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着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思路,以宝玉形质归一和黛玉泪尽夭亡为中心,对高鹗续作成败作再检讨是一个可行的视角。高鹗对宝玉结局的安排和寻求形质归一的创作理路是深得曹雪芹原堂奥的,而且结构精巧,基本契合曹氏本意。但对黛玉泪尽夭亡的过程写得过于戏剧化,使悲剧的境界降低了,使原“彻头彻尾之悲剧”变成了简单的因善恶力量悬殊甚至误会而产生的悲剧。因而,高鹗续书可谓瑕瑜互见。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首先从西方引进悲剧理论的学者,为中国后来的悲剧研究开了先河.从《〈红楼梦〉评论》到《宋元戏曲考》,王国维的悲剧思想在考察视角的选择、悲剧精神的阐释和结构标准的界定方面虽然已经发生了转变,但却有一以贯之之处.随着对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系统深入,其悲剧思想从受叔本华的强烈影响到真正走进中国戏曲,从推崇出世解脱到看重“主人翁之意志”,从结构上的机械认定到灵活处理,已然发生了转变、发展而进一步成熟了.  相似文献   

3.
吴松 《嘉兴学院学报》2010,22(1):22-24,28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给悲剧价值论建构起了“欲—解脱”这样一种二元结构,这一悲剧价值观念有着中西思想来源,它的形成是中西思想相互借鉴的产物,这些因素使得王国维悲剧理论中带有浓厚的价值论特质。  相似文献   

4.
摩尔的“自然主义的谬误”理论认为以往的伦理学在对“善”和“善的东西”这两个概念上没有区分,对以往的伦理学进行了批判。本文通过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对“正当”的确立扩大了经济领域的伦理范畴两方面分析了摩尔的伦理学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影视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文学的传播。就《红楼梦》而言,影视改编已成为其重要的传播方式,但由于影视艺术的审美方式与文学的审美独特性难以相互取代,影视改编很难成功。同时,红楼影视作品也渗透着现代人对《红楼梦》的接受观念,影响人们对其的审美接受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知情兼胜,早年又接受过西方哲学的影响,他的词作有一种非同传统的"哲化"倾向。"哲化"之词的艺术成就是王国维能够在五代、两宋词之后,在词学史上风标独立、占有一席的关键所在。受哲学理性的影响,其词又钟情于刻画一种表现"清醒"的意象,并时时流露与之相伴的"痛苦"情绪;执着于表现对理想的追求,以及理想落空后产生的疑惑。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和而不同"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它是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分为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红楼梦》两个英译本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方面各自采取了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智慧经典,老子在这部五千言的著作中精论了大千世界的大道之理,要上善若水,要宠辱不惊,要自知自明,要明白损之而益,慎终如始,要有不争之德,要无之为用,要委曲求全,要功成身退等等,这些理论对现代管理者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倾城之恋》极富解构主义色彩,它力图通过对文本意义与形象意义的消解,对封建道德秩序和父系文明下社会秩序的颠覆,完成对父系文明的否定与反叛.张爱玲在文本意义的消解中,既有对叙事逻辑的消解,也有对小说题目的消解,同时,她又对白流苏和范柳原进行形象意义的消解.在这种解构的背后,呈现出巨大的价值,即艺术张力的独特性与思想内涵的深刻性.张爱玲借文本意义的消解来建立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批判庞大的父系文明,并试图抵制与推翻它,从而希望建立一个独立于父系文明之外的女性神话.  相似文献   

12.
当芸芸众生被置于天命的牢笼中不得逃脱,生存本身就变成了人的宿命,剩下的出路就是顺从或反叛,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对立的殷商截教与周朝阐教双方都已各自应有的结局,或存或亡,似乎臣服在天命之下,但是无论从情节设计还是人物刻画中我们不难出看出,作者在争斗的双方人物身上注入了一丝反叛的血液,本文试通过分析代表性的人物来探讨一下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反叛精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形式多样的"见"表达丰富的视觉意义,但在有时"见"的视觉意义出现淡化、弱化甚至虚化现象时,却具有了烘托功能、叙事功能和连接功能等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对《红楼梦》第一回两种译本进行比较,杨宪益多用异化的方法,试图将原文作者的风格和意图充分表达出来;霍克斯以归化的翻译方法,用英文的艺术表达法和熟悉的方式来满足读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基础,关注评价系统中的态度系统,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1]中的部分人物语言为例,分析人物语言的评价意义,以及人物如何借助评价性语言资源实现人际功能,并进一步研究了杨宪益、戴乃迭(Yang Hsien,Gladys Yang)英译本[2]中译者针对人物语言的评价意义而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研究《红楼梦》双译本的人物对话语言翻译,就是通过仔细研读文本,分析原著中对话者使用的词章及所在语境进行话语解读,并同译文本相对照以分析译文本的意义,并判断其是否深入接近文本,展示文本深层潜质。在研究中,我们对原文本和译本的双重视野进行融合和比较,反过来有可能借助译者的力量去唤醒文本中沉睡的或被忽略的意义,发掘和探讨文本的丰富内涵和多重阐释。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草蛇灰线的叙事技巧,对于这部人物形象众多、情节结构复杂的作品来说极为必要。在这部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扇子意象,大都具有符号化表征功能,是草蛇灰线技巧的具体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8.
眼下,各种家庭伦理剧又充斥了各大卫视的黄金时段。其实,这些故事情节都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甚至在老曹那个时代,就演绎的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不信你看,从《红楼梦》中偶拾牙慧,就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了。话说见一个爱一个的呆霸王薛蟠出门贸易时,见了出落得花朵似的夏金桂,脚就抬不动了。这夏金桂是谁呢,看官您别急,听我慢慢给您道来。这夏金桂父家原本是户部挂名行商,也就是官商,长安  相似文献   

19.
刘冰 《企业家天地》2010,(3):188-189
威廉.福克纳以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向人类展示了他高超的创作技巧。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第一部分的主人公班吉.康普生因其白痴形象而引起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兴趣。本文主要通过对班吉的白痴形象的简要分析,以期揭示其所蕴含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录,是对孔子思想最全面最集中的反映,其中以“仁’’为核心的仁学思想体系源远流长,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仁学思想仍然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和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