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呼声极高的今天,取得时效的建立看似是势在必行的,笔者同意在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但笔者所说的取得时效制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利取得的取得时效制度,而是权利推定的取得时效制度。本文通过论证,说明把取得时效的本质定位为权利推定时效更加合理,从而进一步阐述我国建立权利推定的取得时效的必要以及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沈永敏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73-76
大陆法系诸国普遍承认的取得时效制度除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中昙花一现外,只有在学说著作和学者建议稿中方可觅其踪影;刚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取得时效制度亦没有作出规定。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本土化的艰难过程,表明了立法者对其价值功能和立法技术的存疑和困惑。从整体上看,规定取得时效制度利大于弊,应在物权立法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3.
潘峰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53-55,62
取得时效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也对此作出了规定,但将取得时效的客体局限于所有权和用益物权,这一规定是不合理的,应结合取得时效的价值取向及法律要件,对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作为取得时效的客体作出合理界定.担保物权和债权中的某些权利亦满足取得时效的要求,可以适用取得时效,而不表见和不继续的用益物权应从取得时效客体中排除. 相似文献
4.
5.
罗马法上时效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6(2):88-90
本文通过对罗马法时效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历史发展进行分析,讨论了罗马法时效制度的当代价值。以期对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余莹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6):16-18
善意取得制度是一种保护交易的安全制度,发端于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制度,但与该制度产生的旨趣大不相同,善意取得制度是顺应经济发展需要以维护善意的交易一方-即第三人的利益而产生的,自罗马法以来的动产公信原则也为善意取得制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林典立 《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81-84,97
行政处罚裁决时效是指行政机关自立案起在法定期间内有权作出处理决定,期间届满后仍未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丧失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法律制度。我国行政处罚一般立法和海关特别立法尚缺乏这一制度。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起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立法目的,本文试剖析裁决时效的概念和意义,介绍中外有关立法例,对构建海关行政处罚裁决时效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裔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36-37
行政诉讼时效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民事诉讼时效制度的借鉴并与行政权力效率理论、行政行为效力理论、现代诉讼效益理论、分权制约均衡理论的相关内容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于保护当事人权益、稳定行政法律关系及社会秩序、保障行政诉讼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交付为占有改定时,善意取得是否适用,将会使利益衡量与价值判断处于两难境地;本文对物权变动模式与善意取得之内在关系及善意取得之交易类型作了进一步研究,认为在占有改定情形下善意取得之适用问题。采类型说不失为合理之处理方法,并以该说为基础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邹开亮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
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作为民事时效制度之“两翼”,它们在适用对象、事实状态、制度起源、法律后果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但它们又毕竟是可以统一于“时效”这一上位概念之下的“两翼”,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的区别使它们在主要立法目的和直接立法目的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而两者的相似之处又使其最终立法目的和次要立法目的体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可能是制度适用的直接追求,也可能是它们效力“反射”后的“交汇”效应。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社会信用制度和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总结了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社会信用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最后重点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体系的构建和定位两方面分析了城市品牌问题.首先,在对构建城市品牌体系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城市品牌的策略.其次,对城市品牌定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不同城市确定自身品牌定位的若干原则和选择方法.为优秀城市品牌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郭义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98-400
诚信是民事主体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目前,诚信缺失正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大瓶颈,构建切实可行的诚信法律制度已是燃眉之急。从诚信立法的走向、诚信原则的定义入手,探讨诚实信用原则对构建诚实信用法律制度的价值,旨在通过构建诚实信用的价值观在我国建立健全诚实信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信用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伟贤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28-32
建设区域信用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部分省市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说明,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应是我国转轨时期建设区域信用体系的现实选择。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信用体系中的作用是建立信用政府,以市场为主体推动区域信用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并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和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瑞英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72-75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全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农业标准的制定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农业标准化知识还没有全面普及;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等。为此,必须着力构建农业标准;农业标准化推广服务等“六大体系”。 相似文献
16.
陈可新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30-35
中国近代银行历清末,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三个阶段,从总体思路、法规订立到体系结构,业务分工与监管,逐步明晰,科学,从完全模仿外国做法,到提出要立足于中国国情,逐步成形,完善,这些对当前探讨建立我国现代银行体系和制度都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农用地、建设用地市场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经勇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2):82-86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农民私有、集体所有和集体所有家庭承包三个阶段。当前,由于受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约束,使得中国农村土地生产要素的流动,还不可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广大农民群众还无法充分享受土地市场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成果,这就必然制约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也不利于城乡差别的缩小。这就存在着如何因势利导地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朱丹红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40-43,59
面对我国不断突出的环境问题,严控这种势头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对治理污染的各种行政和经济手段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环境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其它治污手段所遇到的问题,是目前切实可行的一项治理环境污染的经济手段"的结论,接着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构建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对我国污染治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框架,自1990年新西兰率先实行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章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探讨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构建思路等,认为在当前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可靠性变差的条件下,加强货币政策各层面的透明度建设,强化央行责任,积极推动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向通货膨胀目标制转变是一种可能的理性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20.
哈耶克的二元法律观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保民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8(1):69-72
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当代自由主义思想大师F·A·哈耶克以强调人的无知的知识论和进化的理性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其二元的法律观和新自由主义法哲学.他辨别了两种类型的社会秩序,从其中相应地推演出两种不同的社会规则;他更强调对保护其所独特界定的最高价值‘自由'更为关键的内在规则,而反对外在规则的膨胀和对内在规则的挤压.哈耶克的法哲学对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我国提供了一个观察自己问题的独特视角和新的分析框架,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