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农业银行的电子化建设起步于 1983年 ,从当时的分散经营思路到目前的集约化管理 ,从单机与微机联网到如今的微机与大中型机并存 ;十几年来 ,得益于开拓者的正确引导 ,得益于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得益于网络技术的成功引入 ,农业银行的电子化建设一步步走向成熟———信贷、统计、计划、结算、储蓄、办公自动化等项业务在网上的顺畅运行不但增强了农业银行的资金实力 ,同时采用高科技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梯次增高。但是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考虑 ,我们的网络利用率还较低 ;从技术角度衡量 ,存在着网络数据传输速度较慢、通讯软件选用不当等弊端 ;…  相似文献   

4.
5.
6.
20世纪90年代后,日趋激烈的竞争使得银行将其运营策略与信息技术结合得更为紧密,世界银行业机构重组和数据中心合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对国外银行的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国外银行通过数据中心的集中实现了运行成本的降低,增强了竞争能力,提高了银行的服务和管理水平。美、德、日等国各大银行都进行了数据中心的合并,例如:美国大通银行将世界范围内的10个中心合并为1个中心;德国德意志银行将分支机构集中到4个数据中心集中处理;日本各家银行出于灾难备份的考虑,一般在全国设立2个中心。1995年之后,美、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8.
在银行业上下普遍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不断巩固和加强电子化建设已成为银行业共识的今天,制定银行电子化建设长远规划尤为必要。切忌盲目投资、四处出击,要把“好钢”使在“刀刃”上。本文就此作一尝试性探讨,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9.
光大银行电子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行各业务系统电子化的进一步延伸,以及人行内联网升级扩容工程的完成,人行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上下连通的宽带网络平台,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没有一个能够将现有网络充分利用的电子化审计系统。因此我们考虑建设一个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能够满足我行金融监管、金融统计、国库、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一个特大城市的商业银行,武汉地区农业银行近年来的发展步伐是比较快的。不论其业务规模还是经营效益,都有了大幅度地增长,而且增长幅度超过同业。特别是经营效益,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其盈利水平连续三年以超过亿元的速度增长,今年可达到4亿元以上。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又不时地感到一些隐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农业银行科技发展,尤其是电子化建设在同业中的滞后,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之一。这个问题既与当前的工作联系紧密,也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制约了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第一,在电子化建设方面我们已经落伍了。近几  相似文献   

13.
从银行电子化到电子化银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后,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作为跨省一级分行成立以来,在分行党委的领导下,经过科技人员共同努力,该行电子信息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网络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建设为重点,建成了辖内计算机网络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公文传输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同城清算系统等科技支持体系,基本实现了分行辖内信息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自动化,为适应中央银行业务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重要的“服务、保障、支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经过近几年国内各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业务处理模式,同时建立在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网络基础上的各种业务处理系统的成功运行,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多功能、开放的电子化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在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及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的紧要关头,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紧跟银行电子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创新,积极进取,这样我国的银行业才能在今后的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下面,…  相似文献   

18.
19.
县辖联行往来是指县支行与所辖各营业所(分理处)相互之间的资金和帐务往来。县辖联行业务在三级联行业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到目前,农行的县辖联行基本处于手工操作状态。在全国联行、省辖联行进入电子汇兑系统,对公、储蓄、银行卡会计核算和管理相继实现了电子化的今天,改县辖联行的手工操作为电子化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农行县辖联行电子化的必要性(一)是巩固和发展优良客户和竞争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结算业务量增加,而大多数营业所、分理处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参加全国联行和省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