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大禹治水图》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一件国宝级玉雕作品,这件玉雕作品的出现与中国传统的自然审美以及乾隆皇帝的个人经历关系密切,《大禹治水图》这种类型的山水玉雕作品,对今天的玉雕工作依然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小城镇具备发展山水城市的先天优势,且发展山水城市理念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城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中小城镇发展山水城市的一般原则和策略,并以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为例介绍了如何发展山水城市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山水景观与宗教文化、人的审美、人的劳动之关系,揭示中国 山水景观的人文精神内涵,从而阐明研究山水景观与其人文因素的关系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水田园诗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山水田园赋予了中国文人太多的灵感与情思,中国文人有太多的情感要对山水田园诉说和表达。"文章为案头之山水,山水为地上之文章"便是古代文人炽热的山水田园情怀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安庆市山水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庆市山水旅游资源特色明显 ,品质好 ,在全市旅游资源中地位突出 ,打造山水旅游在安庆市旅游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安庆市山水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与开发条件进行分析 ,并对山水旅游产品开发进行探讨 ,最后提出安庆市山水旅游开发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揭示山水城市风景意象的知识与体验,是理解历史风景的社会性基础,也是传承中国“山-水-城”优势城市形态的可由途径。从《周礼》血缘型都市国家体系和国野产业同质的生成背景出发,归纳出《周礼》基于“辨方正位”,奠定了差序王权风景意象下的都城与疆域山川、城市与郊野山水两层次的“地中”文化图式及其自然空间秩序;基于“体国经野”,形成了“国”“野”一体风景意象及其文化图式。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梳理了《周礼》风景意象对后世山水城市风景营建的影响。研究丰富了山水城市的制度特征、要素组成及空间结构认知,也为当前山水城市、公园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孟浩然一生中写下了一些风格清新,意境优美的山水田园诗歌,其中以《春晓》最为人所传诵。他在《春晓》中以别开生面的笔触、表达了他宁静、超然的情趣。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形成与发展具有“知行一体”的特点和内涵。“山水形胜”“人本思想”和“人与天调”构成的思想体系,以及“山水名胜”“园林”和“大型工程风景营建”构成的实践活动,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精神追求,以及空间艺术和技术上的营建智慧。“知”“行”关系建立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使得中国风景园林的价值与特征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延绵不断,历久弥新。以独立一级学科发展的视野认识和梳理,对我国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价值观和理论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园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美学思想的演变过程既 是社会形态演变的外化,也是历史阶段人与自然关系的折射。 从风景园林史学与美学的双重视角,解读桂林山水园林的审美 历程。研究发现,桂林山水园林审美文化的发展可划分为寻形 赋情、重理塑神和意蕴相生3个阶段,发展过程具有渐进性、 层累性,是人文性和艺术性不断递进的过程。其园林审美特质 表现为以自然为本源、整体的环境观和丰富的审美联想。研究 为桂林园林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当代城市风景建设提供一定的理 论支持,并对岭南风景园林史的完善具有推进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水"是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概括,山和水构成了自然环境的骨架和脉络,人类以此为栽体繁衍生息.山水思想是古人基于营造目的对山川河流等地理形势研究方式的升华,山水思想与风水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风水术指导下的营建思想造就了无数成功的案例,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建筑营造思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大发展、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与自然的矛盾、城市与生态的矛盾愈加突显,人们也愈加关注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不断探寻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方式.这种对待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态度与共生理念下的山水思想可谓是异曲同工,相信山水思想会对今天的城市规划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景观是一种强调人地关系演变过程中历史 层积的景观类型,是对现有文化景观构成体系的重要补充与 完善。在德国,历史文化景观研究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切入 点,同时也是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德国各联邦州在该领域都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德国萨克森州为例,系统介绍了该州 历史文化景观要素体系的构建,包括景观要素的分析与提取、 以要素体系为基础的历史文化景观区保护规划等,旨在为中国 历史保护事业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元江彩色膏林是一处独特的林柱状地质景观,有丰富的景观形态,生态环境具热带干热特征,影响成景的因素多样:近水平的产状;均处断陷盆地或高原山间沉积盆地,有深大断裂发育控制;地壳抬升有利于台地的侵蚀;垂直节理发育利于下渗与切割柱体;流水扮演了雕塑师的作用。此外,在元江干热河谷气候条件下,膏盐渍化成景机制特别,形成膏盐泥状硬壳,保护了柱体,使之不倒。  相似文献   

13.
