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银行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了对外资银行的立法框架和监管体系。一方面,制定了有关专门的法规规章,相继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件》及其它实施细则、《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管理规定》、《外国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等,使监管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加入WT0和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将会再掀起一个新的高潮,而相应的业务也会更加开放,这对我国银行监管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主要从目前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实务角度,阐述问题本身和由此引发的监管改革的必要性,井结合国内监管的有关法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监管机构和监管的市场准入、经营业务、市场退出各个环节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比较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银行业发达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流动性供给;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是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为主体、银行期限缺口管理为补充的二元制流动性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的进入既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更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本分析了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外资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1994年、2001年和2006年先后颁布的三个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其相应的实施细则,集中体现了中国对WTO承诺的履行和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发展,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中国加入WTO过渡期最长的一个行业)从此进入完全开放的时代。2006年12月,中国在入世过渡期结束时采用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市场开放、履行WTO承诺等各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不过中国仍然需要在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法人银行导向、国民待遇落实和统一监管等问题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所谓银行监管,就是政府及其有关机构代表社会公众,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及相关金融市场实施的监督管理。银行监管本身并无专门的理论体系可言,其监管理论源于一般的政府管制经济学理论。关于政府管制,西方主要有3种重要的理论:1管制的公共利益论。把管制... 相似文献
13.
14.
15.
资本充足率是公认的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指标,本文通过我国和有关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规定的对比,指出主要应从两方面完善我国现有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建立以杠杆比率(LeverageRatio)为核心,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为补充的双层混合动态监管制度框架;二是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18.
银行监管是指一国政府的金融主管机关或金融监管执行机关根据金融法规对银行实施的行为监督和业务规范,通过银行监管可以促进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公平竞争,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以维持社会信用制度的有效运行,并确保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防止金融危机,乃至政治危机、国家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王刚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1):23-28
资产风险集中度是各国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在对比各国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资产集中度的监管规定基础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我国现有监管制度体系,一是根据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二是以全面风险管理流程为基础,增强现有监管制度的弹性和有效性;三是建立大额风险敞口定期报告及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