是现代税务会计的核心,为了规范所得税会计的处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英等国的有关组织都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准则,现结合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所得税》)准则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条企业会计准则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本次所得税准则与以前相比主要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法、计税差异及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都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颖 《现代商业》2007,(23):87-87,86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是今年变动较大的准则之一,为了较好的理解该准则的内容,把握准则的精髓,本文通过列举可能产生所得税差异的不同事项,说明在工作中如何正确计算所得税。  相似文献   

20.
姚琴 《中国市场》2007,(52):105-10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与目前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和《企业会计制度》比较有较大差别。本文在对比新准则与旧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所得税准则变更及其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