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学家魏杰近日在一次会议上说,国有企业要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就必须对历史遗留下来的负担进行“清盘”。魏杰说,国有企业面前有两大难题:一是体制不活,这一难题可以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二是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给国有企业留下了沉重负担,改革解决不了负担问题,必须用“清盘”的办法来解决。而过去我们制订的所有改革政策都没有涉及到“清盘”,这使得改革中的国企在资产重组过程中被沉重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魏杰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企负担进行“清盘”:一是债务清盘;二是退休金、医疗费用和住宅等问题;三是富余人员的问题;四是资产…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难点问题,其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企业资产难界定。由于多种原因,企业资产形式错综复杂,国家投资、集体筹集、银行贷款、企业积累及其它投入混在一起,有的投入时间不详、数额不准。也有的投资主体有变或投资主体不清,造成企业资产难界定的状况。二是债务难处理。有些企业债务多而乱,底数不准,帐目、手续不清不全,而更主要的是债务包袱不好卸。  相似文献   

3.
近段时间,由于少数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国有中小型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重形式变化,轻机制转换;有的企业改革后债务包袱和人员包袱过重;有的企业因没有好的产品,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仍然不佳,甚至继续滑坡。于是,人们开始对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前景将信将疑。笔者认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仍是我国中小型企业改革的基本形式。(一)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是产权制度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要搞活,必须正确分析当前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真正原因。为此,人们开出了许多认为可以医治“症结”的良方。本文认为,国有企业之所以活不起来,其历史包袱是个重要障碍。国有企业要活起来,并真正走向市场,就必须给国有企业卸下这些包袱,统筹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一、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 包袱之一:债务负担。据1994年对全国17个城市2  相似文献   

5.
加强改革后企业的管理刻不容缓孙耀灿近期,我们到基层对产权制度改革后企业的管理作了专题调查,发现一些部门和乡镇对企业改革后的变化不适应,服务抓不上手,企业有埋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无需管。有的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政府卸了担子,甩掉了包袱,企业...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出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产权出售认识上有偏差。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的领导错误地认为:对国有企业产权出售就是搞私有化,有的地方甚至认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就是甩包袱。因此,只要谁愿意将职工和其债务承担去,就将国有企业卖给谁;有的地方甚至于采取大奉送的办法,将那些债务大、负担重、负债率高、包袱重的国有企业直接奉送给那些口头承诺者;有的地方认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机制不活。”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经营的动力和活力问题仍没有解决,而缺乏动力和活力的根源还是企业经营机制问题。经营机制未能解决的深层原因是国有企业的代理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融合。国有企业代理方式问题的主要障碍是委托人与代理入之间的极度信息不对称及由此而产生的激励监督问题。二、信息、代理、激励与监督赫伯特·西蒙提出了“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这一理论基于两项…  相似文献   

8.
明晰产权与产权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的改革中,我国打破了单一公有制的格局,开始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产权格局,但是,国有企业与国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针对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低下的现状,圈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都是在不变动产权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行政性分权、分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并无实质性的变化。问题集中反映在产权方面:“政资分赢”与“政企分开”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南于出资人缺位”,产权主体不明确,以至产权边界模糊、产权主体虚置,国企资产结构不合理,会计的职能是核算型,其结果是国企行业为短期化与效能低微,缺乏持久活力。  相似文献   

9.
<正> (一)计划经济下没有企业家 我对企业家的定义是比较严格的。严格在哪里?就是我不把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都当作企业家。因为,在计划经济下连国有企业都很难说是真正的企业,它们只不过是一个个生产单位。上个世纪80年代初,日本的经济学家、东京大学教授小宫隆太郎在中国视察后说,中国的企业不是企业,中国没有一个真正的企业。蒋一苇同志说,中国的企业不过是一块砖头,推一推动一动,而不象细胞,可以自行繁殖。最近我又听一位同志说,中国那时的企业象植物人。既然连企业都算不上,怎么能有企业家呢?那时的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严格说是  相似文献   

10.
企业改革贵在求实创新江西上饶地区行署专员陈达恒以务实的态度攻克企业难点当前,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发展中碰到了许多困难,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的,主要是负债率过高、冗员过多、企业办社会过重这“三大包袱”,厂长经理形象地称之为“三座大山”。卸掉这“三大包袱”...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流失一直是制约国企改制的主要因素。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成因,一是产权归属不清晰,二是没有进入产权市场公开交易,三是没有按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交易。如何有力促进国有企业在渐进式的改革中实现预期目标,又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产权转让的科学与廉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2.
难点 一、政企分开难、产权明晰难,仍然是当前政府转变职能和企业转换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性障碍。 从当前改革的现状看,政企分开难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相对滞后,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改革中自主权的落实;二是政企分开与社会稳定矛盾的缘故。政府一方面意欲推进政企分开的政府机构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一方面又担心“企不听政”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如在待业青年和企业破产人员的就业安置、大学生的分配、社会性的摊派等问题上怕失控;三是在宏观调控方面,怕政府行政手段对企业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及成因,并从八个方面提出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经济改革20多年的历程,进展明显业绩可喜。国有企业的改革,几经反复不断推进,但由于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定位问题,如何到位更难谈起,因此,国有企业继续面临着严重的亏损局面,也就不足为奇。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定位 1.国有企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 我国在50~60年代,工业正处于集中统一的初创阶段,初办的国有企业没有包袱。物资的短缺,卖方市场的存在,国有企业根本不存在产品积压销路不畅的问题,全国经济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15.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难在何处?刘义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进人攻坚阶段,在影响和制约改革深入的诸多因素中,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迟缓是一个最严重、最尖锐、最紧迫的瓶颈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难在何处?有人说主要是由于三大包袱(冗员、债务、社会负担)太...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八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虽已进行了十余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为使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顺利进行,必须认清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些误区.经过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现有理论和实践的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本文将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不正确认识归纳为八个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现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大胆突破传统的经济体制、果断处理各种历史包袱的同时,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机制.一、法人治理机制.国有企业的改革,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就要求要建立一种法人治理机构,以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规范的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一般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这三个层次四个方面,其权利和责任均由法律明确规定,以确保对公司法人财产进行有效使用和管理.当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而“产权明晰”则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基本的内涵。可以说,没有明晰的产权,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企业资产的投资者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企业资产的所有权都应属于投资者。这在市场经济中本是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但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却变得模糊不清,以致人们竟然说不清国有企业产权的最终所有者究竟是谁。如何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是企业改革最棘手的工作。本文试图就市场经济的投资体制谈些看法,希望能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国有企业的改革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经营承包以及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国有企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十五大”提出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为: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整体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国有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仅为4.9%(樊纲,2003)。国有企业无论是否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国有资产的所有(委托人)和国有资产的经营(代理人)都是分离的,都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国有资产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利益上并非完全一致,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等问题的存在,使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国内学研究的热点。有的学从产权改革的角度研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认为国有企业应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同时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魏杰,1999)。有的学从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角度出发研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如通过分析实行“股权制衡”并没有因此提高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撰文认为 ,我国在经济运行中 ,有的已按市场经济运行 ,但许多方面计划经济仍在起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从市场体系的建设看 ,商品市场基本市场化了 ,但各要素的市场化却比较缓慢 ,还远没有建成。从企业改革看 ,大量的非国有企业已经初步形成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 ,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仍很不理想 ,最要害的是产权制度动作不大 ,效益不高的状况至今没有明显改变。从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看 ,宏观调控手段方面的改革进展较大 ,但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 ,突出的表现是政府职能转换远没有到位 ,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