韩青江 《技术经济》2021,40(1):38-48
通过构建模拟机器人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及社会福利动态影响的均衡模型,分析发现:短期内,机器人技术进步对低技能劳动者的薪酬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和科学家群体的薪酬与就业产生正面影响,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来看,机器人技术进步对所有劳动者的收益与福利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机器人技术进步会促进劳动者就业结构的转移,由低技能向高技能转移,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为了实现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需要政府进行适时干预,将技术进步的资本收益在不同劳动者群体中再分配以稳定就业与经济增长.为实现智能制造与就业稳定,政府应该稳步推进“机器换人”计划,不可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4.
山水城市是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 一哲学观的城市范型,山水城市大尺度空间城市设计涉及地形 地貌、山水形胜、人文文化、生态景观、河湖水文、空间形态 和城市风貌等复杂系统,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很难全盘把握。从 数字化信息图谱视角,包括城市物理环境、山水格局、历史文 脉、生境网络、空间形态、生态修复、空间特色,以及风貌意 象在内的城市各系统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数字化集成及综合问 题判定,并将这一数字化分析方法称为“江山八法”。在此基 础上,选取杭州山水城市的核心线性要素——钱塘江两岸地区 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城市的发展骨架中进行解析,结合 多源大数据引领的数字化技术簇群,通过对钱塘江“大山水画 卷”和“大人文画卷”的双重核心价值判定,以“江山八法” 为代表的数字化景观提升关键技术的应用与反馈,以期为后续 的山水城市设计等提供精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花卉主题园是现代园林中非常流行且能够突出特定花卉主题的观赏性游园,旨在以植物景观本身突出花卉的主题。八仙花花朵硕大繁密、花色丰富多变、花期长、株型优美,是著名的园林景观植物,但目前国内外将八仙花单独作为一种主题花卉的景观实践研究还较少。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八仙花主题花园为例,探讨了其设计理念与原则,重点阐述了品种选择、微地形塑造、旱溪生境营建、植物配置等景观营造关键技术,以期为花卉主题园的建设及八仙花的景观营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棕地再生带来了政治、经济、环境、社会和工程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当此类用地受到严重污染或者涉及需要彻底改变此类场地的用地性质时。然而,这些棕地通常与现有交通站点紧密相连,且临近就业或商业节点。风景园林师通过运用结构化的设计与实践方法,处于引领棕地再生的有利位置,此类方法更倾向于协议、策略和导则,而非固化的总图,并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学、可持续性策略和社区参与。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笔者多年从事风景建筑设计的若干思考,讨论了风景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从建筑教育中对待城市及景观的态度论及建筑师的自然观,继而从风景建筑选址、场所感营造、地形地貌处理、建筑师对待遗存的态度、建筑的体量感及中心性控制、建筑风格与形式,以及风景建筑的材料选择与建构逻辑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从方法论视角探讨了风景建筑设计的2种途径:哲学的途径和体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海宁安澜园遗址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浙江 省考古所于2020年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运用二元证据 法,在考古勘查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存世文献和图本的对照 研究,对这一清代名园的总体布局结构进行了推断,进而对 其造园意匠、理景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考古资料、文献、 图本三者在历史园林研究中缺一不可,历史园林应重视历史 信息的留存和遗址保护,审慎进行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19.
城市河堤工程在发挥防洪功能的同时,往往造成滨 河生态环境破坏、自然服务功能和空间活力丧失等多种问题。 基于弹性防洪理念,这些单一功能的城市河堤在防洪效能、生 态服务、环境品质和公共活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提升潜力, 已经成为现代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城市河堤的多目标弹性景 观修复可以运用软化、退让和复合3种主要策略,以实现防洪 与景观的平衡。以四川省富顺沱江项目为例,根据现状情况、 问题和修复目标,将项目中已建和规划河堤工程划分为4种形 式,综合应用景观修复策略,对不同类型河堤提出相应的改造 途径。最后,总结景观修复项目实施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期提出适合中国城市河堤工程的弹性景观修复途径。  相似文献   

20.
“郡斋”作为州郡衙署内长官住宅,多附有园林绿化。唐代后期江南郡斋园林生成于山川秀美、经济繁荣、充满文气的大背景下。以唐郡斋诗及后代方志为资料来源,对唐贞元四年(788年)后浙西、浙东观察使所辖13州郡斋园林的选址和景观要素进行考据。根据选址地形,将其分为山岳型和平原型2类:山岳型郡斋园林随山势高下,呈现出山林野趣的景观风貌;平原型郡斋园林追求在城市中营造闲适幽静的所在。最后通过对苏州郡斋园林进行考据,进一步充实对平原型郡斋园林的认知。唐后期江南郡斋园林的景观风貌持续影响着后世的江南治所园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