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促进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中小企业很少。为促进中小企业年金发展,需要加强对企业年金制度的宣传;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更应注重对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激励;针对中小企业,设立集合年金计划和信托监察人制度;明确规定企业破产后企业年金计划的存废;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与企业年金基金合二为一,进行市场化运营。  相似文献   

2.
王昊 《经济论坛》2007,(9):64-66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就提倡和鼓励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经过10多年发展,我国企业年金虽然从无到有,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年金不仅水平低,而且发展极为缓慢.  相似文献   

3.
企业年金计划是企业年金运行的框架规定,它包括企业年金方案,基金管理合同和委托管理合同,方案和合同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合格后形成企业年金计划。在企业年金计划运行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风险,具体有企业年金的代理风险,企业年金的治理风险,企业年金的监管风险。下面,笔者对每个风险作介绍。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员工是国有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年金已经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在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功效方面,还存在人力资本机制不完善、企业年金运作有较大风险。因此,国有企业要积极自主地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企业年金理事会,加强对企业年金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企业年金的管理要确保员工内部薪酬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高丹 《当代经济》2009,(22):132-133
随着我国企业年金的不断发展,如何规范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行为已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我国实行的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为基础,从受托、投资运营和给付三个环节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试析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铮 《发展研究》2006,(6):58-59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方案适用于企业试用期满的员工。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纳。企业年金不能代替员工的基本养老保险,更不是企业年底给员工发的奖金;它是国家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更好地保障员工退休后的生活而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设现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企业年金制度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企业年金计划同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出企业年金计划的激励功效,成为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荆 《经济论坛》2007,(9):67-69
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它在保障雇员退休待遇,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等规定的陆续出台,企业年金投资证券市场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年金基金财务风险的度量与控制成为年金计划发起人、年金计划受益人、年金基金管理人及政府监管机构等多个主体日益重视的现实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企业年金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两法)从2004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规范的企业年金制度实施需要设立规范的年金受托人等多个参与主体,涉及多个当事人、中介机构、监管机构,从而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对企业年金完善的监管需要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多个监管机构相互协调,以提高对企业年金整体的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年金是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也是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企业年金由企业自主建立,但是又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指导,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而在税收制度方面采取的优惠措施.它不仅是国家鼓励和扶持建立企业年金的一个基本政策,也是企业年金发展最核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年金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己经济能力,自愿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周艺梦 《时代经贸》2007,(1Z):92-93
企业年金对人力资本的流动具有限制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既得受益权获取条件的限制来实现的。西方国家为减轻这种限制性则通过法律手段来规制既得受益权,并对流动雇员的企业年金结转方式进行了规定。为改善我国企业年金可转移性,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用立法的形式规制既得受益权,完善并丰富结转方式,明确积累权益的结算方法,同时,鼓励发展中小企业的联合企业年金计划。  相似文献   

13.
任焕 《当代经济》2010,(6):110-11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建设进入到一个规范、快速发展阶段。以东源集团为代表的云南省国有煤炭企业在2007年顺利实施企业年金计划,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将进一步推动在煤炭产量占云南省产量76%的民营煤炭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而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年金制度——集合年金计划,将是民营煤炭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任志强 《经济师》2013,(12):260-261
企业年金制度是企业薪酬福利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国有企业必须在建立企业年金计划之初,在筹划方案阶段进行认真研究和设计,把握其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5.
闫文  孙胜显  张旖诺 《经济论坛》2007,(10):109-111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我国正在完善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系是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等三个部分组成.因此,企业年金被称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三个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二支柱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缺位,使得企业缺乏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动力,导致企业年金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客观上制约了企业年全会计的发展。针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完善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明  蔡垣 《经济与管理》2009,23(10):61-64
自2004年以来很多大型企业都建立了单一企业年金计划,但中小企业却频频受阻。集合企业年金具有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等优点,很适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鼓励同性质企业共同参加,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增强员工利益的代理职能机构,完善其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年金运营模式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飞 《宏观经济研究》2003,(11):55-60,63
一、推行企业年金势在必行年金是指每隔一定相同时期(一般是一年)收入或支出相等金额的款项。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于2000年更名为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是指以员工薪酬为基础,个人和企业分别按比例提取一定金额统放在个人账户下,由金融机构托管,并指定专业投资机构管理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是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元素。根据国际通行的做法,企业年金大都交给商业金融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一般由三个支柱构成:一是由国家依法强制建立,通过税收或缴费筹资、现收现付、确定给付…  相似文献   

19.
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规模将达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 由此可见,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在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和关注.那么,企业如何建立切合自身实际的、科学规范的企业年金计划,充分发挥好企业年金应有的功能,成为众多企业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立年金制度是一件企业、职工、国家“三赢”的事。尤其是对于职工来说,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可以解决退休后待遇偏低的问题。企业年金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年金制度是企业依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企业保障制度。建立企业年金的前提有三个:一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具有经济承受能力,三是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在一些私营企业,由于还没有形成劳资协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